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顏理謙
《數位時代》採訪編輯

管理、升遷將逐漸消失!唐鳳談「在家工作」的企業微型化模式

職場/工作術 | 5 年前

擁逾萬名的網紅資料庫,CastingAsia平台用AI幫企業找最佳代言人

品牌經營 | 7 年前

做沒有人做過的事!中國女同志交友App靠影視經營要衝出千萬用戶

新創團隊 | 7 年前

花了一億學到的三堂課,酷瞧跨入自製劇後的深刻體悟

影視 | 7 年前

產業大洗牌的現在,電子雜誌平台Kono如何從閱讀數據中挖出寶藏

AI與大數據 | 7 年前

堅持遊戲研發挺過焦慮,宇峻奧汀打造經典IP搶進泛娛樂市場

遊戲/電競 | 7 年前

數位行銷人才缺很大?台灣CMO洞察報告:企業2大難題待解

未來工作 | 7 年前

四部自製劇明年亮相,愛奇藝攜手電視台啟動「網台聯動」模式

影視 | 7 年前

「不要期待自己是神力女超人。」打滾科技圈20年,Oath全球行銷長給女性的忠告

人物 | 7 年前

選手也可當藝人,普儸電競師法南韓,打造電競娛樂公司

遊戲/電競 | 7 年前

不只直播賽事,Yahoo TV攻三件事,打造專業運動社群

Yahoo | 7 年前

數位行銷人必看!他們用AI解決廣告詐騙、制定決策

流量數據 | 7 年前

電子書單月業績飆漲30倍,樂天Kobo明年開放點數折抵消費

電子書 | 7 年前

赴陸拍片不需「接地氣」!酷瞧蔡嘉駿:台灣要學英國人的堅持

影視 | 7 年前

「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盜版,是自製質量不足」NMEA新媒體協會要為在地原創找活路

合作 | 7 年前

靠直播打響名號,Yahoo TV下一步瞄準短影音熱潮

Yahoo | 7 年前

創造未來的7大科技領航者

產業創新 | 7 年前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這是AI革命的開始,而我們正身在其中

AI與大數據 | 7 年前

亞馬遜首席科學家帕拉薩:語音裝置將會成為取代智慧手機的新一代平台

Amazon | 7 年前

人工智慧機器人索菲亞:我是機器人,我能學習創造力、同理心和同情心

AI與大數據 | 7 年前

蘋果軟體總監費德里奇:FaceID如同當年的TouchID,讓大家離不開

蘋果 | 7 年前

Facebook創辦人佐克柏:我們是媒體,只是並非傳統的媒體公司

Facebook | 7 年前

看好台灣選手實力,韓商Gravity正式進軍電競,2款射擊遊戲打頭陣

遊戲/電競 | 7 年前

遊戲業最「台」日本老闆:員工平均年齡僅28歲,為何敢把希望押注在年輕人身上?

人物 | 7 年前

前進中國第一步!KKBOX與網易戰略合作,打造華語音樂宣傳平台

合作 | 7 年前

電競正名為運動後,要成為「主流」得克服3大難關

遊戲/電競 | 7 年前

知識型影音正夯,近5成民眾觀看YouTube是為「學習」

Google | 7 年前

小眾的逆襲──為什麼台灣OTT業者今年都開始投資BL耽美劇了?

影視 | 7 年前

台灣OTT協會成立,第一步要對抗共同敵人:盜版

合作 | 7 年前

39歲孫基康接台灣微軟總經理,第一步要投資AI人才

微軟 | 7 年前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