上個月十三日,二○○八年北京奧組會宣布,來自台灣的統一企業成為官方指定贊助商,也是台灣第一家拿下贊助權的廠商。
統一率先達陣,統一執行副總羅智先強調,企業必須藉著全球賽事提醒消費者,產品生產過程中有著對於健康、品質的承諾,而這些「無形的力量」才是讓飲料、方便麵得以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中,讓無數的生產線不停連轉,這就是品牌的力量。統一用漂亮的成長數字證明了這一點:品牌價值成長了七六%,也是今年台灣前二十大國際品牌中,成長表現最亮眼的數字。
整合旗下品牌集中力量
「他們掌握了無形資產的能力,是統一可以大幅出線的理由」,這是Interbrand國際品牌鑑價小組觀察統一布局後得出的結論。所謂的「無形資產」,簡單地說,就是除了能創造利潤的生財工具,如廠房、機器、辦公室、土地等「有形資產」之外,利用本身的商譽及智慧財產創造價值,像是品牌授權、研發專利授權等。
統一為了這個「無形資產」,內部做出許多重大的變革。兩年前,統一執行副總羅智先開始和內部溝通,其中最大的變革,就是把旗下的數十個品牌重新整合,引進「Mega Brand」概念。 為了用品牌稱霸華人市場,統一也開始以分類的方式進行「品牌管理」,把台灣目前的四十一個品牌加以分類,像營收在十億元台幣以上的產品,稱之為「Mega Brand」,有專門的品牌經理。另外再下分三級:營收五億到十億元之間,稱為「準Mega Brand」;營收三億到五億元,稱之為「Working Brand」;營收三億到六千萬元,則是「小而美品牌」,都有人分層負責。
有了這種「品牌」領軍的概念,再來做生產線的調配。「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座橋樑,」統一企業管理群協里吳進崧指出,統一將和許多當地中國夥伴合作,扮演跨國企業進入中國的橋樑。
統一最大的本錢之一,就是擁有生產者夢寐以求的「通路」布局。「7-Eleven的社區活動為統一加分不少,」Interbarand的鑑價小組指出,便利商店成為日常所需必要一環,和民眾生活結合,讓統一的產品更能進入消費者的生活。除了7-Eleven超商,統一還有台灣家樂福四○%的股份。家樂福也是台灣最大的量販通路,包括全省三十一家大賣場,7-Eleven加上家樂福的每年營收,直達台幣一千八百億元以上。
但是頂新集團最近五年和日本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在中國通路的經營上大有斬獲;反觀統一受制於日本7-Eleven的授權限制,日本7-Eleven想自己進軍中國市場,不讓統一大展身手。
接連購併中國品牌稱霸亞洲
但是統一並沒有停下腳步。二○○六年二月,統一先取得中國「寶力健」的股份,以購併的模式快速進軍中國。其實早在二○○五年三月,統一就已經先取得匯源果汁控股公司五%的股權,占有匯源在冷藏果汁的品牌優勢。中國加入WTO之後,給予統一購併中國企業的機會,希望藉由中國走向東南亞,進而稱霸亞洲。
分析師認為,台灣企業規模雖然無法和日本大廠相比,但是華人市場的經營能力加上中國市場,可以讓台灣企業推向亞洲。一九九二年集團董事長高清愿就發下豪語,希望在二○一七年,營業額可以達到一千兩百億美元,成為世界級食品業巨人。現在統一接連購併中國品牌,將是統一集團瞄準全亞洲市場的關鍵布局。
*統一 Profile
成立時間:1967年
資本額:337.54億元台幣
董事長:高清愿
網址:www.uni-president.com.tw
品牌事蹟: 2006年 榮獲北京奧運台灣唯一贊助廠商 1993年 推出全球第一瓶紙盒包裝冷藏茶飲料「純喫茶」 1989年 推出「來一客」杯麵,隔年即榮登杯麵第一品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