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宮到Airbnb,克里斯來台拜會政府談合作
從白宮到Airbnb,克里斯來台拜會政府談合作

應該不少人在上週趁著元旦假期外出旅行,你是否也利用Airbnb訂房?它估值接近300億美元,已經超過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Hiltion Worldwide)的市值(以2016年12月30日收盤價,市值268.7億美元)、逼近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 International)的市值(320.4億美元),Airbnb衍然已經是旅遊業的最佳代名詞。

近一年,Airbnb高層接力來台,陸續跟花蓮、台東、新竹簽下合作推廣觀光之約,或許是看了Uber這個前車之鑑, Airbnb全球副總裁暨公共政策全球總監克里斯(Chris Lehane)說:「我們將以謙虛和尊重的態度和政府交流。包括願意交稅、分享從平台上獲得的趨勢、觀察等數據。」

從白宮到Airbnb

歐美國家剛結束從聖誕到新年連續兩週的假期,不過,克里斯提早開工,上週日抵達台灣後,立刻前往新竹、北埔,住了民宿、看了大彌勒佛,還喝了擂茶、桔茶。Airbnb與Uber被視為是共享經濟的最大受益者,但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不少政府及產業既有利益團體的壓力,為了與公部門溝通,Airbnb和Uber其實都延攬了不少來自政壇的人才,而克里斯就是其中一位。

Chris Lehane_Airbnb全球副總裁暨公共事務負責人 05_20170103_侯俊偉攝.
Airbnb全球副總裁暨公共政策全球總監克里斯( Chris Lehane )。
圖/ 侯俊偉攝

攤開克里斯過去的資歷,肯定會被他待過白宮的經歷而印象深刻,25歲就進駐白宮,擁有律師資格,還曾經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的重要幕僚,協助柯林頓處理白水案(Whitewater)及盧文斯基案(Monica Lewinsky scandal)等公關危機,他也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2000年競選總統時的核心幕僚。

「為什麼會從政壇轉到新創公司?」我問。他笑著說:「真的是很大的差異。」他進一步表示,我的工作專業雖是運動、政治,但我大學主修歷史,來自進步左派(left progressive side),我很關心經濟、氣候等議題,但在政府工作幾年其實有點挫折,美國受限政治原因而進步有限。我希望能有一個工作,是可以連結人們、專注在永續的事情上,而房屋這件事,其實是跟文化、經濟、政治都大有關係,所以加入Airbnb。例如,夏威夷,是全球知名的觀光勝地,但當地人卻很難負擔買房子,我希望能夠找到home sharing和商業之間的平衡,以及在面對各城市不同的顧慮與疑惑,能發揮溝通與協調的優勢。

Airbnb全球副總裁暨公共政策全球總監克里斯( Chris Lehane )。
Airbnb將以謙虛和尊重的態度和政府交流。包括願意交稅、分享從平台上獲得的趨勢、觀察等數據。

台灣房東一年平均可賺2,000美元

而此次來台灣的目的是什麼?克里斯表示,我們希望了解政府想要的方向,而且台灣有獨特的民宿文化,那也是一種home sharing的模式,我們了解到民宿的經營是政府希望發展的方式,我們會以謙虛以及尊重的態度和政府交流。怎麼做呢?Airbnb願意交稅,也願意分享觀察到的趨勢資料。至於是否有意在台灣設點,他並未有正面回應,僅表示我們透過夥伴合作推廣。

不過,他也透露一些Airbnb在台灣的經營狀況, 以台北為例,每一位屋主(host)在一年中平均出租房子37天,一年大約可為屋主帶來4,200美元的收益。如果是以全台灣平均來看,每一位屋主一年中平均出租房子19天,一年可帶來2,000美元的收益。

Taipei Airbnb_詹子嫻攝.jpg
以台北為例,Airbnb一年大約可為屋主帶來4,200美元的收益。
圖/ 詹子嫻攝
Taiwan Airbnb_詹子嫻攝.JPG
以台灣整體來看,Airbnb一年可為屋主帶來2,000美元的收益。
圖/ 詹子嫻攝

