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蟲車、自駕越野拚搶鏡,CES亞洲車廠大秀黑科技
爬蟲車、自駕越野拚搶鏡,CES亞洲車廠大秀黑科技
2019.01.07 | 移動

日產汽車Nissan近來飽受前會長高恩(Carlos Ghosn)違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案件困擾,試圖以視覺黑科技帶來Nissan對智慧移動的想像。

3D投影互動,Nissan展示未來智慧移動想像

這套提供未來駕駛行進環境混合實境的 I2V(Invisible to Visible,從看不見到看見),I2V 除了整合車外感應器裝置所收集的即時資訊,也即時連結雲端線上資料,以 3D 投影的形式呈現在駕駛面前,無論是行車所經地形地貌、地理或行車資訊、甚至智慧助理都可以以擬人化的方式 3D 呈現在駕駛面前。舉例來說,I2V 可以在雨天行進時在車內呈現出晴天的路況,車內螢幕可在車輛來到新環境時搭配在地資訊以3D投影的方式介紹導覽該地。

日產表示,I2V 是一套 360 度的虛擬環境搭配實體資訊所形成的可視系統,可以透過行為直接互動,配合日產專屬的半自動駕駛系統 ProPILOT 運作,可根據駕駛喜好客製化相關需求,滿足每位駕駛的行車樂趣。未來即使不在車內的人,I2V能以3D投影的方式,與駕駛、乘客互動。這款由日產研究中心所研發的 I2V 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日產將以 Hololens 協助 CES 2019 的訪客理解日產研究中心在 I2V 所研發的成果與對智慧移動的想像。

豐田紡織秀未來車艙,Toyota持續耕耘自動駕駛平台

汽車大廠豐田在本次 CES 2019 將主打旗下研究所發展的最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平台 TRI-P4,並首次迎來特別參展夥伴:豐田紡織所帶來的兩款概念車艙展示。

作為豐田汽車集團創辦人豐田佐吉所創辦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豐田紡織並不常為一般大眾所知。其業務也從豐田佐吉所發明的自動紡織機發展至戰後包含車艙座椅在內的車內飾件,本次是其做為豐田集團成員首次參與 CES。

提升座位舒適感,滿足乘客各種應用需求

豐田紡織以提升「全方位人類移動的時空品質」為目標,針對Level 4自動駕駛所設計的 AceS (Active Comfort Engaging Space),座艙針對乘客或駕駛的視線與坐姿可自動調整安全帶、座椅前後高低與方向盤相對位置提供乘客舒適感受,每個座位也有個別的空調系統來調整個人感受。AceS透過座位附近不同區域的色彩燈光、音樂與震動等,提供乘客感受安全與舒適。

豐田紡織也另外提出一個針對Level 5自動駕駛所設計的 MOOX(混合Mobile與Box,意旨移動中的私密空間)座艙概念,專注於回應不同乘客行為與狀態需求。MOOX 提出一個以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移動服務)為基礎概念的思維,思考在不同移動情境需求下,車艙需要回應乘客娛樂、健康、購物、旅行或商業等不同目的的車艙應用,豐田紡織將在 CES 2019 以 VR 的形式展現 MOOX 概念車艙的內裝。

Lexus旗艦LS500h搭載最新自動駕駛系統

Toyota 將推出新一代自動駕駛車款,由豐田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TRI)所研發的 TRI-P4 將在 CES 2019 首次亮相。這款搭載在 Lexus 最新旗艦 LS 500h 上的自動駕駛系統將繼續為 TRI 測試其包含「司機(無須人類即可自行駕駛)」與「警衛(放大人類效能)」的自動駕駛雙系統開發。

TRI-P4 增加兩個含有處理器晶片的鏡頭以增進車側的狀況感知,車上的光達與8個掃描器也同樣交由來自 Ann Anbor 的 CALTY 設計研究所重新設計並裝載在車頂;原廠強調,受益於 Lexus 新世代的車殼設計與轉向控制,P4 可以比以往有更平滑且即時的自動駕駛反應。原廠的照片顯示P4系統已經大幅縮小至行李箱大小,但其運算力較前代仍大幅增加,且可直接連結車上的油電混合能源,電池僅供備用。

Hyundai定義新級距,爬蟲電動概念車Elevate現身

現代汽車靠著強勁的12月銷售成績,勉強打平其豪華車款Genesis在北美市場滑鐵盧的事實。並將在CES推出一台看似莫名其妙的爬蟲電動概念車 Elevate。

這款有四隻「腳」的現代 Elevate結合了機械與電動科技,除了可等同於一般汽車駕駛,原廠還強調可以行走與攀爬來越過難以穿越的環境,現代汽車甚至為Elevate定義了一個全新汽車級距UMV(Ultimate Mobility Vehicle,無限移動車)。

