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攻台灣新創,科技部成立生醫創新發展會、加速器BIH
助攻台灣新創,科技部成立生醫創新發展會、加速器BIH

科技部今天宣佈成立「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Biomedical Development Board,簡稱BDB),邀請前美國嬌生集團全球副總裁方威凱、和信超媒體創辦人瞿志豪等人共組「生醫科技創新平台」(Biomedical i-Hub,簡稱BIH),將整合跨部會、產學研資源,並以加速器概念,協助台灣生醫新創團隊發展。

生醫創新發展會由科技部政務次長蘇芳慶和方威凱擔任共同主席,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衛福部次長何啟功及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擔任委員,創業經驗豐富的瞿志豪則是創新長。

科技部成立生醫科技創新發展平台
科技部今天宣佈成立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由科技部政務次長蘇芳慶(左五)、前美國嬌生全球副總裁方威凱(右三)擔任共同主席。
圖/ 科技部

分兩部分發展、肩負三大任務

BIH的運作方式將分成兩部分,處於先期的藥品(Biotech/Pharma)、醫療器材(Medtech)或健康科技(Healthtech)公司,可以透過與BIH協作,得到導師建議和相關資源後,往下一階段發展。同時,也將整合亞洲矽谷資源,媒合具潛力的生醫新創團隊和國內外創投見面。

BIH舉例,像是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人工智慧醫療(Medical AI)、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生醫電子(Bioelectronic Medicines)等領域,都很值得更多團隊投入。

新任共同主席方威凱表示,BIH將有三大任務:培育人才、國際連結與天使投資。由於他過去曾任美國嬌生集團全球副總裁,擁有多年國際商業經驗,他認為台灣生醫領域雖然已經耕耘很長時間,但未來需要更加強和國外的連結。

「台灣創業者99%的時候都在想技術,剩下1%想商業模式。」他說,應該顛倒過來,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思考商業模式才對。

除了政府開始鎖定生醫領域,要幫助新創團隊成長外,其實鴻海集團旗下永齡基金會支持成立的H. Spectrum,已經做出不少成績,每年的Trans年度盛會,也會邀請國內外生醫領域專家、創投分享最新趨勢。

業界人士分析,若BIH能將更多資源運用在種子、天使投資上,或許能更有效幫助新創團隊,並且做出區隔。

關鍵字: #加速器 #科技部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