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都搶著把5G商機攬上身的時候,廣達資深副總經理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倒是坦白地說,5G最快也要等到明(2018)年下半年才會看到成果,甚至也有可能要等到後年。但他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相信在雲端資料中心業務持續高速成長帶動下,廣達是有本錢等待的。
商業模式還不成熟、電信業者考量多,5G商機要再等等
5G這個世代轉換商機人人都想沾上邊,廣達自然也不會錯過,如去(2017)年在雲達的Q.Synergy年度高峰會上,楊麒令已經明確表態5G將是他們未來的重點布局;之後在今(2018)年2月,廣達也以QCT這個雲端解決方案品牌罕見地參展世界通訊大展MWC,展示主攻電信產業的新一代電信機房局端架構Central office 2.0。而到了今天,楊麒令表示他們已經完成了多個POC(概念性驗證),可以說在5G這條路持續有新進展。
但一方面,楊麒令認為5G的新應用如無人車,或新商業模式其實大多還不成熟,再者,導入Central office 2.0這樣的解決方案,不僅僅只是換掉一台伺服器這麼簡單,而是一項要更動既有結構的大工程;同時也別忘了,電信業者的4G服務商轉其實也不過就是在這幾年的時間,在龐大投資還沒有回收的情況下,財務面可能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面向。
當然,5G發展雖然有這些延遲的理由,卻也有不能不往前進的壓力,因為從商業競爭面向思考,相信電信業者也不會希望自己成為5G世代的落後者。而這一進一退的考量和變數,也就是為什麼5G相關業務至今還不能成為廣達雲端的穩定營收來源,同時楊麒令也還不敢斷定5G商機真正發酵時間點的一大原因。
雲端資料中心業務持續扮演成長火車頭
但他也說,不論如何,5G是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廣達能做的就是隨時做好準備。而在等待5G商機真正到來之前,雲端資料中心業務仍將持續扮演廣達雲端的營收火車頭。事實上這也是整個廣達現在重要的營收和獲利支柱。
而即便雲端資料中心這塊市場其實已經經歷了好幾年的高速成長,楊麒令卻也還是相當樂觀,表示今年已經過了一半,看起來全年目標要達陣沒有問題,同時他也看好至少未來三年廣達的雲端資料中心業務還是可以繼續維持在高兩位數的成長。
這個判斷背後的一大信心來源,就是愈來愈熱的AI應用,以及愈來愈多的雲端用量。他問:「你會減少使用雲端嗎?不會阿,你上手機都是雲端。」
而實際上,確實不論是微軟(Microsoft)、Google,還是亞馬遜(Amazon),幾大雲端巨頭每年還是不斷公布在各地區興建更多資料中心的計畫,同時從財報表現上來看,他們的雲端事業成長幅度也都相當驚人。
布局面廣,不怕競爭對手殺成紅海
不過整體雲端資料中心市場還在持續成長是一回事,有多少人進來搶這塊大餅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即便廣達可能是最早切入這塊市場的先行者之一,但過去幾年也開始有更多競爭者加入,而這對廣達不論是在訂單數量上、價格上,都可能造成威脅。
對此楊麒令倒也不否認,不過他同時想強調的是,廣達一路以來在雲端是採全面性布局,「今天我當然相信每個全面都有很多單一會被打,但我可以稍微轉點方向就好。」他自信地笑:「對我來講,他(對手)影響不了我多少,因為我客戶多。」對於客戶和產品布局的廣度,他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