Hyundai Elevate
Hyundai將於CES推出一台電動概念車Elevate。
圖/ Hyundai

推出一堆黑科技,最不像車廠的Honda

在 CES 展這種面對消費者的展中,Honda 可說一直是車廠中最失控的一家,展出大量不見得跟一般消費大眾所熟知的汽機車或大眾運輸以外的系統、平台等各類機械黑科技應用,令人看到新世代車廠發展的無限可能。

獨立應用單輪多向推進系統

Honda 將先前在設計經過 8 萬多人實用的單輪平衡車UNI-CUB,其中的單輪多向推進系統(Omni Traction Drive)獨立成為系統產品,首先與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Shimpo Corp.)合作,導入無人搬送台車S-CART,預計將在 2019 年正式導入工業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

解決勞動需求,自駕越野3E-D18被拿來實測應用

在雪地裡實際測試工作的 Honda 自動駕駛越野ATV 3E-D18
在雪地裡實際測試工作的 Honda 自動駕駛越野ATV 3E-D18
圖/ Honda

自從去年 CES 展出可自動駕駛工作用車輛 3E-D18 之後,Honda 又帶來了新進展。Honda 陸續在2018年於美國完成太陽能產業、農業與野火控制等三種不同情境的自動駕駛越野ATV的業務應用,這款自動駕駛車不但能適應農田與山野環境,可以負重物、擔任拖曳機、防水、抗熱、在人類要求的範圍內自動依序完成任務。對於自然、產業環境中原本就極度缺乏的人力與勞力需求帶來解方。

繼ASIMO後,Honda推新機器人P.A.T.H

曾推出 ASIMO、發展機械人多年的 Honda,在發展類人型機器人上累積許多經驗,歸納出機器人要被人類社會能夠接受,需要符合「賦權(Empower)、學習(Experience)與同理心(Empathy)的3E原則」,才能在社會中與人類共存,不爭道會避險,並被多數人所接納。為此,Honda推出全新、長得像星際大戰裡 R2D2,可惜只有單球腳的的機械人P.A.T.H(Predicting Action of the Human),橢圓身形加上雙鏡頭,讓它在公共場合裡自在導航移動且避開人群,Honda特別強調它能在空間偵測計算移動,學習避免衝撞人類移動、又能快速最佳化行進的特性,單球觸地的P.A.T.H有如不倒翁一般的特性也讓它在移動間受人短暫碰撞時仍可保持平衡;影片中可見Honda帶著P.A.T.H在成田機場中實測的畫面,Honda也正尋求P.A.T.H的測試夥伴準備進一步實際測試。

自動化機械開發平台Honda RaaS協助開發者

Honda 於 CES2019 提出 RaaS 系統架構
Honda 於 CES2019 提出 RaaS 系統架構。
圖/ Honda

集不同移動載具與機械科技發展的 Honda 也進一步提出機器自動化領域所需要的RaaS(自動機械即服務)平台,在 Honda RaaS 中,針對如3E-D18、P.A.T.H甚至機器手臂等不同的機械實體,都需要資料交換、通訊、服務與協做等訊息的交換,Honda RaaS 希望透過 API與SDK的定義來協助開發者、服務供應商、操作者與維修商能夠輕易透過軟體平台來應用相關機械硬體,充分享受機器自動化領域的好處。

關鍵字: #Nissan #TOYOT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在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智慧轉型與產業的持續進化,仰賴跨域協創夥伴的協同合作。作為數位生態協創者的中華電信,近年來積極推動產業合作,並在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主題論壇「南方創新力:亞灣AI半導體經濟論壇」上,展示海地星空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運算與雲端資料庫等,彰顯其在AI時代的核心價值。此外,中華電信也分享了多項AI應用落地實績,示範如何透過Agentic AI的判斷與決策,以及各式客製化的創新流程,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經理梁冠雄表示,公司自1996年民營化以來,持續深耕電信本業並大力拓展數位整合服務,如今已躍居台灣市值前十大公司。近年來更瞄準AI趨勢,積極與生態夥伴、垂直應用方案業者跨域合作,一路由電信服務提供者(CSP)、數位服務提供者(DSP)、數位服務賦能者(DSE)走向數位生態協創者(DEC)。透過不斷的業務轉型,中華電信展現了身為電信業者在數位時代的新價值,同時協助企業提升數位韌性與創新競爭力。

