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今天宣布正式向全球推出其企業團隊協作服務Microsoft Teams,該協作工具提供了Android、iOS、Mac、Windows以及web等形式的客戶端,共支援19種語言,面向181個國家開放。Teams是Office 365的一部分,這說明Teams僅面向商業用戶提供,微軟目前也沒有推出消費者版或者免費版的計劃。
Microsoft Teams是一款面向企業及學校(稍後推出教育版)的基於web的聊天服務,是基於Office 365雲端平台的企業協作工具,支援多個團隊同時就不同專案開展協作。透過Teams企業員工可以在Office平台上建立協作小組,並針對辦公場景來做即時訊息溝通、文件分享、協作等。另外,Teams能與微軟其它Office辦公組件緊密整合,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SharePointPlanner、PowerBI等。像企業協作的標誌性工具Slack一樣,Teams也支援頻道/群組、私信功能,並且提供Skype視訊和音頻通話,支援表情符號、動圖、meme等。
微軟是在去年的11月份推出Teams預覽版的,當時的計劃是在今年第一季向全球推廣,從今天發布的時間點看,微軟成功提前2週完成了任務。
要想啟動Teams服務,Office 365用戶的IT管理員可以打開Office 365的管理中心,點擊設置,服務與插件,然後選擇Microsoft Teams。同時在此處還可以選擇用戶檔案的配置方式,設置通話與會議的視訊與螢幕共享開關,決定是否允許各種內容(動圖、meme、貼紙等)以及是否使用聊天機器人等。
自預覽版發表以來,已有超過5萬家組織試用了微軟Teams,微軟在此間也增加了超過100項新功能,其中一些重要的功能包括:
可安排與特定參與者的語音和視訊會議
行動端支援1對1通話,Android版可支援視訊通話
可向頻道發送電子郵件
支援公開團隊,組織任何人均可發現和加入公開團隊
支援對頻道、聊天以及文件的訊息保護,歸檔、法律保留、合規性內容搜尋、審計、報表、eDiscovery這些地方均可設置信息保護。
支援透過Microsoft Intune進行行動端管理
提供螢幕閱讀器、高對比度以及鍵盤導航等無障礙使用
完整功能清單可透過與T-Bot對話選擇Release Notes查閱。不過上述功能其實還有些尚未實現,比如iOS和Windows Phone版的音視訊通話還是「將很快提供」。而訪客接入、與Outlook深度集成以及開發者平台擴容等將在6月份推出。
相對於Slack,微軟更強調安全和合規性認證,這顯然是充分考慮到大企業客戶的需求。Teams遵從的合規性標準包括了ISO 27001、ISO 27018、SSAE16 SOC 1 及SOC 2、HIPAA以及EU Model Clauses (EUMC)等,基本已經把各個地區的標準都覆蓋了。此外,Teams還強制在團隊及組織範圍進行雙因子認證,透過AD單點登錄、對數據儲存和傳輸進行加密等,這些無疑會令企業客戶更加放心。
微軟Teams的正式推出顯示出企業協作領域進入到了一場空前激烈的混戰當中。
一方面原先是面向消費者的一些生產力產品如Dropbox開始逐步透過增加協作功能向企業端進軍,Slack等面向團隊的協作工具也開始利用自底向上的策略向大企業滲透。
但另一方面雲端巨頭也開始有所動作。幾天前Google Hangouts剛剛進行重大更新,拆分成類Slack的Chat和視訊通話工具Meet,轉型為企業協作工具。而雲端平台的霸主Amazon也開始加強上層的服務能力,不斷透過收購補足或強化其企業協作能力,比如前不久就收購了會議生產力平台Do以增強AWS視訊會議服務Chime,不過Chime主要還是面向視訊會議的協作,在聊天功能上還很弱。
儘管微軟和Google的產品都有Slack的影子,但是在第三方應用的集成度以及易用性方面還不能跟後者相比。但是雲端巨頭的優勢在於:1)有龐大的用戶群。例如微軟Office 365有8,500萬活躍用戶,而Slack的日活用戶為500萬,付費用戶為150萬。 2)捆綁優勢。無論是微軟、Google還是AWS都有龐大的產品族,可以與其協作工具深度集成。 3)AI支撐優勢。微軟、Google與Amazon都有強大的AI能力,可為協作事務處理提供智慧服務,Slack目前的針對是與IBM Watson合作。
所以,未來企業協作市場鹿死誰手呢?觀察這場圍繞著企業協作展開的戰爭以及每一家公司如何占領市場將會非常有趣。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