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昱珂,80後浙江人,是時間管理應用程式Amos的獨立開發者。
吳昱珂畢業於紐約長島大學,目前從事投資和貿易工作,同時正為美國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實驗室做資料分析的工作。
作為一名業餘的開發者,吳昱珂一直從事市場行銷方面的工作,之前在北京網路公司「E家潔」的工作經歷,讓他對未來網路和電腦的影響力有了深刻的理解,於是在離開「E家潔」後,他開始自學程式設計,嘗試開發一些用於自我管理和提高效率的軟體,時間管理軟體、運動記錄軟體等。
除了開發Amos,吳昱珂還是個心理學愛好者,他會把心理學理論融入到開發的每一款軟體上。在考取了心理學三級諮詢證書後,他正準備申請北美的心理學博士學位。前段他跟隨埃默里大學團隊,到非洲對野生動物進行資料監測,分析動物社交行為,希望以此給人類社交帶來一些啟示。
以下是訪談內容:
MindStore:能介紹一下你正在做的產品嗎?
我正在做的App叫「Amos時間規劃」,這是一款簡潔且功能齊全的時間管理應用程式。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將10,000小時累計、番茄鐘、自動記錄、提醒、倒計時、子項記錄等主流的時間管理方法重新設計後結合在了這同一款軟體中,但在使用上又異常簡單,沒有很複雜的設置。所以這款軟體是沒有引導頁的,打開後你就創建專案,然後在需要記時的時候點一下開始,甚至不需要結束。
MindStore:跟同類時間管理軟體相比,Amos有什麼特點嗎?
其實我用過很多時間管理軟體,做Amos的時候也會參考這些軟體。
而我做的Amos,除了基本的功能外,還有以下這些特點:
統計頁面使用雷達圖,讓用戶查看自己每天的努力情況時,就像看球員的屬性圖那樣帶感。並且邊上還會有每天的番茄數量和漏斗數量,非常直觀。
軟體內建願望清單功能,使用者可以將自己想要的記錄上去,不僅可以隨時查看,還可以在實現後劃掉。
內建賴床時間統計,用戶可以設置一個賴床或者晚睡的限制,在鬧鈴後限制的時間內在首頁點擊睡覺欄,或者直接點擊提醒進入軟體,就可以確認真實睡覺時間。提醒時間和用戶確認的時間就是賴床時間,這也會在每日的時間線上呈現。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減少這個時間。
豐富的iOS特性,Amos不僅支援Apple Watch 3.0,也支援下拉欄操作。而且都不僅僅是看資訊,還可以進行交交互操作。包括Icon的3D TOUCH和頁面內也支援peek點按查看統計資訊等。
MindStore:目前,Amos的產品發展狀況如何?
由於Amos上線不久,是徹徹底底的新App,所以現有用戶不是很多,而且國外用戶的下載比例也更大。就目前的用戶回饋來看,那些下載並真正使用Amos的人,確實因此解決了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款易上手的App能幫助他們堅持下去。
我認為這款App在個人時間管理的細分領域,具有很大的潛力。
MindStore:當初為什麼會開發Amos?
最開始做Amos是給自己使用的,我希望有合適的工具幫助我在忙碌的時候,有意識地提高自己在單位時間內的效率。
然而在使用現有的大部分時間管理軟體後,我並不滿意。例如我會忘記結束一個專案,又或者在重複做同一件工作之後無法記錄每一次的細節。有需求加上無方案,就直接導致我開始構思自己的的解決方案。
其實我自己是個很懶的人,如果市面上已經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我還是會傾向于使用現有軟體,甚至會寫長篇的意見説明開發者改進產品,並不會自己開發Amos。所以我做應用通常都是有了需求後,實在找不到最佳解決方案後的現實主義妥協。
MindStore:Amos從構思到出品,中間花了多長的時間?哪個部分花費最多的時間和精力?
從最初有這個想法開始,大概中間經歷了幾個月,利用了我所有的假期、週末、旅行的時間完成並完善了這款軟體。
要說存在的難點,主要還是Apple Watch的適配,和多語言的內建。
由於Apple Watch的資料傳輸限制比較多,有時候可能iPhone被鎖資料就傳不過去了,要等解鎖資料才能放行,以至於我許多的想法都沒能實現。只留下了最實用的一些主要功能,但這已經算充分利用Apple Watch了。
MindStore:在Amos推進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嗎?最後怎麼解決?
工程師都清楚,經常預估一個功能的製作時間是這麼長,但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卻會冒出來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或者奇怪的bugs。這就會導致工期超過預期很多,幸虧我作為獨立開發者,有許多亦師亦友的朋友可以進行討論。
而且老婆也很支持我做我想做的事,軟體內文字的翻譯都是她幫忙完成的。
MindStore:你有想過Amos的商業模式嗎?
剛開始的時候沒多想,在決定銷售後就直接掛到了App Store上面採用購買下載的方式提供給使用者使用。
不過有一些用戶回饋,再加上我自己切身體會過,在還沒有試之前就花錢買一個軟體確實非常不友好。所以我決定改成了免費試用結合一次性付費解鎖的方式進行銷售。定價還是和之前一致。
日後除了在時間管理這個大方面的一些功能反覆運算之外,我考慮引入競爭模式等説明使用者培養習慣的機制,以及讓時間管理達人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初學者更好的借助工具和經驗的幫助更快成長。
MindStore:作為一個獨立開發者,你有什麼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在尋找靈感方面,如果你經常使用軟體,就一定會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許多「要是這樣就好了」的念頭,而這些正是靈感的來源之一。平時我會把這些念頭寫下來,然後在程式設計時把自己的思路轉變為一個產品經理,統一將不適合的修改去掉。
還有在用戶回饋上,個人開發者可以更靈活一點。我做的所有軟體都非常重視使用者回饋的管道,我不喜歡讓用戶寫長篇郵件,也不喜歡給一堆選項讓他們選擇。在Amos時間規劃中我甚至內建了一個聊天軟體,專程用來和使用者聊天。
因為這樣,我收穫了許多來自用戶的想法,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成了軟體中的更新內容。每天吃飯就是我和用戶聊天的固定時間,我想這可能就是個人開發者的優勢所在吧。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