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Labo誕生始末:這款紙箱玩具還真不是瞎搞的
任天堂Labo誕生始末:這款紙箱玩具還真不是瞎搞的

之前的相關報導也讓我們對這個Switch的外觀設計有了大致的瞭解,幾乎每一個看過開箱實測影片的人都會有「這個創意真棒、真想買」的念頭。

在發售之前,任天堂在Labo官網也先後放出了兩期開發者interview文章,對河本浩一(Nintendo Labo製作人)、阪口翼(Nintendo Labo 軟體負責人)、小笠原嘉泰(Nintendo Labo硬體負責人)三人進行了深入採訪。

任天堂2.jpg
圖/ 愛范兒

在最新一期的採訪「製作與開發篇」中,幾位負責人對軟硬體、原物料、團隊組成暢所欲言,也讓我們終於得知,Nintendo Labo這個紙盒玩具到底是如何從零開始,逐漸被創造出來的。

靈感:第一款試作,竟然是「挖鼻孔」

事實上,Nintendo Labo這三位核心成員並非一開始就直接聚在一起,甚至沒有互相合作的先例。在團隊建立之初,只有阪口翼一人在構思原型設計,之後擴增到了四個人才開始決定嘗試做點東西出來。

阪口翼表示,當時團隊已經確定要做和Switch有關的產品,最初還想出了很多「捏他」的概念,比如說「用Switch的Joy-Con手柄做兩個剪刀,就是想讓Joy-Con像剪刀一樣動起來」之類的構想。

其實初期這些點子和想法都是有價值的,有一些設計也的確運用到了現在的產品上。比如說Labo團隊曾試想讓Joy-Con靠自身的震動機制進行移動,這其實就是現在遙控小車的玩法。

任天堂3.gif
圖/ 愛范兒

任天堂Switch的硬體結構很特別,這裡的「特別」不是指配置上,而是在那兩隻可拆卸的手柄上。具體來說,兩支Joy-Con手柄不僅都支持陀螺儀偵測,內部還都配備了專門的震動馬達。

而從任天堂的介紹影片中也能清晰看到,右邊的手柄配備了IR紅外攝影鏡頭,可以捕捉和追蹤物體運動軌跡或是熱信號,比如真實的人手。

雖然這些功能也都常見於各種智慧手機產品上,但如何將它們完美地組合到一起使用,團隊初期並沒有找到很好的突破口,按照阪口翼的說法是「雖然這些想法獨一無二,但是找不到出口。」

任天堂4.jpg
圖/ 愛范兒

一方面,團隊初期的產品附件都是靠3D印表機製作出來的,若是最終選擇用塑膠材質,產品的成本就會變得非常高;另一方面,IR攝影鏡頭的判定對於場景也有一定要求,光線太雜或是距離太遠都會導致識別不穩定。如果只是用陀螺儀而不搭配IR攝影鏡頭的話,感覺就不是一個「除了任天堂Switch以外,別人的都做不到」的東西。

這對於想做到極致的任天堂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為此,在河本浩一加入Labo團隊後,提出「配套做一些容易上手的遊戲模型」的建議,還在團隊內展開了一項名為「試作祭」的內部腦力激盪活動,在無視高成本這一顧慮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散思維來收集想法。

任天堂5.jpg
圖/ 愛范兒

另外為了把 IR 攝影鏡頭充分利用起來,團隊決定另闢蹊徑,把它放到一個密封環境中——比如塞進一個箱子裡。這種情況下進行位置判定就相對固定,而且也不會受外來光線的干擾。

最終,第一個原型出爐了。

任天堂6.jpg
圖/ 愛范兒

這個神似當年《壞利歐工坊》裡「挖鼻孔」小遊戲的設計,成為了Nintendo Labo的第一個概念產品。如果把「手指」插到「鼻孔」裡,內部Joy-Con手柄的IR攝影鏡頭就會偵測到。有一位團隊成員偶然把自己的真手塞進了鼻孔裡,在內部螢幕裡也清晰可辨。

任天堂7.gif
圖/ 愛范兒

另一個原型是拿紙板等材料做成的「坦克車」。Labo團隊就地取材,拿掃把柄當做控制器,打孔器作為腳踏板,每一個踏板內部還懸掛著一個小球,所以每當踩踏板的時候,這個球也會上下移動,內部的IR攝影鏡頭自然也會檢測到。

這些都讓Labo團隊進一步篤信,「暗箱操作」是可行的。

材料:為什麼選擇用紙板?

