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趨勢看AppWorks Demo Day:電商平台經濟、AI應用、國際市場
三大趨勢看AppWorks Demo Day:電商平台經濟、AI應用、國際市場

創業加速器AppWorks Accelarator 今(9)日舉辦第15屆Demo Day,共有25組新創團隊登台。與過往相比,這次的團隊組成依然多元,超過半數來自海外國家,除了台、港、星、馬之外,也首次出現兩組南韓新創。特別的是,台灣市場向來被認為規模不足,但許多外國團隊卻將其視為海外的重要第一站,希望在台站穩腳步後,繼續往東南亞挺進。

看好大東南亞市場發展潛力

「我想強調一個名詞,叫做『大東南亞』市場。」AppWorks創辦人兼合夥人林之晨表示,過去台灣將自己視為大中華區市場的一部份,但在蝦皮拍賣母公司SEA的上市說明書裡,他們已經將台灣和東協11國並稱為大東南亞區(Greater Southeast Asia Market, GSEA)市場,說明在數位經濟的版圖裡,這兩塊區域擁有相當高的潛力。

他說,以電商和遊戲產業來看,目前台灣的產值規模比整個東南亞還要多,即便到了2021了,還是可以跟擁有6.6億人口的印尼相提並論。這代表,新創團隊若能成功串聯、站穩兩地市場,其實就能有很好的發展,「像是目前AppWorks的所有團隊,至少在大東南亞地區就有超過100個辦公室。」

海外新創紛紛來台搶灘

而從這次Demo Day的團隊來看,不只是本土新創希望能夠打國際市場,其實不少海外團隊,也選擇來台搶灘。

Cytron Technologies
Cytron Technologies除了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電子零件商務平台,也提供Maker不少相關資訊。
圖/ AppWorks

像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電子零件商務平台 Cytron Technologies,已在海外17個國家販售產品,年營業額突破150萬美元,選擇來台搶灘;香港新創公司 Origami Labs 研發出的 ORII 聲控智慧戒指,號稱是全球第一只採用骨傳導技術 (Bone Conduction) 的智慧戒指,強調戴上戒指後,只需把手指按在耳邊,透過震動就可以講電話、傳訊息、聲控 Siri,掌握所有訊息,他們則打算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如果Google也來這邊找工程師,那我們來應該也沒錯,」創辦團隊這樣說。

還有來自新加坡的 Micepad ,鎖定商務開會需求,研發出無紙化會議軟體,可在開會前將所有資訊數位化,寄送給每一位與會者,會議中也能即時修改、上傳投影片,或即時顯示投票結果。會議結束後,則可立刻刪除會議資料,防止機密外洩。他們也在紐約、首爾、雅加達當地提供服務後,選擇落地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最大時尚服裝搭配購物平台Codibook,則是從流量裡看見台灣市場的重要性。「我們發現台灣顧客一直在成長,所以希望來這裡找夥伴,」創辦人李侑錫說,他們讓消費者可以在購物前,先透過平台搭配不同服飾,同時也提供服裝搭配建議,目前已經有3成韓國女性,會使用他們的服務。

韓國服飾電商Codibook
Codibook在韓國市場有不錯表現,目前已有47家合作品牌,接近8萬項商品。
圖/ AppWorks

平台經濟續熱,電商還是趨勢

觀察整體新創團隊名單,除了國際團隊來台搶市場之外,也能發現「平台經濟」與「電商」的創業趨勢,仍在持續成長。光是在這次的25組新創團隊中,便有11組屬於電商和平台經濟。

例如好痛痛平台,能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適合的醫生與物理治療師;房價查詢與實價登錄網站—樂居科技;韓語線上教學平台—手韓;保單獨立管理平台—CoverGo;成人影片搜尋平台—PPAV;教材分享平台—JIBAO,都在短時間內累積可觀的使用人數。

至於電商類別團隊,則包括先前提到的韓國服飾網站、馬來西亞電子零組件網站,以及台灣的農作產銷平台菜蟲農食

AI應用延伸—聊天機器人升級

另外,在Demo Day中還有一項趨勢值得觀察,就是人工智慧與聊天機器人的結合。

阿諾標記
阿諾標記能結合語言學與新科技,讓標記後的語意分析幫助 Chatbot 理解反諷語詞,正確判斷使用者的情緒,並即時給予回覆。
圖/ AppWorks

其中,阿諾標記團隊由一群語言學家組成,強調能提供真正的語意分析和高品質標記,「讓聊天機器人真正懂得情緒。」阿諾標記共同創辦人黃資勻舉例,很多Chatbot若收到:「阿不就好厲害,很會用行銷話術」的民眾回饋時,經常會判斷錯誤,誤以為是收到肯定。而他們的情緒偵測系統,能做到諷刺分析,就是希望能解決這些問題。

還有以品牌電商為主要客群的FBbuy,他們的服務,能讓消費者在臉書粉絲團留言+1,便可以直接購物,系統上線一年多,已經創造10億的訂單成交金額。Mr.Reply則是能透過聊天機器人自動回覆臉書「留言」,提高客服效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