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Mac新手的入門指南:25款好用軟體推薦
寫給Mac新手的入門指南:25款好用軟體推薦

對於很多第一次使用Mac電腦的人來說,初用macOS系統時可能會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下載App,也不知道有哪些常用的App。

其實Mac上有很多精緻又好用的App,而且下載管道也比Windows應用更加嚴謹。本文就為大家解答「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下載App」這個問題,並為第一次接觸Mac電腦的朋友精心挑選了25款Mac上的優秀App,保證你能從中挑選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

免費App推薦

IINA

作為一個購買過射手影音、Movist等影片播放機的人,當我看到IINA的時候簡直是兩眼放光。IINA就像一款macOS原生播放器一樣,簡潔優雅,而在功能上也毫不遜色。不管是影音解碼還是字幕渲染,IINA都是無可挑剔的。除此之外,IINA還有線上字幕下載、畫中畫、影音串流等豐富的功能,充分滿足你對一款影音播放機的所有想像。最重要的是,IINA還是免費的。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jpg
圖/ 少數派

Caffeine & Amphetamine

對著電腦上的教材記筆記?播放PPT?上傳影片?這時螢幕如果休眠了,就尷尬了。別擔心,試試Caffeine或者Amphetamine這兩款免費的小工具吧!它們可以顯示你設定螢幕常亮的時間,當然你也可以設定為永不休眠,這樣就不會出現前面提到的尷尬了。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png
圖/ 少數派

Caffeine和Amphetamine的核心功能非常類似,差別在於Amphetamine還提供額外的自動化功能,可以滿足一些進階需求。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3.png
圖/ 少數派

Ityscal

macOS自帶的日曆不會提供功能表列工具,那麼如果你想在功能表列上便捷地查看日曆,免費又不失精緻的Ityscal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這個簡單的小工具,你可以查看月曆和事件列表,還能快速創建新事件。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4.jpg
圖/ 少數派

截圖

雖然macOS系統自帶的預覽功能,已經可以完成基本的圖片編輯和標註功能,但是很多人對圖片有更多的標註需求。作為騰訊出品的免費Mac截圖軟體,截圖比想像中的還要更好用。除了豐富的標註工具,截圖還支援QR Code跨螢幕傳圖、倒數計時截圖、標籤與貼紙等功能,在圈點停止更新和維護後,成為了其最好的替代品。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5.png
圖/ 少數派

Karabiner-Elements

也許你從Windows電腦上搬到Mac電腦後,還不太習慣Mac電腦的鍵盤配置,或者你購置的外接鍵盤配置詭異。不要擔心,Karabiner-Elements可以讓你在Mac電腦上任意訂製鍵位,完全符合你熟悉的佈局。除此之外,Karabiner-Elements還有一些高階的玩法,如Hyper鍵等。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6.png
圖/ 少數派

Cheat Sheet

不管你是不是效率愛好者,你肯定也想透過使用快速鍵來簡化操作。那麼,這麼多應用的快速鍵怎麼能都記住呢?其實,你根本不要去死記硬背,Cheat Sheet可以幫助你一鍵查看當前應用所有的快速鍵。只需要「長按Command」,一個記錄了所有快速鍵的懸浮視窗就會出現,每次想用時打開看一眼就知道了,多用幾次自然而言就記住了。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7.png
圖/ 少數派

GIF Brewery 3

GIF作為一種常見的格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有些人拿GIF圖片來做文章中的示範,有些人則用GIF圖片來製作搞笑表情包。其實,在Mac電腦上你也可以輕鬆簡單地製作GIF圖片,只需一個GIF Brewery 3就足夠了。如果你的需求很簡單,GIF Brewery 3可以直接將導入的影音或者螢幕錄影轉製為GIF圖片;如果你有進階的需求,那麼GIF Brewery 3可以設定完整的參數,還可以添加字幕,滿足你對GIF製作所有的要求。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8.png
圖/ 少數派