當Labo團隊擴充到10人以後,開發成員也開始正視模具材料方面的問題。

儘管塑膠已經比金屬等更廉價,但考慮到生產週期和原物料價格等方面的問題,其基礎成本一直都無法避免。

任天堂8.jpg
圖/ 愛范兒

阪口翼和河本浩一在採訪中也說:「我們會選用紙板,是因為這是一種易於尋找、且成本更低的材料,另外我們希望達成的是一種可以快速修復,並立即體驗的循環往復的狀態。」

根據採訪文章我們可以得知,Nintendo Labo使用的紙板材料在設計階段已經考慮到耐久性的問題,基本上同樣的動作都會進行上千次實驗進行確認,而且紙板材料便於獲得,就算到時壞了也可以再購買替換零件;至於安全性也對應歐美日地區不同的安全標準做了適配,這樣小孩子也可以放心使用。

任天堂9.jpg
圖/ 愛范兒

不過紙板材質本身還是非常脆弱的,做成剛才那種腳底踩著的「坦克」基本是不可能了。Labo團隊最終改為將盒子放到人的背後,這樣既可以保有「使用紙板」這種低成本材料,又可以達成「充分利用陀螺儀和IR攝影鏡頭特性」的目標。

這也是Labo團隊第一個比較成熟的原型產品,最終演變成現在的「Robot Kit」機器人套組。任天堂靠不到1/3甚至1/5的成本,就實現了一個堪比VR操控機器人的體驗。

任天堂10.gif
圖/ 愛范兒

當然,從產品獲得樂趣的途徑有很多,以這個機器人為例,手腳全身可動的控制器在當下遊戲環境裡是十分少見的,在家庭親子環境下更是獨樹一幟。

而Labo的另一層樂趣則是源於「自己親自動手創造的過程」,這也是Labo商品化的契機之一。

阪口翼在採訪中展示了一個類似於音樂盒一樣的東西,圓筒上繞了貼紙,當轉動旁邊的手柄時,Joy-Con的IR攝影鏡頭便會根據轉動的黑白色帶進行識別,聲音隨之響起。

任天堂11.jpg
圖/ 愛范兒

但音樂盒本身好玩嗎?假如拿成品去賣的話顯然非常普通,但如果讓用戶親自從零開始製作這個產品,並且探究其中的原理,那麼這件事也許就會變得有趣起來;玩家還可以借助貼紙和彩色膠帶等方式,對Labo進行個性化裝飾和修復,這個過程也會給人帶來另一番的體驗。

產品本身「不有趣」的缺點,反而最終借助紙板的「創造性」,變成一個優點。

任天堂12.jpg
圖/ 愛范兒

這個核心理念也構築了Labo的官方標誌,這個標誌實際上是一個有缺口的紙箱,雖然這只是一種廉價的材質,但任天堂尋找到了遊戲樂趣的另一種可能性。

團隊:從各自為營到一拍即合

作為Nintendo Labo硬體負責人,小笠原嘉泰之前主要負責的就是研究Joy-Con上的IR攝影鏡頭組件的應用。當阪口翼和河本浩一還在開發Labo原型產品時,他的團隊其實也在考慮能用IR攝影鏡頭做點什麼。

其中一個衍生方案就是「光學配件」。

任天堂13.jpg
圖/ 愛范兒

這個小配件內部採用了逆反射材料,可以借助反射紅外線來捕捉動作。最開始小笠原嘉泰的團隊做了一個原型產品,從形態來說其實很像現在的「釣竿」套件。

任天堂14.jpg
圖/ 愛范兒
任天堂15.gif
圖/ 愛范兒

另外他還做了一個名為「デカコン」的超大手柄,兩者都是基於IR攝影鏡頭的運動檢測機制來實現判定。

所以正如前文所說,雖然幾個人此前彼此之間都沒有什麼交集,但當阪口翼和河本浩一還在做「挖鼻孔」原型時,恰好小笠原嘉泰也在做著類似的產品。

既然目的一致,最終兩支團隊也就順理成章的達成了合作,這大概也算是一種微妙的巧合了吧。

任天堂16.jpg
圖/ 愛范兒

河本浩一說:「如果把Labo比作做飯,那麼小笠原就是在製作新的食材,阪口則是靠新想法熟練地對食材進行處理和烹飪,我想最後呈現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從未出現過的新菜色。」

