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華三菱改款速度比原廠還快
讓中華三菱改款速度比原廠還快
2004.09.01 | 人物

走進中華汽車楊梅廠的辦公大樓,穿梭眼前的場景,一如印象中規律嚴謹的傳統產業,但當開啟造型所的最後一道門禁,撲面而來的卻是大膽揮灑的色彩與青春洋溢的氛圍,這裡正是讓中華汽車性感變身的秘密泉源。
一手打造這個工業設計桃花源的中華汽車造型所所長陳聰仁,從1999年造型所成立迄今,帶著一群平均年齡29歲「猴崽子」,日以繼夜的「壓榨」出汽車造型的創意與靈感,「三菱原廠的車款導入後,為符合台灣消費者的需求,眼睛看得到的地方,我們幾乎全更動了,」陳聰仁對汽車造型近乎偏執的積極態度,讓中華三菱汽車的改款速度,竟比三菱原廠還快。
認真啄磨「台灣味」,帶來的成果也是異常豐碩,以Global Lancer車系為例,台灣市場每月銷售量約2000台,與日本的銷售數字相當,「但是日本的汽車市場規模卻是台灣的7倍,換句話說,中華三菱的銷售動能,約當於日本三菱的7倍,」談到中華三菱汽車近年的亮麗表現,原本沉穩的陳聰仁,語調也不自覺地高亢起來,「就像日式拉麵,要留下台灣消費者喜歡的麵條口感,但還得改良湯頭,以適合本地口味。」

**在台灣搞汽車設計,有飯吃嗎

**
今日的中華汽車,正蓄勢待發,準備以大中華與東南亞市場為腹地,競逐全球汽車市場的商機,然而回首二十多年前,一心想走汽車設計業的陳聰仁,卻得承受家人指摘「汽車設計沒前途」的批評。
「台灣汽車市場規模太小,一年約39萬輛,量不夠大,搞汽車設計很難出頭,更何況,25年前台灣根本沒有汽車設計的課程。」回憶當年的困窘往事,陳聰仁不禁苦笑。
陳家祖業靠建築起家,從小愛塗鴉的陳聰仁,在長輩眼裡自然鼓勵他往建築師之路發展,豈料他卻挑上在台灣極度冷門的汽車設計,父親甚至毫不留情地挑明問,「你以後有飯吃嗎?」 硬頸的陳聰仁偏不服氣,對理想的執著讓他堅守汽車設計這條路,既然台灣學不到,陳聰仁高中畢業後,當下決定赴日取經,先後進入日本藝術大學與武藏野美術大學工業設計所。

**遠赴異鄉苦學,終獲日產青睞

**
為了支應日本高昂的生活費,也為了增加實務經驗,在學期間,陳聰仁先在日本的設計公司打工,混出點名堂後,開始自己接案,成為兼差的自由工作者,但同時還得顧及學業,蠟燭兩頭燒,辛苦異常,「最慘的時候,曾經4天沒睡,因為一邊要趕案子,一邊還要畫學校的作業。」
除了忙於接案與交作業,為求打響名號,陳聰仁還得積極參加各種汽車設計比賽,然而這些在學期間涓滴累積的雙倍辛勞,取得碩士學位後,很快獲得回報。1992年,突破排外的日本企業文化,陳聰仁爭取到日產汽車設計師的工作,真正深入汽車設計的第一線,先後參與Blue Bird、Altima、Terrano、March等車種的設計。
在日產汽車的工作經歷,也意外造就了陳聰仁與汽車設計大師奧立佛.布雷(Olivier Boulay)的相識機緣。這位朋馳汽車的前首席設計師,當時在朋馳汽車的橫濱設計中心工作,或許是遠渡重洋的異鄉情懷,讓兩人對橫濱的相遇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並種下日後在中華三菱密切合作的契機。
懷抱著打造華人汽車產業的夢想,陳聰仁在1995年離開日產,一度遠赴美國舊金山開設工作室,「國內有幾款汽、機車,就是當時在舊金山工作室接案設計的作品,」陳聰仁說。
在美國設工作室,帶來不同文化環境的薰陶,也獲得了可貴的管理經驗,但是,舞台畢竟不夠大,資源不夠充沛,難以滿足陳聰仁的雄心壯志。「一部3D繪圖用的高階工作站設備,就要新台幣百萬以上的身價,」陳聰仁隨手指向造型所內一部視算科技(SGI)工作站,向我們說明這部貌不驚人的電腦,身價可是十分嬌貴。

**打造中華三菱汽車的新個性

**
因此,當1999年中華汽車成立造型所,並力邀陳聰仁時,「日本能、韓國能,台灣沒理由不能,」憑著這股信念,陳聰仁毅然返國圓夢。
陳聰仁引領我們參觀了打造汽車等比例模型的造型室,偌大的工作平台,可容納二部車同時進行工作。目前停放在平台上的新款Lancer原型車,稍早才在車展中正式亮相,流線的造型顯得格外帥氣,「除了儀表板,其他部份都跟實際銷售的車一樣,」陳聰仁打開車門,驕傲地展示這款車內裝的質感,造型所的工作,不光是車的外型,內裝更是設計重點,「現在的汽車如同家庭的延伸,無法提供家的舒適感,就不能得到消費者青睞。」
平台兩側,擺放著數部設計中的新車,以篷布將全車細心包裹,那是造型所開發中的新武器,「商業機密,還不能透露,」陳聰仁的曖昧笑容中透露著無奈,像是一種想展現自己珍藏的寶貝,卻礙於特定因素而無法如願的遺憾。

**渴望設計力在台灣茁壯成長

**
擔任造型所所長以來,最足以讓陳聰仁自豪的是,原本設計調性混沌的三菱汽車,在布雷與他的合作下,以三菱的商標,結合富士山的意象,建構出統合的車系個性(Identity),「我們讓中華三菱汽車,真的顯現出『家族』感,」陳聰仁解釋,這一點卻是日本三菱沒能做到,儘管布雷前幾年貴為日本三菱汽車的設計部長,但若缺乏第一線設計師的支持,再好的理念也難以落實。
但想在短短幾年內,打造出車系的家族味,造型所的操勞程度可見一般。而這位令下屬頭疼的「碎碎唸」主管,剛開始在員工對主管的評比調查中掛車尾,如今「滿意度」則已大幅改善,原因是熬過來的部屬,會發現自己練就一身好武藝,「我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陳聰仁「折磨」部屬的目標,就是要每個人都成為F-16戰機,都能獨立作戰。
為了鼓勵創意,陳聰仁盡可能提供部屬輔助工具,造型所內到處是模型車,還在桌腳上精心設計了模型車的車庫格間,「腦袋一卡住時,他們可能就去玩車,」陳聰仁希望在不違反整體調性下,員工能設計出自己風格的車子,而不是一堆陳聰仁的車。
走出造型所之前,求才若渴的陳聰仁惟一掛念的,就是希望透過這次機會,號召更多人加入汽車設計業,「越多越好,我們照單全收,設計力是台灣的新希望,」陳聰仁豪氣快語,恨不能見到台灣後的進汽車設計人才能趕緊接棒,「快,就讓我們這些前浪死在沙灘上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