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2月22日的財報會議上,除了營收數據和Model 3量產計劃,還有一個不那麼和諧的消息,從Google加入特斯拉不到15個月的財務長Jason Wheeler即將離職,儘管包括特斯拉CEO Elon Musk在內的管理層和Jason Wheeler在財報會議上關於此事的表現都無可挑剔,但Jason Wheeler在Model 3即將量產的關鍵時刻離職還是引發了外界猜測。
華爾街和媒體的擔憂
更為嚴重的是,Jason Wheeler不過是特斯拉自去年Model 3發布以來陸續離職的重量級高階主管之一。事實上,自去年3月開始,特斯拉已經流失了超過20名高階主管,他們的業務範圍涵蓋了金融、通信、監管事務、生產、製造、產品和計劃等各個領域。
我們羅列了特斯拉離職高階主管的不完整名單:
- 2016年3月16日,分管通信與戰略行銷的特斯拉全球副總裁Ricardo Reyes透過Twitter證實,其已從特斯拉離職。
- 2016年3月24日,外媒披露,分管全球會計、財務報告及財務運營團隊的特斯拉財務副總裁Michael Zanoni從特斯拉離職,以財務副總裁的身份加入亞馬遜。
- 2016年4月13日,特斯拉公共政策與法律事務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James Chen從特斯拉離職,加入新創公司。
- 2016年12月,特斯拉Autopilot專案總監Sterling Anderson從特斯拉離職,與前Google無人駕駛專案負責人Chris Urmson成立新公司。
- 2017年2月,特斯拉人力資源副總裁Mark Lipscomb從特斯拉離職,跳槽到Netflix擔任人力資源副總裁。
- 2017年3月,特斯拉硬體工程主管Satish Jeyachandran從特斯拉離職。
以及最重要的,特斯拉CFO Jason Wheeler將於2017年4月完成工作交接,從特斯拉離職,尋求公共政策領域的機會。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一點,你會發現法拉第未來、Lucid Motors、蔚來甚至蘋果造車團隊裡有好多高階主管是前特斯拉員工。
在Model 3即將量產的關鍵時期,Jason Wheeler的離職消息更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集中引爆了外界因高階主管頻頻流失對特斯拉的擔憂。一位前特斯拉高階主管就特斯拉人才高流失率的現象給出的原因總結包括:長期急於提高產能、各業務線進展不及預期、由CEO Elon Musk創造的緊張的公司文化等。
市場研究公司AutoPacific的分析師Dave Sullivan評論:「特斯拉看起來是一家承壓到極限的公司,量產Model 3讓公司下至生產工人,上至公司高階主管都承受了巨大壓力。」
雖然總算解決了Model X這樣連Musk本人都承認「世界上最難製造的汽車」的量產難題,但我們熟知的是,自去年以來,特斯拉需要同時推進量產Model 3、擴建、新建Gigafactory、進軍全球其他市場、收購整合Solarcity、量產新型2170電池……對於特斯拉而言,未來短期內將持續處於高速擴張時期,與此同時卻發生高階主管頻頻離職,讓人不免擔憂。在特斯拉的財報中也顯現出了官方對這一跡象的注意:特斯拉一直將吸引和留住熟練技工公司面臨的風險之一。但它今年特別提到,公司需要採取措施,「以支援我們的擴張計劃和提高汽車產能」,
瑞銀分析師Colin Langan就特斯拉股票給出「賣出」評級接受採訪時表示,任何時候,一家公司要高速擴張,都必須要有穩定的管理層來主導。「Jason Wheeler入職特斯拉時曾被外界普遍看好,如今他離職了,包括他在內的一眾高階主管都離職了。如果你設立了過分激進的目標,以至於讓員工感到力不從心,那公司的運轉一定會出問題。」
特斯拉的為人詬病的問題還有高階主管信息不透明,除了CEO Elon Musk和CTO JB Straubel,特斯拉官網、投資者關係界面、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年報中從未列出其他任何高階主管或副總裁的名單。
高盛本週將特斯拉股票評級由「持有」下調至「賣出」,分析師David Tamberrino對特斯拉能否如期交付Model 3表示懷疑。 2月27日高盛的研究報告一經發布,特斯拉股價從19個月來最高點280.98美元應聲下跌約11%。在彭博社關注的23名分析師中,8人對特斯拉股票評級為「買進」,9人為「持有」,6人為「賣出」。
2月22日的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特斯拉員工人數達1.78萬人,而剛剛被收購的SolarCity的員工也達到了1.22萬人。儘管員工總數已經在高速成長,但特斯拉依然在招聘網站Taleo上放出了超過2,000個職位的招聘信息。
去年,特斯拉的汽車產能達到了8.4萬輛,同時計劃到2018年將產能提升至50萬輛,2020年這一指標將達到100萬輛。此外,特斯拉還將開設更多超級工廠,推出卡車和大巴等產品。
AutoPacific的Sullivan評論稱:「如果特斯拉每年的員工缺口都在2,000個以上,是否意味著現有的員工承擔了過大甚至翻倍的工作量?竭澤而漁是不可持續的。」
特斯拉的回應
在這波擔憂浪潮越來越大,在股價上有所體現後,今天,特斯拉發言人做出了回應:
「特斯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是我們最大的資產之一,2016年,特斯拉的員工流失率低於科技公司的產業平均水平。特斯拉高階主管團隊擁有相當長的任期,在特斯拉最高級的高階主管團隊中,超過3年任期高階主管比例達到75%;超過6年任期的比例達到60%;超過十年任期的比例達到20%。自特斯拉成立的14年來,特斯拉管理層近60%的人目前仍然留在公司。此外,像包括特斯拉CFO Deepak Ahuja和總裁Jerome Guillen,他們從特斯拉離職,但很短時間就會重新回歸。此外,在一家員工人數達到3萬人的公司,特別是在特斯拉,員工會特別努力工作來實現一些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將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定數量的員工波動。然而,相對少的員工波動是特斯拉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特斯拉擁有近2,000名經理及以上級別的員工,(媒體和華爾街)挑選少數選擇離開的人,卻忽略他們中的大多數在公司的長期任期。這種做法既不公平,也不具有指導意義。」
特斯拉這番聲明似乎表明,媒體和華爾街完全是在杞人憂天,但正如我們上文提到的,特斯拉從未公開過公司高階主管團隊的名單,我們無從核實特斯拉列出的高階主管的高留存率的真實性。但有一點毋庸置疑:特斯拉對人才的吸引力還是比較高的。正如特斯拉文中介紹的,現任CFO和總裁都曾離職,但最終都選擇回歸特斯拉。在吸引外部人才上,除了年初加盟特斯拉的蘋果Swift語言之父Chris Lattner,特斯拉從傳統汽車製造商如福特、奔馳、豐田;奢侈品產業如Kate Spade、Louis Vuitton、Tiffany和Burberry;以及網路公司如蘋果、Google、微軟等公司挖來了各行各業的高階主管團隊,儘管特斯拉被冠以電動汽車公司的「黃埔軍校」,但我們認為,與其說特斯拉人才流失率高,不如說特斯拉一直在保持高階主管人才的高速迭代。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