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約莫35公分,跟台灣初次見面的「凱比同學」揮動著手臂,在台上載歌載舞;在7吋螢幕的「臉上」,還不時露出一臉萌笑。這台由女媧創造推出的兒童陪伴型機器人,將於10月16日在亞太開賣。
但這一間公司來頭可不小,成立兩年已獲得小米、鴻海前後投資,兩輪募集金額約550萬美金,根據女媧創造執行長暨創辦人郭柳宗透露,他們也將迎來第三輪募資,金額則為1000萬美元。
吸引各方紛紛投資的魅力,全源自「兒童陪伴型機器人」這項產品。倚靠小米強大的「通路」,6月在小米有品網站上,旗下第一台機器人Danny Robot創下「母嬰類」產品中最高眾籌金額紀錄,24小時賣了1000台。
那麼在台灣,女媧創造會怎麼做,好讓在中國的成功延續?
為何改名叫凱比? 女媧老實說:這名字喚醒率很高
「凱比同學」針對10歲以下的兒童設計,全身搭載12顆AI伺服器馬達,在圖像辨識上,除了可辨別300到400種物品,如水果、智慧型手機外,最多也可辨識10張家庭成員的臉。在兩隻靈活的手臂上,以及頭部、肚子上共裝了4個感測器,當小孩觸摸後,便可做出不同反應回饋,更有「真人感」。
而事實上,凱比同學是中國版Danny Robot的進階版。
「它是在小米有品上搜集用戶對中國版的反饋,修正bug後的版本,」郭柳宗解釋,凱比同學也內建台灣的「在地話」內容,像是原住民的故事跟遊戲,而在硬體規格上,記憶空間也比中國版多了一倍。但為何到了台灣就完全「改名換姓」?
「說穿了,不只因為名字好不好聽,還有技術上的因素」,郭柳宗坦承,機器人有語音辨識喚醒率的問題,如果名字取的不好,就會叫不醒,而「凱比同學」是在眾多名字中進行測試,喚醒率最好的一個。
而在中國,由於設定要和小米生態鏈中的家電連結,故採用「小愛同學」的語音辨識系統,但在台灣則為Google語音辨識,探究其原因,一來是口音問題,二來則是內建的資訊差異。「像是內建的百科是互動很高的一塊,但在小愛同學中的說法,和台灣有很大的不同(笑)。避免任何困擾,在開發上花了很多時間做調整。」
至於最重的AI,像是圖像辨識,能辨識300-400種東西,而一次可以辨識一張人臉,最多可以記憶十張,認不得人就重新標記、做訓練,能認得人、東西也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多,人臉辨識也會隨著時間越來越高
預購鋪貨300台,圖書館、幼稚園感興趣
可以教英文,進行一對一的英文對話練習,說童話故事給孩子聽,甚至可以讓孩子試著簡單的編程,搭上萌萌的臉,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對凱比同學的期望可不小,目標是「像電視一樣,每一戶家庭都有一台。」
凱比同學單機售價1萬2900元,比起同質性較高的Zenbo,確實價格低了不少,但明日開放首波預購,限量僅300台,黃南仁自己都表示這數量「 應該不夠 」。
「我們的機器人在鴻海工廠生產,但備料時發現缺料狀況非常嚴重,原本一進來設定鋪貨1000台,但目前只能給300台。」郭柳宗透露其中原因,表示待生產地中國放完十一長假後,提供正常貨量沒有問題。
而「凱比同學」將於10月16日正式於亞太電信、震旦通訊購買;第二波則相隔8天後,鎖定在7-11全台6000家門市。即便還沒正式開賣,黃南仁透露公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已經下定6台,在企業端感興趣的用戶,還有幼稚園等機構。
月薪27K只租不賣的Pepper,開始要賣了
這是亞太電信第二次,在機器人市場搶占先機。
日本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和鴻海共同研發的服務型機器人「Pepper」,在2016年7月正式在台灣開賣,而亞太電信就是經銷通路之一。而當初Pepper便設定給企業客戶使用,只租不賣,若以租期一年來算,單月租金為2萬6888 元。
雖然現在Pepper的通路不只亞太一家,但根據亞太電信透露,目前長租加上短租,共有300台Pepper正被租著「打工」,像是台鐵、京站、鼎泰豐、奇美博物館、家樂福及各大銀行都在使用。
談到是否會開放給消費市場?總經理黃南仁明確的表示「不會」。但現在Pepper卻有一大轉變,官方透露,已經從「只租不賣」,開始陸續「賣斷」了。像是用於學校教育使用的機種,現在就是以販售形式提供服務,並表示接下來還有更多這方便的規劃打算,至於售價則是「還在規劃」。
Pepper存在的意義
在登台兩年後,在百貨公司、量販超市、銀行門市都常常看見Pepper的身影,癡癡地盯著行人看,或是跳著舞攬客,但大眾對他的印象,似乎就停在這裡。
不禁讓人思考——有了Pepper,然後呢?當新鮮感退去後,然後呢?
除了吸睛,進行一些簡單的導覽,Peppe在台灣,目前做著微乎其微「節省人力」的工作。尤其在目前市面上,機器人越來越多,Pepper不再是「唯一」的局面下,企業是否真的有花費心力好好開發軟體,讓Pepper能發揮最大的效益,物盡其用?讓消費者有更多誘因接近它,從而讓它解決更多的問題?
也因此,這才是Pepper誕生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