為此,中華電信將持續整合以AI為首的七項新興科技,包括智慧物聯網(AIoT)、大數據(BigData)、雲端(Cloud)、資訊安全(Data Security)、邊緣運算(Edge Compute)、5G(fifth Gen)及生成式AI(GenAI),為企業提供從AI基礎建設到創新應用的一站式服務,希望加速賦能百工百業發展AI應用、共同創造更大價值。

中華電信3
圖/ 數位時代

AI關鍵價值1》:海地星空與全光網路,為AI落地應用加速

梁冠雄指出,中華電信透過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DC)與雲平台的AI基礎建設,為企業帶來三大關鍵價值。

首先,中華電信透過「海地星空」網路,打造具高度韌性的連網環境,解決企業通訊中斷的痛點。除了全台第一的固網與行動網路外,中華電信更持續強化海纜建設,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衛星通訊,已具備低軌、中軌與高軌衛星的完整能量。藉此,無論國內外,中華電信都能透過海纜與衛星等高度韌性網路,為企業提供通訊雙重保障,確保暢通無虞。

同時,為因應AI大量資料傳輸的需求,中華電信亦積極佈局全光網路(All-Photonics Network,APN),2024年與日本NTT合作,以100 Gbps光傳輸頻寬進行跨國資料傳輸測試,資料往返時間僅需約為33.84毫秒,效率遠超過傳統單向傳輸需花費200~500毫秒。梁冠雄表示:「此次測試結果證明,全光網路有機會實現分散式AIDC的創新運作模式。」藉由全光網路超高速、低延遲和低功耗的傳輸特性,讓資料和運算資源可分散兩地,突破地點限制,賦予企業AI策略更高度的彈性。

中華電信4
圖/ 中華電信

AI關鍵價值2》:AI 資料中心升級,打造彈性高效的算力服務

在AI資料中心方面,中華電信已將既有的IDC升級為AIDC,並正式推出「hicloud AI算力雲」GPU雲端租賃服務,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AI算力雲租借服務。

梁冠雄強調,企業只需依照實際使用時間來支付費用,不必投入高額成本去購置硬體,即可滿足在AI高效能運算上的即時需求,大幅提升取得AI運算資源的靈活度與彈性,同時降低研發成本,快速搶佔技術先機。此外,考量到AIDC在耗能與散熱上的挑戰,中華電信亦規劃導入直接液冷與沉浸式等散熱技術,為大規模GPU部署提前做好準備。

AI關鍵價值3》:串聯台灣前四大公雲,提供AI特色服務與可靠雲端環境

中華電信完整布局公雲服務,除自有雲端品牌hicloud,亦是AWS、Azure及GCP三大國際公雲的重要合作夥伴,更自主研發各項雲平台特色服務,例如:雲網安整合的資安防護、CMX專屬電路直連雲端、CMP多雲管理平台及加密分持等,為企業打造更安全、穩定且高效的雲端運行環境。

舉例來說,企業可以透過CMP同時管理兩個以上的雲端環境,或透過加密分持服務,避免資料過度依賴單一雲端而導致的營運風險。梁冠雄說明,加密分持機制將企業的資料備份分切成三份,並分別儲存在不同公有雲上,日後若遇到資料毀損或系統停擺等情況,只要將三份資料集結起來就能恢得運作,達到高可用與高安全的效果。

此外,搭配自主研發的AI Factory平台,讓企業可以低代碼方式,開發AI模型與應用,並執行應用所需算力與雲資源。

中華電信1
圖/ 數位時代

Agentic AI應用》以數位韌性驅動智慧城市、交通與醫療創新

在AI基礎建設外,梁冠雄亦分享中華電信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的Agentic AI應用實例。

以智慧城市應用為例,中華電信打造的AI淹水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能根據影像監控自動判斷災害等級,並據此自動進行應對措施決策,例如抽水設備調度、避難指引、淹水示警等。在智慧交通管理上,中華電信結合VLM技術打造的交通壅塞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不僅能判斷道路壅塞或車站人潮擁擠的程度,還能偵測交通事故,並依事件的嚴重程度及提供決策建議。在智慧醫療領域,中華電信同樣投入大量心力,以AI完善病患從看診前、看診中到看診後的所有流程,不僅提升了醫療效率,也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病患照護,真正展現智慧醫療的價值。

梁冠雄強調,未來中華電信將以數位韌性為核心,持續深化AI基礎建設與創新應用的雙軌布局,並期待與更多新創攜手合作,將創意與技術落地,共同打造多元共榮的產業生態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