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博物館即將開展,這裡有Apple、Sony都不願回首的產品
失敗博物館即將開展,這裡有Apple、Sony都不願回首的產品

給你一家公司的名字,你第一直覺會想到它的什麼產品?

  • Apple—— iPhone 和 MacBook?
  • Sony—— 相機?
  • 哈雷—— 摩托?
  • Kodak—— 膠片相機?

毫無疑問,一般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傾向於聯想到該公司市場佔有率高的產品,因為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較為廣泛。譬如提起高露潔,你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牙膏,而不是冷凍食品。

colgate.jpg
圖/ 愛范兒

但高露潔的確推出過冷凍食品。當然,以失敗告終,畢竟沒有多少人會喜歡一種讓他們一看就聯想到牙膏的食物。

後來自然是被人們遺忘了,同其他千千萬萬失敗的產品一樣。但有一個人沒有放過這些令企業們不堪回首的「恥作」,而是將他們收集起來,並為此籌建了一家「失敗博物館(Museum of Failure)」。

館長韋斯特(Samuel West)是一個心理學家,他認為創新是需要失敗的,這很正常。

我們都知道,創新的失敗率有 80%-90%。
如果你不從失敗的事情中學習,那麼最後你也會失敗。

在展館的網站主頁上也介紹了,這些失敗產品將為顧客提供有趣的學習經驗。這裡陳列了來自全球各地的 60 多種失敗產品和服務,每個項目都提供了有關創新風險的獨特視角。

  • Nokia N-Gage 遊戲手機
nokia-n-gage.jpg
圖/ 愛范兒

這款手機在 2003 年發行,被定義為遊戲手機。在當時,掌上遊戲機市場完全是任天堂的天下,Nokia 也想靠這款手機分一杯羹。然而,在你想把它當手機用的時候,無法單手持握;把它當遊戲機用的時候,又會有一堆多餘的按鈕干擾。定位真是尷尬得如同鑲了八金八鑽的牙刷。

  • TwitterPeek 推特手機
twitterpeek.jpg
圖/ 愛范兒

這台機器由皮克(Peek)公司推出,只有一個功能——專門用來發 Twitter。然而屏幕設計不合理,每條推特只能顯示 22 個字符,在同一個頁面上連一條推特都無法看完整。相當於純文字版的微博機,從以前放到現在,還得配置兄弟版本的微信機、知乎機、QQ 機……不知道該刷哪個軟件來消磨時間的時候往包里隨便一摸,摸到哪個刷哪個。

  • 蘋果 Newton 掌上電腦
apple-newton.jpeg
圖/ 愛范兒

世界上第一款掌上電腦,由蘋果公司在 1993 年開始製造,支持觸控屏、紅外線、手寫輸入等。Newton 內置了 Notes、計算器、換算程式、Works(文書處理)、瀏覽器和郵件等,支持輸出常見檔案格式。從可支持軟件來看,這款掌上電腦比較適合需要移動辦公處理文檔的文員。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沒有什麼實用性和無法替代性,並不能讓人找到一個花高價去購入的理由

  • Google Glass
google-glass.jpeg
圖/ 愛范兒

大家都覺得很酷,但是路上沒見到什麼人戴。畢竟 Google Glass 最吸引人的還是眨眼拍照功能,而這項功能並不能從人們的口袋里掏走 1500 美元。更何況,這項過於方便的拍照功能已經涉及了觸犯他人隱私——如果你身邊有個人戴著 Google Glass,你難免會有一種「那邊有個人一直舉著攝像頭」的感覺。如果是想要拍攝運動影片,買個 GoPro 綁身上都可以代替。

不過 Google Glass 倒沒有其他失敗產品那麼尷尬和慘烈,至少它成功地幫人們解放了雙手。在《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中就有修復人員將其用於拍攝細節圖,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應用在醫學院手術教學、近距離作業拍攝等專業領域。再者,拍個第一視角小電影也不錯。

  • The CueCat 條形碼掃描器
cuecat.jpg
圖/ 愛范兒

這個掃描器本意是用來給用戶掃描雜誌上的廣告條形碼的,使用方法是像滑鼠一樣接入電腦 USB 連接阜,掃描條碼之後就能直接進入頁面,而無需人們手動輸入網址。

然而比起坐到電腦前、找出掃描器、插 USB、掃描條碼……這一系列流程,自己用任意電子產品搜索要方便得多吧。這種自認為「幫你節省時間」的產品其實到現在也不少,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許多「智慧家電」產品大概都繼承了這種體貼品質,比如使用 WIFI 操控的電熱水壺、窗簾、洗衣機……很難理解,產品設計者為什麼會認為我都走過去往壺里倒水了,還不願意親手按下那個煮水開關。

  • Rejuvenique 電能面膜
Rejuvenique-.jpg
圖/ 愛范兒

沒錯,這是一款面膜。將它戴到臉上,按下開關,它便會通過內置的傳感器傳送輕微電流到佩戴者的面部。據說這種輕微的電擊可以收縮肌肉,從而達到美容的效果。嗯……我覺得買的人的確需要電一電。

mianju.jpeg
圖/ 愛范兒

不過放眼市場上稀奇古怪的美容產品,也就覺得這個面膜沒有那麼詭異了。把外觀設計得優雅甜美一些,加上幾句「熬夜後急救依舊容光煥發」「用了之後前男友都回頭」的文案,將其包裝為當代都市女性專屬高端美容產品,再免費贈送給網紅明星,讓她們在社交網絡分享使用體驗,相信心動的姑娘們一樣會蜂擁而至。

除了上述產品之外,還有哈雷家並沒有男人味的男士香水、Sony 錄音帶、Kodak 數位相機等。這些產品入選不一定是因為產品本身定位或設計失敗,也有可能是因為定位沒有跟上時代、整個公司發展戰略失誤等。

實際上失敗的產品遠比成功的產品要多得多,且都被時代發展的車輪拋在身後,但與它們類似的產品卻還是一個個地不斷在被創造出來。如館長韋斯特所說,有創新就有失敗。但在失敗之前,先看看別人怎麼栽跟頭的,也許自己就能繞過這個坑。

展館將於 6 月 7 日在瑞典赫爾辛堡市中心向公眾開放。

角落裡傳出一個微弱的聲音:可以把我自己給裝進去嗎。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