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找上吳恩達Landing.ai合作,5年100億衝工業互聯網AI應用
鴻海找上吳恩達Landing.ai合作,5年100億衝工業互聯網AI應用

鴻海今(2)日宣布成立工業互聯網AI應用實驗室,預計在5年內投入100億台幣資金,將整合學術界、產業界力量,「主要花在台灣,會找很多人來」,加速推動人工智慧在製造業中的各種應用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該計畫合作對象包括有「Google大腦之父」之稱的Landing.ai 創辦人吳恩達,雙方於今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會擦出什麼火花備受期待。

郭台銘_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實驗室成立記者會_2018-02-02_侯俊偉攝_ (2).jpg
郭台銘強調鴻海已經準備好了,將朝向智慧製造、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邁進,提升傳統製造業到AI應用的層次。
圖/ 侯俊偉攝

簽署三項工業互聯網投資案,提升製造業AI應用

鴻海在兩天前的股東臨時會上,通過分拆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簡稱FII)赴上海掛牌上市,當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已預告,「鴻海不是代工廠,我們有數據、有內容,可結構化分析,我們是離人工智慧非常近的製造業。」

郭台銘今日進一步表示,「製造業絕不是夕陽產業,不管網路如何發展,實體經濟永遠存在,」強調鴻海已經準備好了,將朝向智慧製造、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邁進,提升傳統製造業到AI應用的層次。郭台銘同時向產業、學界和創業家喊話,不論是傳統製造業的工程師、或是AI新興領域專家,「鴻海就是你的舞台和平台」。

郭台銘也透露,與吳恩達認識,是透過創新工場創辦人、鴻海獨立董事李開復介紹,從去年中開始雙方密集碰面,「在2周內見了5次」,對於落實AI到實體經濟中彼此有高度共識。而事實上,吳恩達在去年底成立Landing.ai 時,就宣告要「幫助企業在AI時代實現轉型,從製造業開始。」

吳恩達_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實驗室成立記者會_2018-02-02_侯俊偉攝_ (3).jpg
吳恩達表示,AI對製造業帶來的影響將如同當初發明電力般巨大。
圖/ 侯俊偉攝

吳恩達說,「AI是新電能」,對製造業帶來的影響將如同當初發明電力般巨大,像是自動視覺檢測、監督式學習和預測等,都是AI在製造業製程中的實踐與應用。他也提到,並非懂一點機器學習就是AI公司,還包括戰略數據收集、集中數據庫、普遍的自動化以及相對應的人才需求等,而對傳統製造業來說最重要的第一步,莫過於從想法上徹底扭轉。

今日除了吳恩達、李開復親自出席簽約儀式和對談外,還包括和沛科技創辦人「翟神」翟本喬,以及有「鴻海之子」之稱的美商數據新創公司Kyper Data創辦人張宗堯等人,產業大咖雲集,可看見現階段鴻海在AI方面的人脈布局。

而鴻海集團也一口氣簽署三項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投資計畫,包括鴻海與吳恩達Landing.ai的戰略性框架協議、鴻海與張宗堯合作的自動無人管理技術,以及夏普與張宗堯在日本的合資案。

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實驗室成立記者會_2018-02-02_侯俊偉攝_(9).jpg
有「鴻海之子」之稱的美商數據新創公司Kyper Data創辦人張宗堯,與夏普社長戴正吳簽署合作備忘錄。
圖/ 侯俊偉攝

五年砸100億衝研發,向全球AI人才招手

針對五年100億台幣的用途,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今日代表簽約時表示,鴻海目前在台灣已有一個AI團隊,和群創合作進行自動化、關燈工廠相關研究。接下來,將加速工業互聯網AI應用落地,「對於研發、技術投資絕不手軟」,將在台北、高雄、深圳、上海、南京和北京等地,廣設AI應用研究院,與各領域團隊合作。

在人才方面,呂芳銘說,除了鼓勵鴻海內部員工提升AI技能外,也將廣招全球AI專家加入鴻海集團。同時,鴻海將提供獎學金,不論是支持從事AI研究的團隊,或是選派台灣菁英到海外殿堂進修,只要與工業互聯網AI應用領域相關,有好的計畫都歡迎提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