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四雄上半年誰最賺?長榮淨利破126億元成獲利王,星宇Q2營收為何坐「大怒神」?
航空四雄上半年誰最賺?長榮淨利破126億元成獲利王,星宇Q2營收為何坐「大怒神」?

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加上新台幣升值趨勢,刺激國內出國旅遊意願,今年台灣航空四雄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績單。其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營收更雙雙突破千億大關。

在盈利表現上,長榮航空以上半年稅後淨利126.2億元的佳績穩坐「獲利王」寶座;台灣虎航則以每股盈餘(EPS)3.26元的優異表現,在「每股賺錢效率」上獨占鰲頭。

而星宇航空雖營收大幅成長,載客數明顯增加,但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

整體而言,航空客運市場穩健復甦,與AI、半導體帶動的強勁貨運需求息息相關,是推升上半年業績的主要關鍵。

長榮:上半年淨利逾126億元,穩居第一

在今年上半年航空業的盈利競賽中,長榮航空穩居獲利寶座。攤開財報,長榮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102.5億元,稅後淨利衝上126.2億元,每股盈餘(EPS)2.35元。長榮表示,上半年獲利,歸功於客貨並進策略,加上台灣到北美的航空貨運需求量及價格都比去年更高。

長榮航空 EVA Air
長榮航空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102.5億元,稅後淨利衝上126.2億元。
圖/ 長榮航空

長榮航空在客運方面,儘管上半年面臨國際局勢動盪,旅客消費一度趨於保守,但靠近暑假,買氣迅速回溫,全航線載客率維持在8成以上,歐美等長程線載客率更是逼近9成,顯示市場需求依舊穩固。

貨運方面,受惠於全球AI伺服器、半導體供應鏈的強勁需求,加上美國關稅政策引發提前出貨潮,上半年貨運營收262.3億元,年增達14.3%,貨運運能年增7.4%,載貨量年增8.2%。

華航:淨利破80億元,空運成績受惠AI動能

緊追在後的中華航空,財報也表現非凡,上半年合併營收突破千億大關達1,040.6億元,年增5.24%,稅後淨利80.4億元,每股盈餘為1.32元。

華航的成長動能,同樣來自客貨兩端。貨運業務因AI相關電子產品與電商貨量穩定,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18.75%。

華航表示,客運則在農曆春節、清明連假等傳統旺季的帶動下,維持高檔需求,尤其在東南亞的吉隆坡、檳城及紐澳的雪梨、布里斯本等航線,預估載客率可達9成。

相較於兩大航空巨擘,另外兩家公司則呈現出不同的風景。

星宇:EPS衰退至0.31元,營業成本壓縮獲利空間

受市場熱烈關注的星宇航空,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雖大幅成長至219億元,稅後淨利9.23億元,年增率2.54%,但每股盈餘(EPS)卻從去年同期的0.39元微幅衰退至0.31元。此現象引發市場熱議,因為星宇航空上半年載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多出了超過56萬人次,財報上獲利卻沒有同步齊飛。

星宇航空提供.jpg
星宇航空上半年載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多出了超過56萬人次。
圖/ 星宇航空提供

星宇航空獲利高度集中在今年第一季,其11.87億的營業利益是上半年的主要貢獻。 然而,第二季的營業利益降至3.3億,淨利更從首季的9.14億,下滑至僅836萬元,幾乎抹去單季所有獲利。

市場分析指出,星宇航空陷入「高成長、高成本」的兩難。第二季營業毛利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持平,顯示在擴大營運版圖的同時,未能有效控制相對的營業成本,導致獲利空間受到擠壓。

虎航:「每股賺錢效率」最高,旺季載客率衝破90%

而台灣虎航作為唯一的低成本國籍航空公司(LCC),在上半年以新台幣84.54億元營收創歷史新高,並繳出了高達3.26元的每股盈餘,在「每股賺錢效率」上獨占鰲頭,主因在於台灣虎航穩居國內航空業的載客率龍頭,平均載客率常態性維持在88%,同時旅遊旺季如寒暑假與農曆新年期間,載客率更一舉衝破91%。

不過,虎航上半年稅後淨利14.98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下滑2.3%。台灣虎航表示,主要是因為增列了備用發動機的維修準備金,以及引進新機隊所產生的折舊費用。

航空業七月營收有亂流,暑期旺季後市有望成長

儘管上半年航空業財報亮眼,但航空四雄在今年7月卻同步感受到市場的寒意。據台灣四大國籍航空最新7月單月的財報顯示,除了星宇航空憑藉客貨運暢旺,繳出年增15.7%的佳績以外,其餘三家公司營收皆呈現年減。

航空業這場亂流,來自於社群媒體上關於日本可能發生大海嘯的預言,直接衝擊含金量最高的日本航線載客率;在航空貨運中,高單價的半導體、AI伺服器需求雖強,但過去扮演重要成長動能的電商散貨業務卻未能恢復元氣,拖累整體貨運的成長幅度。

不過,航空業者普遍認為,7月的顛簸可能只是旺季的短暫的延遲,8月營運表現有望重回成長軌道。

長榮航空將目光鎖定在東北亞,看好韓國強勁的旅遊需求,將於10月21日開航桃園至釜山的新航線,屆時每週飛往韓國的航班將高達32班。此外,其北美佈局也再下一城,預計10月3日開航台北至達拉斯航線,成為亞洲唯一同時經營德州兩大重要航點的航空公司。

中華航空則將戰略重心放在北美市場的深化,除了即將在12月3日首家開航台北直飛鳳凰城的航線外,更宣布與美國西南航空攜手合作,打造綿密的越洋轉接航網,讓旅客能輕鬆銜接至北美超過30座城市。同時,華航也看好歐洲市場的持續暢旺,預估九月份法蘭克福、維也納等航線的訂位率都將維持在八成以上。

中華航空-copy
圖/ 中華航空

另一方面,星宇航空則精準地瞄準了新台幣升值趨勢帶來的商機,預期將大幅提升國人赴日旅遊及購物的意願。為此,星宇航空已經針對東京、沖繩等熱門航點進行增班及放大機型,並將於8月22日開放在日本的第12個航點宮古島,持續擴張其在日本的版圖。

台灣虎航除了持續進行機隊汰舊換新,靈活應對飛機製造商的延遲交付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其對股東的慷慨回饋。公司已公告將配發高達6.05元的現金股利,以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超過7%,不僅穩定軍心,也為投資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延伸閱讀:星宇航空獲利飆788%!張國煒繳史上最強成績單:2025客運量超越疫情前,明年力拚發股利
台灣虎航載客率飆9成!20個日本航點如何拚出近8成營收?董座親揭背後2個豪賭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