也就是現在的Nintendo Labo。

一旦確定了方向,之後的開展就異常順利。第一個Labo遊戲原型大概只花了軟體團隊3周的時間,當大部分人在和電子技術打交道的時候,Labo團隊則開始著力於和紙板打交道。

任天堂17.gif
圖/ 愛范兒

Labo的團隊成員來歷也很豐富,原本負責Joy-Con上IR攝影鏡頭的小笠原嘉泰,被團隊成員戲稱為「紙板叔叔」。

此外,之前負責Switch本體結構的成員,也跑來設計Labo中的「摩托車」遊戲;之前是負責做Switch底座的成員,則參與到了Labo「鋼琴」套組的設計開發中。

這個團隊還有來自最初Switch Pro手柄的設計團隊,甚至還包括了來自《塞爾達傳說》和《動物之森》團隊的成員。

雖然看起來是一支「七拼八湊」的雜牌軍,但實際上大家合作起來相當高效且愉快,在確定了「自己動手、樂在其中、寓教於樂」的三階段理念後,情節、美術和聲音等部分都完成得勢如破竹,最後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的成品都看點十足。

任天堂18.jpeg
圖/ 愛范兒

願景:「硬盒玩具」裡的童年回憶

三個月前Nintendo Labo的突然亮相,在各大社群媒體版面中洗版。當時的景象大概是這樣的:

  • 遊戲媒體們交口稱讚任天堂的創意,順帶黑一波索尼黑科技和微軟電視盒子來帶節奏;
  • 分析師們調高了Switch的年度銷量數字,並調查和Labo有關的紙業供應商;
  • 粉絲們則一如既往地高呼「任天堂真是世界的主宰」口號,並紛紛表示要獻上自己的錢包(以及膝蓋)。

三個月後,當初的興奮已經趨於平靜,更多人是在等待發售日到來的這天。

在Nintendo Labo正式上市前這三個月裡,任天堂也舉辦過幾次先行體驗會,邀請各種年齡層次的玩家試玩。

開發團隊希望通過觀察小孩子的試玩過程來吸收新的經驗,並平衡動手製作的難度。

阪口翼說,如果排除個體差異因素,8~9歲的小孩大概是體驗Labo最合適的年齡。但顯然,小孩是沒有消費能力的,所以Labo也要抓住大人們的心。

任天堂19.gif
圖/ 愛范兒

任天堂做到了,很多人第一次看到Labo的宣傳片時都被這些紙箱玩具所打動。也恰恰是這樣一個即沒有領先技術,也沒有逼真畫面的小孩子玩具,勾起了無數成年人的童年時光,恨不得親身參與進去玩玩。

小孩可以從中獲得樂趣,大人們也可以從中獲得新鮮的驚喜,Nintendo Labo被我們賦予了自己的情感,就像舊時光的我們會為每一個兵人、汽車和絨毛熊、公仔賦予名字和生命力一樣,這是玩具的歸宿,也是我們的歸宿。

任天堂20.jpg
圖/ 愛范兒

這麼來看的話,Nintendo Labo所希望傳達的,也許更像是一個延續。任天堂相信即使歲月拿走了我們兒時的玩具,我們依然都還記得生命中曾經最重要的東西。而這種記憶在若干年後,會藉由一個出口,洶湧出來。

但願Nintendo Labo能給所有熱愛玩具的成年人新的寄託,也讓所有被電子螢幕上的花花綠綠吸引得挪不開目光的小孩子,能夠看到新的世界。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關鍵字: #任天堂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最佳!中國附醫積極打造安全智慧醫院,亮眼表現獲 HIMSS肯定
全球最佳!中國附醫積極打造安全智慧醫院,亮眼表現獲 HIMSS肯定

為提供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照護服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國附醫)早在數年前就展開智慧醫院布局,並獲得國內外獎項肯定、創下許多台灣第一。舉例來說,中國附醫不僅連續完成美國醫療資訊與管理系統學會(HIMSS)的 INFRAM Stage7認證、EMRAM Stage7認證、AMAM Stage6認證並獲得亞洲首座HIMSS Davies Award of Excellence大獎,更進一步獲得HIMSS「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ion,DHI)」全球最高成績殊榮。

