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退潮了?DeepSeek流量雪崩近30%:為何走「俗擱大碗」CP值路線,卻留不住用戶?
海水退潮了?DeepSeek流量雪崩近30%:為何走「俗擱大碗」CP值路線,卻留不住用戶?

重點一 :儘管DeepSeek模型一度廣受歡迎,但其自有平台因刻意犧牲使用者體驗(高延遲、小上下文視窗)以換取低價,並將寶貴算力保留於內部研發,導致其市佔率下滑。

重點二 :AI模型競爭已進入「代幣經濟學」(Tokenomics) 時代,衡量標準不僅價格,而是包含延遲、互動速度與上下文長度等多重因素,第三方雲端服務商因提供更佳的綜合效能而崛起。

重點三 :算力限制是全球性挑戰,西方AI巨頭Anthropic同樣面臨困境,面對龐大需求而不得不犧牲部分模型輸出速度,顯示在AI競賽中,足夠的運算資源是所有領導廠商的共同核心課題。

自中國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 R1以其媲美OpenAI的推理能力及低於業界九成的震撼性低價發布以來,已超過150天。當時市場普遍擔憂此舉將引發AI模型的商品化割喉戰。然而,數據顯示的卻是另一幅景象: 儘管DeepSeek的模型在第三方平台(如 OpenRouter)大受歡迎,其自營的應用程式與API服務流量卻不增反減,市佔率持續下滑。

研究機構《SemiAnalysis》指出, 核心原因在於DeepSeek為應對美國晶片出口管制下的算力限制,採取了犧牲使用者體驗的戰略,亦即其雖然價格低廉,卻伴隨著極高的延遲(Time-to-First-Token)與極小的上下文視窗(Context Window),迫使用戶等待數秒才能獲得回應。

《SemiAnalysis》分析指出,這種刻意的取捨,是為了將有限的高階運算資源集中用於模型研發,力求在AGI(通用人工智慧)的終極競賽中取得突破,而非著眼於當前的API服務營利。

DeepSeek App市占:從8%回落至4.5%

那麼,DeepSeek的App市占率究竟下滑多嚴重?據《SemiAnalysis》指出, DeepSeek可謂出道即巔峰 ,在今年一月份推出App後,市占率出現了近乎垂直的爆炸性增長,從接近0%迅速飆升至超過8%的峰值。

研究強調,因為中國市場的用戶數據追蹤不完整,且許多西方AI服務在中國被禁用,因此數據很可能低估了DeepSeek的真實影響力。 但整體而言,DeepSeek市占率在1月觸頂之後就一路下滑,截至5月底已回落至4.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間整體市場的AI App使用者指數一路上升,顯見用戶外移的趨勢。

App User.jpg
「AI 應用使用者指數」與「DeepSeek 市場佔有率」比較的趨勢圖。

DeepSeek網頁訪問次數:衰退近30%

而在瀏覽器訪問這一端,DeepSeek網頁版的訪問次數同樣一路下降。根據SimilarWeb數據,從今年2月到5月這三個月期間,DeepSeek網站流量從6.14億次 (614 M) 下降至4.36億次 (436 M),衰退幅度高達29%。

但反觀ChatGPT,作為市場的領導者,其流量從 39.05 億次 (3,905 M) 增長到 54.92 億次 (5,492 M),仍然實現了40.6%的強勁增長。而Google旗下的Gemini成長幅度更驚人,流量從 2.84 億次 (284 M) 大幅增長至5.28億次 (528 M),增長率高達 85.8%。

至於比較晚加入戰局的Grok由於流量基期較低,同期間流量從 5100 萬次 (51 M) 爆炸性增長至 1.79 億次 (179 M),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 247.1%,是所有服務中最高的;Claude則成長穩健,流量從 7300 萬次 (73 M) 增長到 1 億次 (100 M),實現了 36.5% 的成長。

5大AI模型瀏覽器訪問變化

模型 2/25數據 5/25數據 百分比變化
DeepSeek 614 M 436 M -29.00%
ChatGPT 3,905 M 5,492 M 40.60%
Claude 73 M 100 M 36.50%
Gemini 284 M 528 M 85.80%
Grok 51 M 179 M 247.10%

資料來源:SemiAnalysis、SimilarWeb

犧牲體驗換未來,DeepSeek的算力告急

DeepSeek的策略選擇清晰地體現在其服務的各項指標上。相較於其他提供商,用戶在使用DeepSeek官方服務時,必須忍受超過25秒的延遲與僅64K的上下文視窗,這嚴重限制了如程式碼分析等需要大量記憶的應用場景。

《SemiAnalysis》指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三方託管的DeepSeek模型實例,總使用量自R1發布以來成長了近20倍,因為這些服務商利用更優化的硬體配置,提供了延遲更低、上下文視窗更大的選項。

R1比較.jpg
圖表分析了不同大型語言模型(LLM)提供商在延遲(Latency)和價格(Blended $/Mtok)之間的關係,並以氣泡大小表示上下文窗口(Context Window)的大小。可見DeepSeek便宜但延遲很高。
圖/ https://openrouter.ai/ accessed in May 2025.

DeepSeek透過高併發批次處理(Batching)使用者請求,將單一GPU的效能壓榨到極致,從而降低每百萬代幣的成本。此舉雖換來了全球性的模型知名度與開源社群採納,卻也將服務的重擔與商機轉嫁給了第三方雲端平台。

《SemiAnalysis》指出,這反映了在無法大規模取得如輝達高階晶片的困境下,中國AI企業只能「用(用戶的)時間換(預算的)空間」,確保核心研發不致落後。

代幣經濟3要素:除了價格外的「CP值」指標

DeepSeek現象揭示了當前AI市場的競爭核心已不再是單純的價格戰,而是「代幣經濟學」(Tokenomics) 的權衡。一個模型的價值不能僅由「$/Mtok」(每百萬代幣價格)來定義,而是取決於三大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平衡:

  1. 延遲(Latency) :從發出請求到模型生成第一個代幣所需的時間。
  2. 互動性(Interactivity) :模型生成後續代幣的速度,通常以每秒代幣數(tokens per second)衡量。
  3. 上下文視窗(Context Window) :模型能「記住」的對話或資料長度。模型供應商可透過調整這些變數,來決定最終的代幣價格。

AI Token之戰,不只拚總量也拚「輸出純度」

算力受限並非DeepSeek獨有的困境,即便是資金雄厚的西方AI公司Anthropic也面臨著相似的挑戰。Anthropic的Claude 4 Sonnet在API上的輸出速度自推出以來已下降40%,來到每秒約45個代幣。這與DeepSeek的原因如出一轍: 為了用有限的算力應對海量請求,不得不提高批次處理率,從而犧牲了互動速度。

然而,Anthropic也展現了另一種優化方式,其模型在回答問題時更為「精煉」,產生的總代幣數遠少於競爭對手,也就是儘管速度較慢,但用戶獲得完整答案的總等待時間可能更短。

延伸閱讀:一則IG對話、一副拳王簽名拳套,為什麼讓AmazingTalker點頭首宗併購案
黃仁勳是DeepSeek暴紅推手?為何輝達寧可「便宜AI」崛起,也不願放棄中國市場?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關鍵字: #AI #openai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