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服務Mapbox靠收服「開發者」,挑戰Google Maps王者地位
地圖服務Mapbox靠收服「開發者」,挑戰Google Maps王者地位

你是 Google Maps 的死忠使用者嗎?覺得 Google Maps 很方便、使用上很簡單,讓你成為至死不渝的忠實擁護騎士嗎?

不過,你可能早就是背叛者了。

Google Maps 沒有阿富汗地圖,只好自己做

敢膽與 Google Maps 站在同一個擂台上的,是一家隱藏於 Foursquare、SnapChat、《國家地理雜誌》、《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 等大企業背後的低調地圖服務Mapbox。

成立於 2008 年,一開始只是創辦人 Eric Gundersen 與朋友共同製作的 side project。那時 Eric Gundersen 受僱於美國國務院前往阿富汗調查 2009 年的總統大選,需要繪製「問題選區」的地圖來繳交報告。

不過,當時阿富汗對 2005 年才上線的 Google Maps 來說,仍是一片戰爭迷霧籠罩的狀態。Eric Gundersen 只好硬著頭皮從口袋裡掏出 Mapbox 將就使用。

之後 Mapbox 仍不被當成一回事,直到實在是虧到受不了,Eric Gundersen 再也撐不住,才決定進行融資,2013 年募得 1,000 萬美元;2015 年宣布完成 5,225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在 2017 年 10 月的融資後,公司估值約為 7 億美元(約新台幣210 億元)。

目前,每月有超過 3.5 億人接觸到 Mapbox 所提供的地圖服務。

自由設計地圖風格,Mapbox專為開發者而建

既生 Google Maps,何生 Mapbox 呢?

因為 Mapbox 提供給「開發者」更多的彈性。如果某一個企業串接了 Google Maps,你一定看得出來。從 Google 跳槽至 Mapbox 的產品總監Andrew Chen 也表示:某種程度上,Google Maps 試圖控制開發者,從 API 層面上來說,Google 並不鼓勵大家創新。

而 Mapbox 則給開發者一盒「地圖樂高」,為開發者搭建一個能夠發揮創造力和夢想的平台。透過 Mapbox 製作出的地圖更美、更有特色,不管是 UI 方面的字體、顏色,還是地勢、道路、公車路線的顯示方式、區塊大小都可以進行調整。下圖中看到五顏六色的地圖都是透過 Mapbox 設計出來的範例。

Mapbox
Mapbox 讓開發者按照自己的意思製作五顏六色的漂亮地圖。
圖/ Mapbox

在 Mapbox 的 Github 頁面上也提供了開發者在串接上的各種案例與展示,包含 iOS 導航、Android SDK 展示以及各種其他程式語言的開發教學,也因為 Mapbox 把主導權交回了開發者手中,深受開發者喜愛,目前超過 110 萬開發者註冊 Mapbox 的服務。

採用「開放街圖」Mapbox,比不上 Google Maps 準確度

Google Maps 以自己的實景車為傲,透過這些實景車、或是背著特殊背包的工作人員,Google 才能記錄下最真實的街景與更新道路資訊。

關於這一點,是 Mapbox 心裡的痛。

Mapbox 的地圖資訊建立於起源自英國的「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之上,簡單來說就是地圖界的維基百科。目標是建構一個內容自由,所有人都能編輯的世界地圖。開放街圖先利用高解析度的衛星影像,描繪公路和建築物模樣,社群貢獻者再透過 GPS 等數據把道路資訊畫出來。

而開放街圖也是佛心來著,完全支持商業使用。唯一的限制是,只要對地圖有任何修改、更新,都必須將資訊同步更新到開放街圖中,並同意開放授權。

Mapbox 更進一步地向使用者索取相關資訊,只要打開 Mapbox 的地圖,就會匿名傳送三筆資料到資料庫中:經緯度以及時間。數十億筆計的資訊在背後支持著 Mapbox,持續將地圖資訊修正到最佳狀態。

不過採用開放街圖也有缺點,舉例來說,如舊金山等較為繁榮的地方,志願貢獻者自然多不勝數,因此地圖資訊相當豐富;對於那些較為落後的地方,地圖資訊相對缺少。除此之外,也因為開放街圖走濃厚的維基百科模式,在資訊的正確核對性上相對較低,道路資訊可以利用政府的開放資料進行確認,其他則完全依靠志願貢獻者的自由心證。

也因此,這也是 Mapbox 的劣勢所在,除了準確度與完整性仍有提升空間之外,畢竟 Google 採用的地圖資訊大到任何人都無法比擬,像是「預估到達時間」這類需要地勢、行動均速、即時交通狀況、天氣等大量資料推出的資訊,Mapbox 難以望其項背。

目前 Mapbox 想要繼續活下去的最大挑戰,就是提高付費使用者的比例,這並不簡單,不過正如創辦人 Eric Gundersen 對 Forbes 所說的:「只要成功,我們將無所不在」。

關鍵字: #開放資料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