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雲端平台為了慶祝「圓周率日(π Day)」,特別做了可算出7,500億位數圓周率的API,並用一系列有趣的Demo展示該成果,包含視覺化、音樂化和語音問答等。不過Google也開玩笑說,該專案純粹是為了有趣,不提供任何SLA(服務層級協議),隨時可能關閉。
視覺Demo
Google用在圓周率中出現的數字構成一個圓,且每個數字用不同顏色代表,再根據數字出現的順序連線。如此,大家便可一目了然數字間的關係、以及哪個數字出現的次數最高。
音樂Demo
除了視覺,Google也用不同音高代表圓周率中出現的不同數字,並按照數字出現順序彈奏出一段旋律,還可自己設定彈奏速度。
Google Home Demo
Google也替Google Home的人工智慧助手加上回答圓周率日的功能,例如,可以詢問Google Home圓周率的第幾位數是什麼數字。
圓周率計算常被用來測試電腦效能
圓周率屬於無理數(即小數點後的數字有無限多個且不循環),至今,計算圓周率數值對數學家和科學家仍是挑戰,而由於圓周率有著無限位數,也被許多人拿來測試電腦效能。
當然,Google這次除了慶祝圓周率日,也想要趁機推銷自家服務。這次Google所採用的圓周率計算方法,為在Google雲端服務「Google Compute Engine」上透過圓周率計算軟體「y-cruncher」計算出7,500億位數的圓周率,其中使用了64核心的機器,並裝載416 GB的RAM和大量本地固態硬碟和永久硬碟。
Sometimes, you just need a big honkin' VM @googlecloud pic.twitter.com/WUtLIhW4bs
— Greg Wilson (@gregsramblings) March 5, 2017
根據負責該專案的Google說明,在CPU使用最高峰,需消耗所有64核心以及超過5TB的固態硬碟儲存空間。
Consumed all 64 cores on a @googlecloud vm, of 8x375GB Local SSD & using 382GB of 416GB RAM for some serious computation pic.twitter.com/Fzptt1nDCw
— Ray Tsang (@saturnism) March 6, 2017
在API服務上,Google主要採用Google開發的開源遠端程式呼叫框架gRPC和Go語言。而在Google Home助手的部分,則是使用Google旗下的對話式介面API.AI和Google雲端計算服務Cloud Functions開發。
相較下,Google在2016年計算出5,000億位數的圓周率、2015年則計算出2,500億位數的圓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