Typora

想用Markdown寫作,卻不想一開始就購買昂貴的Markdown編輯器的你,不妨試一試免費又好用的Typora。雖然免費,但是Typora的功能絲毫不含糊,表格插入、代碼和數學公式輸入、目錄大綱支援等高級功能一個都不少。不過,Typora又有別於一般的Markdown編輯器,因為它採用了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模式,你輸入的Markdown語句會立刻自動轉換為相應的副文本,這其實對Markdown新手來說更加友善。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9.png
圖/ 少數派

Calibre

喜歡看電子書的朋友對Calibre一定不陌生,其實這款強大的圖書管理工具也有macOS版本,如果你之前用過它,你還可以在Mac電腦上繼續感受到它的強大。透過Calibre,你可以對電子書進行導入、編輯、格式轉換、傳輸等操作,藉由豐富的外掛程式,你甚至還能實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0.png
圖/ 少數派

LyricsX

喜歡用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中國音樂服務的朋友,可能不懂使用Apple Music、Spotify等用戶的痛,因為這些音樂服務都不提供桌面動態歌詞的功能。有需求,就會有解決方案。LyricsX是macOS上一款歌詞全能工具,它可以為你在桌面或者功能表列上顯示動態歌詞,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它製作歌詞。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1.jpg
圖/ 少數派

付費App推薦

PopClip

PopClip是一款很多人第一次接觸Mac時,都會去嘗試的App,因為它的操作邏輯和iOS上的文本處理非常接近。當你在Mac上選中一段文字時,PopClip就會彈出一個像iOS一樣的懸浮條,你可以透過這個懸浮條快捷地實現複製、貼上、搜尋、拼寫糾正、詞典查詢等功能。PopClip還擁有豐富的外掛程式資源,你可以透過這些外掛程式實現更多強大的功能。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2.jpg
圖/ 少數派

1Password

雖然macOS已經自帶了iCloud Keychain功能,但是它只能儲存密碼、信用卡等簡單的資訊,而且只能在蘋果設備上使用。1Password應該是目前最有名的密碼管理工具了,它不但在功能上非常豐富和強大,還實現了macOS、iOS、watchOS、Windows、Android、Linux、Chrome OS、Command Line全平臺制霸,讓你在多個設備之間無縫同步你的所有密碼和其他隱私資訊。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3.gif
圖/ 少數派

Moom

Moom是macOS上享有盛名的一款視窗管理工具,透過這款App你可以方便地使用滑鼠或者鍵盤快速鍵,來調整視窗的大小和佈局,達到多工處理的效果。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4.png
圖/ 少數派

Yoink

Yoink是一款暫存工具,充當著macOS中的暫存檔案夾。在日常使用中,我們經常會有把一些文件從某個應用移動到另一個應用中的需求,這時候有一個中轉站就方便多了。只需輕輕一拖,Yoink就會在螢幕的邊緣出現,你把檔一直拖到它上面鬆手即可。當你需要在其他應用中使用這些檔時,再把它們從Yoink中拖出來就行了。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5.gif
圖/ 少數派

HyperDock

用慣了Windows朋友都知道,當你把滑鼠放在工作列的圖示上時,會出現該應用所有視窗的縮圖,移動並點擊滑鼠就可以在各個視窗之間切換,十分方便。如果你想在macOS上實現類似的效果,你需要通過觸控版來觸發App Expose功能。HyperDock可以幫你找回和Windows上一樣的體驗,同樣地將滑鼠放在圖示上就能顯示縮圖,還能來回隨意切換。除此之外,HyperDock還能實現視窗管理和應用控制等功能。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6.png
圖/ 少數派

Copied

剪貼板也是我們日常使用電腦必須要用到的東西,但是Mac電腦是不自帶剪貼板工具的。Copied是一款macOS和iOS雙平臺的剪貼板管理工具,可以透過iCloud在設備之間同步剪貼板歷史記錄。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Copied上設定對文本的處理以及剪貼板規則,滿足更多進階的需求。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7.png
圖/ 少數派

