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程式碼平台GitHub今日宣布「平衡員工智慧財產權同意書(Balanced Employee IP Agreement,BEIPA)」,鼓勵員工在空閒時間開發個人專案,就算使用公司設備,也不用擔心因該專案的智慧財產權(IP)和公司引起糾紛;只要這項專案不屬於GitHub現有或預期推出的產品和服務,員工即可保有該專案的智慧財產權。
曾有員工因個人專案和公司引發智慧財產權糾紛
許多工程師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開發個人專案,但這些項目的智慧財產權屬於公司還是員工,常常處於模糊地帶。多數僱用合約中的智慧財產權歸屬條款要求,員工在受聘期間(包含個人時間)所開發的任何專案,其智慧財產權皆屬於公司,甚至有些公司會根據「競業條款」,將智慧財產權歸屬的有效期延至離職後的一段時間。
其中,聖地牙哥大學法律學院在2014年的論文提到一起美國電信商Alcatel和其員工Evan Brown的智慧財產權官司糾紛:在1990年代,Evan Brown希望開發出一款可讓舊軟體能在新硬體上運作的演算法,並利用周末進行這項專案,好不容易想出方法並希望與公司合作後,卻遭公司開除並控告、因為公司主張擁有這項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在長達7年的訴訟後,Evan Brown敗訴,還被強迫花3個月的時間無償替公司寫程式、套用該技術。
雖然相較於美國其他地區,加州法律保障員工握有其個人專案的智慧財產權,只要其是利用個人時間和個人裝置進行。但GitHub指出,由於開發專案常需用到多台電腦、且開發時間並不固定,在法律界定上難免有些灰色地帶。而GitHub的新合約,正明確保障了員工的智慧財產權。
GitHub希望鼓勵員工在有空時仍保有創造力
「公司不希望在你每次開發個人專案時,還需要頻頻查看或擔心公司某天會緊抓著你的軟體不放。」BEIPA合約中寫道。「換句話說,公司對於盜用你的個人專案並不感興趣。」
GitHub表示,希望鼓勵員工在閒暇時間依然保有創造力,無論那是關於開源專案、藝術或任何活動。
和GitHub的開源精神相符,這份合約也開放給其他公司,並歡迎大家對該份合約「新增議題(open issue)」提供建議,或是直接「pull request」修改合約內的特定內容。GitHub希望藉此鼓勵科技公司的開放風氣,並期望公司和員工間能獲得更平衡的智慧財產權所有關係。
工程師紛在論壇上分享遇過的不合理IP條款
在GitHub發布該消息後,隨即引起工程師論壇「Hacker News」的熱列討論,不少工程師分享過去遭公司提出不平等智慧財產權條款的經驗。
工程師braythwayt分享,某次簽署工作合約時,他發現上面寫著「員工所創造或發明等任何領域的任何東西,都屬於公司(就算是部落格文章)」,不過當他向公司提出疑慮後,公司不僅堅持保留這項權利,還表示:「我們不確定是否想僱用那些將創意能量用在任何不屬於公司業務的人。」
另外,獨立遊戲開發者soverance表示,一間公司曾告訴他,如果想被雇用,他必須先將其所有個人開發的智慧財產權賣給公司。
而自稱在以保護智慧財產權聞名的矽谷科技大廠上班的工程師throwaway7558表示,就算是利用周末或自己的電腦,他們仍不能參與任何開源專案、嘗試關於成立新創的想法、利用晚上寫軟體賺外快、出版(包含學術類或任何線上軟體、應用程式和網站),或對工作以外的軟體做出顯著貢獻。
他表示,這是相當嚴重的缺點,而GitHub的新政策對技術人才非常友善,有助於吸引他們。
資料來源:GitHub、Quartz、The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