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搭悠遊卡新聞熱潮惹議,Whoscall:會改善隱私權條款
搶搭悠遊卡新聞熱潮惹議,Whoscall:會改善隱私權條款
2015.09.04 | 創業

方便的科技和隱私權之間如何拿捏?Whoscall搶搭新聞話題熱潮,2日在粉絲頁發出一組大數據數字,分析波多野結衣悠遊卡預購的通話行為。卻意外引發網友質疑「Whoscall為什麼可以記錄和回報使用者打出的電話?」,辨識詐騙來電可以理解,但為什麼連使用者打出去的電話Whoscall都要記錄?

Whoscall回應,辨識去電記錄是為了辨識陌生來電需要,針對隱私權條款寫不清楚,以及App中並沒有明顯的功能跳出,告知到底要取用哪些資料,Whoscall未來一定會改進,也從這次事件學到經驗。

原先是為了搶搭熱潮,Whoscall發布波多野結衣悠遊卡預購熱度的大數據數字,包括在開放預購的前12小時預購電話被打了250萬次、一個人平均撥打預購電話126次、有5533人回報預購電話、904人收藏預購電話號碼。

Whoscall大數據分析

Whoscall大數據分析

Whoscall大數據分析

Whoscall大數據分析
(圖說:Whoscall發布悠遊卡預購電話的整理數字。圖片來源:Whoscall粉絲團。)

但也因為公布了這組數字,意外讓網友驚覺,原來Whoscall會記錄使用者打出去的電話,一名網友在臉書上截下他使用Whoscall時所傳出的封包,指出「你個人何時、在哪、打電話給誰、當下網路環境、手機型號、對方有沒有接,它全部記錄」,認為Whoscall並沒有在隱私權和服務條款裡清楚告知使用者會記錄這些數字,這樣蒐集資料的方式不合於Whoscall條款中的資料範疇。

Whoscall封包
(圖說:使用Whoscall時傳出的封包內容。圖片來源:取自[網友臉書]7],此圖為網友額外提供。)

Whoscall創立的目的是要顯示來電,並過濾陌生、詐騙、行銷來電,基本原理是透過龐大的使用者社群來回報詐騙或行銷擾人的黑名單,當使用者接到陌生電話時,Whoscall會先詢問主機,比對這個電話是否為黑名單。此外,Whoscall也結合黃頁資料庫,所以能辨識店家的公開號碼。

Whoscall在隱私權政策中指出:

「用戶資料」是您手機機體所載的資料當中,由您選擇上傳至「Whoscall服務」的資料,包括但不局限於您的手機號碼以及您的號碼查詢記錄。

走著瞧Gogolook新聞聯絡人羅曼甄針對幾大疑問回應如下:

1、為什麼要記錄去電號碼?

羅曼甄表示,來電、去電及反查在隱私權條款裡都屬於「號碼查詢記錄」的定義範圍,會記錄去電號碼,是因為使用者回打陌生的未接來電時,可能會遇到響一聲就掛斷、詐騙或是高額付費的電話,所以為了辨識號碼的需要,必須記錄使用者的這些資料。

2、為什麼要記錄裝置資訊和網路裝置?

像雙卡機、華為和小米手機,若要跳出來電顯示,手機需要特別設定,所以過程中會記錄裝置資訊,才知道這個裝置要給出什麼訊息讓使用者進行設定。至於網路狀態,是為了要看讀取資料時的連線環境,看看是否需要以離線資料庫查詢。

3、一定要回傳去電資料才能辨識是否為詐騙電話嗎?

她先說明,whoscall並不會記錄使用者的可辨識資料,針對使用者資料有兩種加密方式,一個是在手機端,用AES對稱加密方式加密使用者的資料,送出去的內容只有一長串14位數字的UID,及電話號碼。其次,在傳輸過程中使用SSL加密,所以Whoscall根本不會知道這個數字背後是「誰」,只會知道某個UID查詢了某個號碼幾次而已,無從回溯到底是誰。

註:不過如果使用者選擇用Facebook登入的話,Whoscall還是會知道這個號碼是「誰」,但這個功能是經過使用者自己同意。

目前辨識詐騙電話的方式是透過使用者回報資料,羅曼甄指出,Whoscall不可能只因為使用者回報就認定某支號碼為惡意電話,還要透過通話的行為(依查詢次數、此電話是否有人接聽的比例、不重複查詢次數、時間區隔等等)來查證某個電話是不是真的是惡意電話,透過大量的資料,分析出惡意電話的行為模式,才能增加資料庫判定是否為惡意電話的精準度。

4、記錄這些資料是要拿來延伸其他的商業模式嗎?

羅曼甄回應,通訊資料不可能拿來做商業模式,目前沒有這個規畫和打算,Whoscall只著重在號碼本身,也許會針對號碼做趨勢的統計資料。

針對此次事件,網友質疑隱私權條款含糊其詞,根本沒寫清楚,此外,一開始使用App的流程中,隱私權政策和服務條款藏在左下角,沒有明確標明和百分百確認使用者已同意條款。羅曼甄說,Gogolook是新創公司,這次事件也是一個學習,應該讓使用者更清楚了解隱私權條款。未來一定會改善App使用者流程,也會讓隱私權敘述更明確,但時間並未明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