Bartender

與Windows系統不一樣的是,macOS不會自動隱藏功能表列中的應用圖示,所以很容易出現右上角一長列圖示,甚至影響應用功能表顯示的情況出現。在Mac上最富有盛名的功能表列管理工具非Bartender莫屬,透過這個應用,你可以自由地選擇在功能表上隱藏/顯示應用圖示,還可以通過鍵盤控制顯示/隱藏介面,甚至透過搜尋來查找功能表列中的應用。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30.gif
圖/ 少數派

iStat Menu 6

CPU佔用過高?記憶體不夠用?電腦這麼燙怎麼回事?想要瞭解Mac電腦的所有動態,你只要一個iStat Menu 6就夠了。透過這個應用,你可以360度無死角地叫監控系統,然後在它美觀又具象的圖表中直觀地看到所有的細節。除此之外,當你的CPU佔用過高、記憶體剩餘太少、某部件溫度高、電池電量低等情況出現時,iStat Menu 6還可以在第一時間通知你。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8.png
圖/ 少數派

Tooth Fairy

雖然AirPods和Beats X等耳機都內置了W1晶片,可以在多個蘋果設備之間無縫切換,但是在Mac上的體驗總歸沒有在iOS上好。原因也很簡單,當你需要在Mac上連接耳機時,你需要先點擊功能表列中的音量圖示,再去選擇相應的耳機作為輸出。

試試Tooth Fairly吧,它可以記住你的所有藍牙耳機,然後通過設置好的快速鍵一鍵切換連接/斷開的狀態,真正做到了多設備無縫切換。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19.PNG
圖/ 少數派

CleanMyMac X

對於第一次上手macOS系統的人來說,CleanMyMac X可能會讓你找回Windows上用360的感覺,當然CleanMyMac X不會和360一樣流氓,你可以放心地把Mac電腦交給它打理。除了基礎的清理、保護、優化、卸載程式等功能,在新版本中CleanMyMac X甚至還可以檢測Mac電腦中應用的更新情況,並且提供一鍵更新功能。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0.png
圖/ 少數派

iMazing

我相信在很多人的眼中,iTunes簡直就是一個噩夢,總是會在使用它時出現各種Bug。如果你只是想管理你的iOS裝置,那麼iMazing或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這個應用不但可以管理iOS設備上的應用、圖片、檔、音樂、影音、電話、資訊等資料,還可以創建和管理備份。而我覺得iMazing最方便的功能,在於它可以透過Wi-Fi和多台iOS設備同時建立資料傳輸。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1.png
圖/ 少數派

PDF Expert

雖然在macOS的預覽應用中也可以閱讀PDF檔,但是它功能非常有限,而且在打開大體積的PDF檔時會有明顯的卡頓,效果不是很好。這時候,就需要一款專業的PDF閱讀器了。來自開發商Readdle的PDF Expert是一款macOS和iOS雙平臺的PDF閱讀器,在兩個平台上幾乎有無縫銜接的體驗。除了打開大體積的PDF檔毫無壓力,PDF Expert在批註、編輯、閱讀體驗等方面都非常優秀,可以說是Mac電腦上看PDF的首選。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2.png
圖/ 少數派

LaunchBar / Alfred

接下來要推薦的兩款應用非常具有Mac特色,因為你無法在Windows上用到這麼強大的啟動器。LaunchBar和Alfred的功能其實非常接近,你可以拿它們來搜索檔、啟動應用、分發文件、運行腳本、管理剪貼板等,非常強大,合理應用後能給你帶來很多便利,絕對是Mac電腦上的必備利器。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3.png
圖/ 少數派

Things

Mac上有非常多的GTD任務管理工具,Things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應用,它在功能上比OmniFocus更加簡潔,UI設計上也更加美觀,所以對於任務管理新手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入門之選。Things在macOS、iOS和watchOS上都有用戶端,所以你可以在多平臺上管理和查看自己的任務清單。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4.png
圖/ 少數派

Klib

隨著Kindle和電子書的普及,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做書摘也更加方便了,你只需在Kindle中選中一段話,然後選擇「標註」即可。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怎麼樣來統整這些標註呢?Klib就提供了一個優雅又高效的解決方案。在這款應用中,Kindle中的所有標註都會按照書籍歸類,並自動匹配相應的書籍資訊,生成「書摘本」,你可以直接將這個「書摘本」儲存為PDF檔,也可以匯出為Markdown檔。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5.png
圖/ 少數派

