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建廠吸金 中國金融風險加大
半導體建廠吸金 中國金融風險加大
2004.09.01 |

又一個外商投資大項目與上海擦肩而過。該項目將落戶無錫出口加工區,由韓國現代(Hynix)半導體公司和歐洲意法半導體公司共同組建,投資總額20億美元,註冊資本7.5億美元,項目內容為建設8吋晶圓生產線和12吋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從事記憶體晶片製造、封裝和測試全工序生產,可達到0.11微米的工藝水平。
「下一步,現代將會考慮在無錫建設另一條8吋或12吋的晶圓生產線,把無錫建設為現代在海外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無錫市政府的一位官員說。

**半導體在中國找新出路

**
在中國投資建廠,是韓國現代半導體公司精心設計的戰略。  
現代半導體是位居全球第四的晶片製造商,2003年銷售額為25.48億美元,僅次於韓國三星、美國美光科技和德國英飛淩。它是由現代電子有限公司與LG Semicon於1999年合併而成,其DRAM記憶體的銷售一度位居全球第二。
但近兩年,現代半導體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2002年第三季,營運虧損6170億韓圜、非營運虧損1060億韓圜(兩項合計折合6億美元)的消息。但受DRAM業務上升的帶動,2004年上半年,現代已盈利9億美元;據預測,2005年,更可將盈利擴大至17億美元。
與此同時,一年多來它麻煩不斷。韓國國有銀行等債權人早先對現代半導體採取的一系列挽救行動,去年,美國商務部和歐盟先後宣佈,將對韓國現代出口到美國和歐盟市場的記憶體晶片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最近,日本政府也表示,將對現代半導體從韓國政府獲取非法資助的行為進行調查。這些動作意味著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將向現代半導體關上大門。現代聯合歐洲最大的晶片廠商意法半導體公司共同到中國投資,不但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也可減低現代在中國的投資風險。

**上海已不是電子業首選

**
然而,將晶片廠建在中國的哪個城市?現代和意法半導體頗費躊躇。 
  上海對發展整合電路產業情有獨鍾。早在2000年,上海就已提出建設世界級的「中國矽谷」,「十五計畫」期間擬投資100億美元,建成10條以上的積體電路生產線,以形成全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配套最全和出口最多的積體電路製造、設計和封裝中心;而上海的雄厚資金實力和濟濟人才,則為發展積體電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  
無錫也有自己的優勢:滬寧鐵路和高速公路傍無錫新區而過,距上海虹橋機場僅100多公里;早在九十年代初,國家積體電路重點工程華晶公司就建在無錫,十多年來為中國半導體業界培育了大批人才,並形成了積體電路產業鏈。目前無錫擁有整合積體設計企業60多家、晶圓生產企業6家、封裝測試和配套企業20多家、高科技從業人員2萬多名。 
  尤為重要的是,無錫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遠低於上海。資料顯示:一年前,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基礎地價約為每平方米90美元;蘇州工業園區對大項目的土地報價約為每平方公尺20美金。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近年來,一些新的外商投資項目常常與上海擦肩而過。去年,計劃第一期項目投資就達10億美元的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淩,在上海轉了一圈後,最終定居蘇州。 
  世界電子業巨頭新力,這兩年則將生產中心移往無錫。雖然早自1993年,新力就先後與上廣電集團合資成立了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索廣映射有限公司,但近兩年來新力卻並未在上海擴大投資。與此相反,新力電子(無錫)自2001年4月投產以來,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總額已從最初的2875萬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7億美元。

**高投資不代表高獲利

**
然而,上海在現代-意法晶片項目上輸給無錫,似有難言之隱。有人形容積體電路產業是個「吃錢」的老虎,投資動輒超過百億元人民幣。此次現代-意法落戶無錫的項目投資就高達20億美元之巨。 
但目前現代半導體的手頭卻並不寬裕。為了籌集來中國建廠的資金,今年6月,它與美國花旗集團屬下的風險投資公司簽署協議,將公司的非晶片業務出售給了花旗風險投資,現代收回資金8.3億美元。    
目前,上海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晶片項目有3個: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和台積電。其中,2000年底開工時曾號稱「浦東最大外資項目」的宏力,初期投資16.3億美元中,至少一半來自於上海建設銀行等中國金融機構。   
包括貝嶺、先進等半導體企業在內,上海已建成積體電路生產線8條。雖然《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未來5年中,中國的半導體市場預期將以複合年增長率23%的速度增長,並於2008年佔有全球半導體市場四分之一市占率,但著名的摩爾定律提醒人們:IT產品每18個月技術就要更新一次,價格也會降低一半。因此,跌宕起伏的國際半導體市場既有可能獲得高收益,同時也潛伏著極大風險。  
宏力、中芯、台積電,包括此次的現代-意法晶片項目,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中國的財政和金融系統無一不擔當重要角色,這是否意味著在未來的日子裏,他們也將和那些晶片項目投資者一起,既分享收獲的喜悅,同時也要準備為巨大的市場風險買單?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