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蘋果正在測試「亞馬遜Echo式」智慧家庭裝置
彭博社:蘋果正在測試「亞馬遜Echo式」智慧家庭裝置
2016.09.24 | 科技

儘管大家的吐槽依舊,但這阻止不了iPhone 7的銷售火爆。不過,在這火爆的背後,一些反映趨勢的數據並不那麼令人樂觀:智慧手機市場正在變冷。據IDC預計,今年全球智慧手機銷售量將僅僅成長1.6%,而2015年這個數字還是10.4%。 iPad所代表的平板市場只會更糟糕。除了這兩款支柱產品外,蘋果已經沒有挖掘大家想像力的牌。

Siri.jpg
圖/ 蘋果官網

庫克不久前在跟分析師溝通時,說蘋果未來將著重在智慧汽車、Apple TV、還有人工智慧和擴增實境方面加強研發。在人工智慧方面,蘋果最近剛剛收購了第三家AI新創企業Tuplejump,但在自己的軟硬結合優勢方面,蘋果卻被Amazon的Echo智慧音箱搶了先。難道原本就有Siri的蘋果不應該想到這個點嗎?也許有。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蘋果也正在加緊推進Siri語音助手的Echo式智慧家居裝置的研發。

據知情人士稱,這項計劃早在2年多前就已開始,目前已經走出了研發實驗室,正在進行原型測試。跟Amaozn的Echo類似,蘋果的這款裝置的目的也是為了透過語音來控制電器、門鎖、照明以及窗簾等。不過蘋果尚未最後確定這項計劃,項目仍然有被廢棄的可能。

如果這樣一款產品推向市場的話,這將是蘋果自2014年Apple Watch上市以來最重大的硬體產品。但是在前有Amazon Echo,後有Google Home的情況下,蘋果已經失去了先機,這家以做硬體見長的公司唯有靠差異化的優勢才能後發制人。據兩位知情人士說,蘋果將會部署更加先進的麥克風和揚聲器技術。另一位知情人士則指出,蘋果還給其中部分測試原型增加了臉部識別的傳感器。過去2年,蘋果收購了兩家臉部識別新創企業:Faceshift以及Emotient,其背後的技術可以幫助這款智慧設備根據誰在屋內以及他的情緒狀態來採取動作。

至於揚聲器,除了充當其他智慧家居設備的控制器以外,理論上也應該可以處理許多iPhone現有的Siri指令。比方說,用戶可以讓該裝置讀郵件、發簡訊、推特,播放Apple Music的音樂等。據另一位內幕人士說,蘋果還考慮集成地圖訊息到音箱裡面,從而及時提醒用戶什麼時候應該出去赴約。

其實蘋果之前曾經考慮過把類似的功能集成到Apple TV裡面,這樣的話用戶坐在沙發對著那機上盒說話就可以轉台。但是自從2015年10月蘋果最新的機上盒推出時,這個想法被放棄而是植入到遙控器上了。

蘋果對智慧家居的興趣最早源自2014年,當年該公司發布了HomeKit工具套件,旨在讓第三方的智慧家居製造商集成Siri。同年,蘋果開始測試具備專利環繞聲技術的Siri驅動音箱的早期版本。當時蘋果做了大小兩個版本,其中小一點的跟Amazon目前的產品線規格類似。蘋果甚至還設立了一個小型的家庭影院來測試原型。不過這兩款早期產品都沒有最後定型。

這款智慧音箱的研發由蘋果的硬體部門與Siri團隊的共同協作,去年在蘋果副總裁Bill Stasior的主持下進行了重組。目前研發力量包括了4個小組:web搜尋、主動輔助、語音識別以及Siri應用本身。

其在web搜索團隊的目標是繞開Google搜索,用蘋果自己的伺服器來提供查詢響應;而語音識別小組則致力於讓Siri理解用戶;主動輔助團隊開發的是類似iPhone手上上提醒用戶赴約之類的功能,而應用團隊則主要做語音助手。

目前據稱這款音箱已經進入了原型階段,蘋果的工程師已經開始秘密地在自己家中進行測試。目前尚未有這款裝置何時上市的具體消息,但以前庫克說過,在iPad正式上市之前,他曾經在家裡大概測試了6個月。而最新集成Siri的Apple TV的測試期更是長達1年。

正如我們在開頭分析那樣,在智慧手機銷量成長乏力的背景下,近期內收入比重高達66%(去年數據)的iPhone仍然是蘋果的基石,一個連接iPhone的智慧音箱也許可以可以幫助提振iPhone的銷量。

但是,這款裝備能否取得成功仍然存疑。蘋果製造硬體的能力毋容置疑,但Siri的軟能力卻未達預期,一度出現過加載時間慢,解析準度低的問題。蘋果要想在Amazon的Alexa智慧語音體系占主導的市場取得成功,必須改進Siri的能力。

而Siri改進的受益者也並只有這個音箱而已,iPhone、iPad用戶也可以獲利。據說蘋果還在開展一項名為「看不見的手」的計劃,旨在3年內實現讓用戶完全透過Siri命令來控制自己的裝置。目前該語音助手只能在應用內響應命令,但蘋果的目標是無需打開app或者重新啟動Siri的前提下就能控制整個系統。

比方說,用戶應該可以在無需加載Siri界面的情況讓iPhone打開網頁然後分享給朋友。或者在閱讀文章時說一聲「列印」就能列印文檔,在特定上下文中說“幫助”就能讓系統提供相關幫助。而且蘋果開支考慮向第三方app開放這一能力。

從目前各大公司的研發動向來看,大家的思路似乎趨於一致:物聯網+人工智慧將會賦予非生物視覺、聽覺乃至於觸覺等,人類是不是正在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物運動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