下載管道

Mac App Store

作為蘋果的官方商店,Mac App Store當然是下載應用的首選。登錄你的Apple ID後,你可以在Mac App Store中下載免費應用,或者在設置支付方式後,下載付費應用。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6.png
圖/ 少數派

經認證的協力廠商開發商官網

有一些開發商除了在Mac App Store,還會在自家的官網上架應用,提供下載或者購買服務。當然,也有一些開發商只在自家的官網上架應用。當你打開從網站下載的應用時,系統會彈窗提醒你,點擊打開即可。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7.png
圖/ 少數派

應用訂閱服務提供者

隨著應用訂閱制的興起,現在你還可以訂閱一整個應用商店了,Setapp就是其中的代表。你只需每月支付一筆費用,就可以使用Setapp提供的100多款應用。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8.png
圖/ 少數派

GitHub

一些開發者會把自己的開源項目放到GitHub上,所以你也能從中找到很多免費又好用的Mac應用。

Mac新手的入門App指南29.png
圖/ 少數派

本文授權轉載自:少數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貫穿保險價值鏈、提升用戶體驗,國泰重新定義保險科技
AI貫穿保險價值鏈、提升用戶體驗,國泰重新定義保險科技

國泰未來保險體驗日(Cathay InsurX Day)是國泰金控攜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所舉辦的台灣金融業首場以保險科技為主軸的產業盛會,打造產壽險對話平台,從台灣保險產業特性出發,以技術 + 場景 + 人性三大視角,重新定義台灣的保險科技。

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孫至德在開場致詞中,特別提到根據國泰多年的觀察,發現客戶需要的是數位結合實體的保險體驗,因此我們希望結合數位平台與業務員能力找到新的經營模式,同時運用科技讓體驗變得更方便、透明。國泰金控副總經理林佳穎也分享,國泰持續透過場景金融、數位體驗、AI賦能三大關鍵做法,期待能成為「以金融為核心的科技公司」。她強調,保險業不是單打獨鬥,需要更多跨域協作,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我們更要Run Faster,Better Together」,才能在挑戰中找到新機會。

3.jpg
圖/ 國泰金控

過去,保險業的數位轉型多聚焦在「流程更快速」與「服務更便捷」等領域,但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與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技術崛起後,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勇於嘗試、將AI全面滲透核心業務流程,讓 AI 不再只是單點輔助,而是貫穿保險價值鏈、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

以 AI 重塑保險全流程:國壽以 Agentic AI 提升體驗與效率

「我們的目標是以 AI 重塑保險全流程應用。」國泰人壽數據暨人工智慧發展部協理莊淑儀以理賠流程為例解釋,國泰人壽早在許多年前就透過數位與 AI 等技術協助理賠同仁加快服務與受理、登打、派件與審理的速度,例如,以 OCR(光學字元辨識)醫療文件擷取與 ICD(國際疾病分類)/手術選碼優化登打效率、以 CRSS(理賠風險識別系統)風險分級識別理賠浮濫與詐欺等高風險案件並將之派送給可以審理的同事,以及透過智能工作台與 AI 骨折判讀加快與優化審理流程等。然而,保險陪伴客戶的時間是很長的,隨著保戶年齡逐漸提高,再加上超高齡社會來臨,理賠案件數量持續攀升,需要更多 AI 與自動化強化效率與正確性。

國泰人壽的做法是在既有的 AI 基礎上,加入GenAI 與Agentic AI等技術,以 AI全面升級理賠流程。首先是以「DocAI Agent」突破傳統 OCR 覆蓋率低與高維運成本的限制,僅需一個月調校,即能快速適配不同醫院表單,維持原本的正確率並將覆蓋率由50%提升至近100%,大幅縮短登打時間。其次是透過「Abnormal Agent」打造圖形資料庫(Graph DB)建立理賠關係網,快速標示高風險關係案件提供判斷依據及建議後續的應對方式,加速理賠人員的決策。最後是藉由「Review Assistant Agent」協助整理病歷、醫療單據、診斷證明…等複雜且可能甚至上百頁的文件,並快速歸納出重點,幫助理賠人員快速找到關鍵資訊進行交叉查證,大幅節省審理時間。

