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衝、衝」東捷資訊服務董事長林順和下達挑戰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的指令,就只有簡潔有力的3個字。
當RFID商機仍處混沌之際,曾任IBM副總裁、在科技業服務近30年,對趨勢嗅感極其敏銳的林順和,已窺見迷霧間的一絲曙光,擂起戰鼓激勵東捷勇往前衝。
**鼓吹轉型,開創東捷新生機
**
這位以民主精神,教育出3位年薪千萬經理人(摩根士丹利台灣區總經理林水仙、前高盛亞洲區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林夏如、現任德意志證券證券副總裁林東潔)子女的傳奇老爹,自IBM退休後,在東元董事長黃茂雄的力邀下,在90年代末期加入東元集團擔任顧問,協助重整旗下的資訊業務。
當時東捷資訊的主要業務為銷售處理郵戳的事務機,以及相關的代工服務,這也是東捷自1990年創立時鎖定的核心業務,但隨著郵戳處理機市場在90年代中期達到飽和,東捷資訊的營運開始陷入蹣跚。同一時間,東元的資訊部門,則因為難敵電子新貴的挖角,苦於工程師逐漸流失的窘境。
擁有豐富科技服務業務經驗的林順和,很快為黃茂雄開出藥方,同時解決東元集團內的「二重苦」。他的策略是在1999年讓東元資訊部門獨立分出,再與東捷合併,成為專業的科技服務公司,此一大膽的變革,不僅發揮吸引人才回流的功能,並且只花了3年,就讓東捷轉虧為盈。
從虧損、賺錢到加速成長之路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於占東捷營收約三分之一的智慧卡系統整合服務,而該領域目前最重要的一項應用,就是人手一張的健保IC卡。
**更上層樓,
從智慧卡跨足超高頻
**
健保卡、捷運悠遊卡,或最近熱門的晶片金融卡等,事實上都屬於低頻或高頻的RFID應用(低頻為125~134KHz、高頻為13.56MHz),但兩者均有傳輸距離短與資料頻寬小的限制,而零售業老大Wal-Mart力拱的RFID應用,則為無線傳輸距離更長、資料頻寬更大的超高頻(400MHz~1GHz),但相對地,後端所需的系統整合也更複雜。
挑戰少有人懂的新事業是件苦差事,但儘管林順和年逾60,對吸收新知的渴望與勇往前衝的拼勁仍絲毫不遜年輕人,辦公室的桌上,隨時擺滿從報章媒體剪下的科技新知、產業動態與意見領袖的前瞻觀察。
正憑著這份警敏,當東捷在2002年轉虧為盈之際,林順和沒空慶祝,反而留意到英飛凌、日立等半導體大廠,都已經開始朝向超高頻的RF晶片發展。當前端的晶片業往前衝,後端的資訊服務自然會跟上來,更重要的是,終端用途有Wal-Mart在搖旗吶喊。而東捷已有智慧卡整合系統的練兵基礎,為搶未來更廣大的RFID商機,自然要搶先布局。
領下林順和「軍令」的是副總經理趙永寧,「Gary(林順和)是非常積極進取的人,鼓勵我們全心往前衝,」趙永寧也是新東捷成立後,在老長官召喚下回鍋的老東元人。一如走民主、親和風格的林順和,貴為副總的趙永寧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反而屈居在角落的小空間,跟同事一起埋頭苦幹。
**僚艦戰法
緊盯國際級旗艦前進
**
這位現年38歲的副總,負責領導東捷的智慧卡整合系統,以及擘劃未來的RFID戰略,儘管科技圈英雄出少年並非罕見,但身處老成持重的東元集團,這位副總老愛「謊報」自己40歲,想增添一點權威感。
不過這套技倆在下屬眼裡完全起不了作用,這一天為了試範醫療用的腕帶RFID,趙永寧操作不慎,損壞了一條腕帶,著實被負責保管的下屬給「削」了一頓,「他是位很隨和的老闆,帶領團隊的方式,則是因材施教,不厭其煩的耐心溝通,」雖然「削」了老闆,下屬對趙永寧帶兵的用心,仍給予肯定。
風格獨特的趙永寧,跟林順和同樣有旺盛的吸收新知渴求,他大學時唸企管系,卻花了大把時間在研究當時台灣仍屬罕見的大型主機專家系統。為了講解RFID晶片與天線的概念,他還特別取出大學時代的「傑作」來輔助說明,這是一顆封裝好的記憶體顆粒,好奇心旺盛的趙永寧,當年花了數個小時,用細砂紙把封裝材質一層層細心磨去,直到露出內部的晶片與接腳。
當林順和擂起RFID戰鼓,趙永寧則是沉默舵手,不僅事先蒐集了完整的情資,更要在迷霧間的行進過程中掌握好航路,「了解公司本身的能力,擬定清晰的策略是最重要的,」站在寫滿RFID相關規格與應用資訊的白板前,趙永寧分析,「在HP、昇陽、IBM等國際大廠的勢力籠罩下,台灣科技服務業者想在RFID領域獨自殺出生路的機會不高,但透過與這些大公司合作,提供應用方案,仍然有利可圖。」緊盯著國際級旗艦前進的「僚艦戰法」,正是東捷揮軍RFID的主要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