中國附醫是如何辦到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訊副院長陳俊良面帶微笑的說:「在蔡長海董事長以及周德陽院長高瞻遠矚領導下,我們早在2021年就擘劃清楚的智慧醫療藍圖,還有專職單位負責各項工作,此外,還可以彈性因應業務需求敏捷展開跨部門合作。」舉例來說,在數據管理與應用這個領域,資訊室負責臨床醫療數據資料的蒐集,大數據中心則肩負巨量數據挖掘與應用,至於人工智慧中心則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智慧醫療各個領域的關鍵推手。「在實踐智慧醫院這個旅程中,資訊室肩負數據治理重責,必須從(醫護)需求面、(數據)來源面、(安全/隱私)技術面等構面進行規劃與啟動相關實務。」

自由系統
圖/ 自由系統

從身分驗證管理到內部通訊,自由系統助中國附醫深化安全防護力

為發揮醫療數據的最大價值,中國附醫尤其重視資訊安全防禦,陳俊良表示:「第一前提是合規、因應資安法優化系統、數據、裝置設備與人員的安全性。」具體作法有二:首先是因應資安法以縱深防禦的方式持續強化對私有雲環境與設備的安全管理;其次是加強整體資安可視性與自由系統合作,由其協助導入微軟各項的解決方案,並提供資安監測與即時異常通報等服務,讓中國附醫可以更具效率與效能的方式過濾與發現異常事件。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訊室系統維護組組長李祥民進一步解釋:「資安威脅無所不在,過去幾年,勒索軟體威脅更是防不勝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光是保護數據資料還不夠,必須從身份、裝置、帳戶等多元角度切入,因此,微軟在2021年開始提供資安解決方案時,我們就開始評估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廠商,決定合作廠商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原廠推薦,由原廠的角度評估廠商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是自由系統展現出的專業技術與符合客戶需求的服務;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提供即時監測並提供通報服務,極大程度緩解中國附醫在資安人力與能力的欠缺,讓我們可以更好的落實安全防護。」

因此,中國附醫順利在2022年導入微軟資安解決方案,而這,不僅提升了中國附醫的資安防護能力,例如分別在2022年跟2023年預先偵測異常事件並成功防堵來自外部的安全攻擊,也讓資訊同仁可以專注在核心業務上,極大化資訊與數據價值。良好的合作體驗也讓雙方合作關係進一步擴展到應用程式端的安全防護,例如,將地面郵件系統搬遷到微軟的雲端服務,藉此降低Email Server的維運成本與損壞風險,同時,優化帳戶登入管理等。

陳俊良表示:「過去幾年,資安威脅不減反增,但是,透過縱深防禦的強化並且經由合作廠商加強即時監控與協助行政通報等服務,我們可以逐步優化資訊安全防護能量,並成功讓異常事件的發生頻率下降,而這,也是中國附醫可以順利獲得HIMSS的INFRAM Stage7跟EMRAM Stage7等認證的關鍵原因之一,為此,後續將持續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與時俱進的深化安全防護能力。」

自由系統
圖/ 自由系統

透過雲端身分驗證落實Single Sign On以提升縱深防禦能力

除了導入資安與雲端郵件之外,李祥民表示,中國附醫更於日前將雲端身分驗證跟院內簽核系統的登入機制彙整在一起,以優化登入安全。「接下來,我們會與自由系統合作,重新盤點、評估有哪些院級服務適合以Microsoft Azure AD進行單一登入與多因素驗證,藉此提升安全防護機制。」

自由系統業務經理許廷輔表示,資訊安全不可能一步到位,相反的,需要長期、動態的進行調整與優化,因此,需要組織上下齊心、一同落實安全防禦。「從2021年至今,我們發現,中國附醫不僅重視資訊安全,更身體力行、彈性敏捷的因應潛在威脅做出調整、改變,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地方,為進一步擴大成效,自由系統將針對中國附醫在(數據)資料安全與雲端服務等策略提供更多適合中國附醫的產品及服務。」

「智慧醫療、智慧醫院涉及的面向既廣且深,不可能單憑己力完成,需要專業的外部夥伴提供最佳支援與服務,我們很開心可以有自由系統這樣的夥伴,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火花,讓中國附醫可以一步一腳印的建構與完善安全智慧醫院布局。」關於中國附醫與自由系統的未來合作,陳俊良如是總結。

自由系統
圖/ 自由系統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