莊淑儀指出,光是理賠流程,國泰人壽已打造30個以上的AI Agents,目標是協助理賠人員化繁為簡、更快完成相關工作。在善用科技提升流程體驗的思維下,國泰人壽沒有特別打造額外的AI平台,而是將AI Agent整合至現有理賠流程各個環節,讓同仁們可以在一個介面完成所有工作,兼顧便捷、好上手與效率提升。

除了理賠,國泰人壽也將 AI 應用延伸至商品知識管理,打造業務員的行動智慧助手,從保障缺口判斷、個人化商品推薦到業務員智能對練等流程,都有AI Agent協助提高同仁效率,讓客戶的保險體驗更便利且完善。舉例來說,隨著保險商品高度複雜化,國泰人壽推出「商品知識助理」,協助業務人員快速查詢 3,000 多檔的商品保單條款及規範、醫療行為理賠項目,幫助業務員更快速採取行動,也能將時間與心力投入在更有價值的保戶互動與服務。

「我們不會為了 AI 而 AI,而是建置AI Agent 生態圈,高度整合與重塑理賠、商品服務等核心流程,藉此提升用戶體驗與營運效率。」莊淑儀進一步解釋,國泰人壽不會單純以投資報酬率(ROI)評估AI成效,將以風險控管、流程優化、員工效率與客戶體驗四個構面衡量 AI 對公司影響的廣度、深度和商業價值,並勇於在新的商業模式上進行嘗試,確保每一次的 AI 投入都能為國泰帶來有意義、有實質效益的進步。

圖4.jpg
圖/ 國泰金控

從數據到智能,國泰產險以AI強化核心競爭力

國泰產險同樣積極透過數據與AI極大化競爭優勢。國泰產險督導吳香妮指出,面對火災、地震、颱風等難以預測的風險,需要數據與AI驅動的產險保護傘填補損害,把衝擊降到最低,讓生活、經濟與社會能持續穩定運轉。在具體實務上,國泰產險是從「Enrich加值服務」、「Enhance AI輔助風險決策」,以及「Empower生成式AI賦能」這三個面向切入。

台灣交通事故逐年攀升、平均1天發生1,100件交通事故,其中,大車事故發生率是小車的2.2倍,致死率比起小車高達6倍等現況後,國泰產險開始思考,除了提供大車事故後的理賠支援,還可以從事前提供哪些服務?也因此催生了業界首創的「CarTech智能車險加值服務」,透過跟運輸業者與學校等單位的合作,針對車險承保前、中、後提供相應的風險辨識、預警與防治等加值服務。國泰產險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建立全台首個「運輸業者健檢」流程,透過駕駛行為及行車環境等多元數據建置AI模型,即時洞悉駕駛行為及風險分析,並提供運輸業者客製化的風險改善建議,實踐以數據及AI優化損害防阻。吳香妮強調,我們的目標是不僅提供理賠,更要守護客戶,提供超越價格的價值服務。

產險的核心業務之一是再保險,國泰產險的作法是運用AI及數據,化被動為主動,以AI輔助風險決策。過去再保險業務仰賴經驗法則、手動整理資料與透過國際再保險公司提供既有方案,現在則透過數據與AI驅動,主動精準拆解業務目標,以28項風險因子預測風險發生機率與損失金額,自動輸出並比較多種方案,從中探索最適合的再保險規劃。

國泰產險也將AI導入內部流程,解決長期困擾員工的報告製作痛點,包含資料查找費時、人工編寫品質不一、專業術語翻譯困難等。透過一鍵生成報告服務的三個GenAI模組,為員工省下6到7成的手動作業時間,將時間與精力聚焦在更具策略價值的工作,以新世代人機智慧協作模式提升效率與創造嶄新競爭力。

圖5.jpg
圖/ 國泰金控

從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的實作,可以清楚看到:對國泰而言,AI不僅是新技術導入,更是保險價值鏈全面進化的核心動能,將以數據與AI驅動服務實踐用戶體驗的優化,持續引領台灣保險科技體驗走向新世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