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我身邊,我卻看不見你。再一次,霾困北京真真切切成為進行式。20日凌晨,北京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476,接近500「爆表」指數。
早晨醒來打開朋友圈的姿勢是這樣的⋯⋯
你曾嚮往的鳥巢是這樣的⋯⋯
處於強濃霧中的中國尊、央視新址大樓等建築,已被濃霾包圍,只隱約看得見輪廓。
受到霾和霧雙強度影響,據首都機場官方微博消息,20日機場能見度僅為500-800公尺,截至9:00,首都機場原本計劃執行的453架次,其中188架次已取消,執行了95架次。
北京的人們也紛紛開啟抵禦「毒氣」模式,不論是馬路上,地鐵上都隨處可見清一色的白色防霾口罩。
霧霾紅色預警拉響,新創公司會逃離帝都嗎?
讓帝都人民怨聲載道的霧霾之痛由來已久,但又囿於北京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創業者紛紛前往這以實現自己的北京夢。
或許本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想法,近期聽說有公司因為霧霾要從帝都遷至魔都,也有一些創業者們提到準備搬至杭州、深圳等地。對此,36氪做了個調查,在有關是否會因為霧霾而將公司搬離的投票中,總計參與投票人有295位,雖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得以管窺一二,身處北京的創業者們的想法。
可以看出,不會搬離的人數居多,主要也是與北京濃厚的創業氛圍,以及VC、PE活躍度高並且聚集息息相關。而選擇計劃從帝都搬遷至其它城市的人數也不少,共計333人的投票中,杭州、上海、深圳位列前三,均為沿海地區;中部地區有成都獲得更多的青睞。
讓人無奈的商機
既然霾擺脫不去,選擇繼續奮斗在北京的創業公司,除了給公司多備幾台空氣淨化器,為員工們準備防霾口罩外,或許還能做更多的事。
空氣淨化系統
霧霾經濟帶火了日常家用的,或在電影院常見的那種台式空氣淨化器。近幾年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以短七八倍的增長在速度,相伴相生的是一些質量、技術不達標的空氣淨化器試圖魚目混珠。好在GB/T18801-2015《空氣淨化器》國家標準,在2016年3月正式落地實施,行業洗牌已開始。
目前,空氣淨化器市場基本話語權都落在像艾吉森、飛利浦、霍尼韋爾等國際大公司手中,國內品牌也是如TCL、小米這類公司在該市場廝殺。
對於新進創業者而言,直接參與空氣淨化器市場的競爭恐怕優勢不大。有創業公司將目光投向了健身房這個高頻活動區域,主要為健身場館安裝空氣淨化系統。
健身房由於面積較大,人員密集,選擇空氣淨化器成本太高,比如古德體育聯合創始人李平京就對懶熊體育算了筆賬,古德的場館面積約500平米,挑高6公尺,如果要使用空氣淨化器,按照一台機器覆蓋50立方公尺體積的標準計算,室內估計需要5、60個,成本太高。最終古德選擇了霍尼韋爾公司的空氣淨化系統,成本在5-6萬元上下。
氣膜場館
還有一種思路是從建築本身出發來應對霧霾,近兩年防霾的氣膜體育館也不斷興起。
什麼是氣膜體育館?據深圳博德維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焦亮稱,氣膜體育館就是一個大氣球,通過唯一的送風口,將外部空氣的過濾,送進新鮮的空氣,使得人們可以在隔絕外部的情況下進行正常的活動。
因而這對於既需要體育活動又無法搬離北京的很多學校來說,氣膜場館成為不錯的選擇,目前已知的有北京順義國際學校、北京京西國際學校等。另外,氣膜建築成本低、週期短的特點,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空氣質量險
在霧霾頻頻來襲的情況下,「霧霾險」也成為了各大保險公司絞盡腦汁想開拓的險種之一。此前人保財險的「空氣污染健康保險」、平安產險的「平安霧霾指數險」等都是試水產品,只是後來被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叫停。其實「霧霾險」也並非不可觸碰,只是想要做到既符合規定又能解決用戶痛點有難度。
據36氪此前報導,深圳市耘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某3C品牌合作推出了一款「空氣質量險」。這款產品與此前的「霧霾險」有些不同,主要目的是為解決空氣淨化器廠商與用戶之間的問題。比如在北京,當天 AQI 峰值達到300,就計算為一個「達標日」,每個月達到約定的幾個「達標日」,廠商就會向用戶免費發放一個淨化機濾芯。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