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製作投入資本高,如何準確抓到觀眾口味,是各大內容平台和製作方念茲在茲的重點。法國Eurodata TV Worldwide亞太區代表張博本周來台,在「國際電視產業論壇」上發表最新全球影視內容趨勢報告。她引用調查數據指出,美劇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正逐漸衰退,土耳其、俄羅斯和印度戲劇正在崛起。
最受歡迎的四種戲劇類型
全球數據研究服務公司Eurodata TV Worldwide專精於國際電視市場研究,整合超過120個國家的內容數據,合作夥伴包含尼爾森、Kantar Media、GfK等。而數據分析結果也會提供給製作方和平台,做為內容策略參考,例如Netflix、Hulu、騰訊、樂視、愛奇藝、芒果TV等OTT平台和HBO、BBC等都是其客戶。
張博指出,以全球市場來看,播出量最高的影視內容就是劇本類節目(Scripted series),其中又以戲劇(Drama)占比最高,超越喜劇(Comedy)和長篇電視劇(Telenovela / Soap Opera)。題材方面,則是以犯罪類最受歡迎。
而在戲劇節目中,又以下列四種類型最受歡迎。
1.種族文化融合(Society facing cultural diversity: mixed communities)
近兩年,由於難民湧入,歐洲社會多元化程度提高,因此也有越來越多戲劇著手探討種族文化融合議題。例如法德合資電視台Arte製作的《Eden》、講述一艘難民船隻離奇沉沒卻被當地政府掩蓋真相的《I Fantasmi di Portopalo》、跨文化夫妻日常生活的《Nesbo》等。
2.多元文化社會(Society facing cultural diversity: live together)
包括尚未播出的Netflix原創戲劇《Seven Seconds》、BBC和Netflix共同製作的《Black Earth Rising》,以及探討伊斯蘭族群和英國白人之間的融合、已在今年6月播映的《Ackley Bridge》。
3.女權意識(Women empowerment : they take control of their lives!)
例如今年已在Netflix播出的墨西哥原創戲劇《Ingobernable》和Netflix西語原創戲劇《接線女孩》(Las Chicas del Cable),以及芬蘭戲劇《Presidentti》。
4.特殊群體生活(Society challenges: let’s stick together)
例如小說改編、以青少年病患為故事核心的《Les Bracelets Rouges》,在網路平台和電視台都取得好成績的比利時喜劇《Amigo’s》,以及同名電影改拍的戲劇《偷拐搶騙》(Snatch)。
張博指出,除了上述四類型,以LGBT(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議題為中心的戲劇也頗受歡迎,例如HBO的《Brown Girls》。但受限於題材特殊性,在不同市場的接受度不一,尚未形成主流。
美劇影響力正在衰退
「電視劇一定是先在本地的接受程度高,之後才有可能在全球市場獲得成功。」她引用數據結果指出,在全球各國受歡迎前十大戲劇中,70%都是本土原創戲劇,其餘30%才是來自海外。而有趣的是,在30%海外引進戲劇中,高達25%是來自土耳其,15%來自俄羅斯,11%來自印度,僅有7%來自美國。
她表示,從2015年開始,土耳其的古裝宮廷劇就逐漸崛起,不論在歐洲、南美、中國和菲律賓市場都受到觀眾歡迎。「我們發現,美劇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正在衰退。」張博表示,2013年以同樣研究方法調查時,美劇占比是32%,到了去年卻只剩7%。
而在亞洲國家內,最受歡迎的海外引進戲劇中,有71%同樣來自亞洲,美劇和俄羅斯戲劇也受歡迎。在71%的亞洲戲劇中,韓劇占比達52%,例如熱門韓劇《太陽的後裔》在中國、香港、台灣、菲律賓和泰國都排名第一。其次則是印度戲劇(20%),在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接受度都高。排名第三的則是中國戲劇(17%),特別是在香港、台灣、馬來西亞、韓國、泰國都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