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受創嚴重的勒索病毒WannaCry已出現新變種,今日影響可能會達到新高峰
讓台灣受創嚴重的勒索病毒WannaCry已出現新變種,今日影響可能會達到新高峰
2017.05.14 | 資訊安全

這兩天,在短短的48小時之內勒索病毒的威脅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遭受大規模網路攻擊,有網友調侃說「可能只有北韓能夠倖免於難」。

根據已知的報導,目前比較嚴重的國家,影響到民生問題的包括有:英國國內有45家醫療機構受到了攻擊;俄羅斯內政部也確認有1000部電腦收到影響,約佔總電腦數的0.1%;中國的校園網、公安網幾乎遭到癱瘓,另外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四川等多個城市的中國石油加油站斷網,只能使用現金支付(今日已逐漸修復)。

d43f73d265b03281a2dff40f0403e8ff.jpg
圖/ T客邦

汽車產業也受到影響,像是雷諾汽車就表示將暫停全球多個地區的汽車生產工作,以阻止該惡意軟體工具透過公司內部網路傳播。而日產汽車、FedEx以及歐洲數家大型電信公司也遭受攻擊。

國內的三峽恩主公醫院也遭勒索病毒侵入當機,不過根據院方說明,中央電腦並未中毒,病患治療及診察未受影響,僅造成3台加護病房的行動護理車電腦受影響,已緊急重灌作業程式,希望不會影響週一的掛號及門診。

根據賽門鐵克安全人員表示,在修復漏洞中,最昂貴的部分就是除了將受到攻擊的電腦或伺服器病毒清除之外,還要將資料修復、重新加密。估計每個國家單單此項內容就將花費高達數千萬美元。而全球的損失則不可估計。

不過,對於個人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硬碟裡頭的回憶通通都不見了。像是國內的實況主黑羽,就發了影片顯示他的切身之痛:

勒索軟體變種已經出現

一名英國資安研究人員曾於 13 日一度終止了勒索病毒的擴散,這位用化名為MalwareTech的資安人員,在研究這款軟體時,意外發現勒索病毒作者預留用來防止病毒失控的「開關」(kill switch),透過註冊某個被寫入病毒的網域而阻止了病毒的擴散。

不過,好景不常,現在新的變種病毒已經出現,拿掉了被發現的kill switch,現在可能連作者本身也無法阻止勒索病毒的擴散。而感染的途徑以及方式與之前一樣,速度可能會變快。

造成這麼大影響的幕後駭客,至今收到多少的錢呢? 根據專門追查非法比特幣流向的機構Elliptic指出,他們已經確認至少有3個比特幣地址與勒索攻擊有關,而這些地址目前已收到大約2萬美元的贖金。比特幣目前仍留在這些地址沒有轉移,因此無法追蹤嫌犯身分。

不過,比起私人、小型企業的電腦資產,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勒索病毒對於大型公家單位以及民生機構造成的影響。由於病毒的攻擊時間選在許多國家的週五晚上開始,是很多機構的休假時間,因此災情多數都還限定在個人以及有上班的機關,可能很多公司的電腦暫時倖免於難。不過,當週一上班時間來臨,是不是會有更多的病毒受害案例爆發出來,或是作者加速推出更多新的變種,也是值得注意的。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