三種人最愛Airbnb

共享經濟在全球成為風潮,Airbnb在2009年時使用平台訂房的人才2.1萬人,到了2012就突破300萬,而2015年則已經達到4,000萬,用戶呈現大幅成長,克里斯分析,有五個大趨勢催生這股浪潮,分別是經濟、旅行、科技、人以及氣候。

其中,在人的部分,Airbnb認為有三大類相當喜歡Airbnb,第一種就是千禧年世代,就像過去戰後嬰兒潮世代帶動了汽車的龐大需求,現在千禧年世代就是目前共享經濟最重要的一群人,根據Airbnb的研究,亞太區的千禧世代就很支持共享經濟,在25~34歲族群有53%的人曾經在2015年使用過home sharing或ride sharing服務,其次為18~24歲族群有42%的比例使用過,未來隨著Z世代開始掌握經濟能力,還會讓共享經濟持續受到歡迎。

第二類就是都市的中產階級,喜歡與人交流,心態開放,又可賺點外快。最後一類卻是最有趣的,就是年長的女性(senior women),可能因兒女離家有多餘的房間或是利用Airbnb有一些社交生活等因素而出租,根據Airbnb統計,在平台上每年可為年長的女性帶來8,350美元的收入。

各地法規仍需翻新

過去Airbnb強調的是把多出來的房間或房子租給有需求的人,例如在美國多出的居住空間真的太多,空房子大約有1,312萬戶,多出來的空房間更高達3,360萬個,但難以避免,最初的美意在各個國家都可能變調,例如利用Airbnb當起專業包租公。

克里斯認為,廣泛來說,home sharing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人們分享並出租自己的房間、房子,第二種是人們自己外出旅行或工作時,將房子出租給他人,第三種可以稱之是傳統的商業行為(traditional commercial activity)—假期租賃(vacation rental),把不是自己居住的地方出租給他人。前兩種模式可以說是目前全球都表達歡迎並且擁抱,例如台灣的民宿。而不可諱言,第三種就是目前引起最多管理論戰的模式,各地有不同的意見和管理制度。

像是在去年底,紐約和舊金山都針對Airbnb提出新的法規,克里斯解釋,紐約市是使用既存的(pre-existing)法規,那原來是用來管理「Hostel」的,紐約在某些項目的建築物禁止短期出租,如果你想出租你的空房是合法的,但想要出租整個建築物的空間,則是被禁止短租,不過,在去年底我們也和紐約政府達成協議,會了解哪些人們只是租出房間,哪些則是試圖以經營飯店的思維來出租,雙方也會持續溝通。

舊金山則是允許home sharing,你可以出租你的房間、整個房子,90天或一整年都可以。政府總是習慣用舊的法規來管理新的事物,不過,多數政府都希望建立一些更有效的新制度,例如芝加哥就使用online registration的做法,你必須先上Airbnb登記,同時也在政府端登記,政府就可以依此來管理。

全球home sharing club約112個

為了進一步強化平台的社群力,Airbnb在2015年推出了home sharing club計畫,「目前全球已經有112個home sharing club,包括台灣、台東和台中」,之後高雄也會加入。

home sharing club是Airbnb針對全球不同城市的屋主組成的社群,屋主們透過社群分享經驗或是一起提出、執行各種活動。克里斯以美國的丹佛為例,當地的home sharing club就主動找當地的商家、餐廳合作,推出觀光護照Passport手冊,並提供給旅客快速掌握景點介紹或優惠,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

旅行這件事變得比以往容易許多,以2015年數據來看,觀光業貢獻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接近10%,產值多達72兆美元,比石油的50兆美元還要高,便利的旅行方式也讓Airbnb大受歡迎,此外,Airbnb也試圖發展其他旅行業務,例如Trips,是由在地人帶著旅客去做一些可以體會當地文化或歷史的活動,另外先前外電也報導,Airbnb有意提供訂機票的服。

對於Airbnb似乎越來越像是一家旅行社,克里斯想了一下回答:「可以這麼說,但我們更加認為是提供端對端(end to end)的服務。」看來,Airbnb還有很多新功能等著上線。

關鍵字: #Airbnb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