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中午過後,哥本哈根街道上還洋溢著丹麥隊與宿敵瑞典隊在2004年歐洲盃足球賽對決的氣氛,一群年輕的日本觀光客入境隨俗,在背包上插著丹麥的紅色十字國旗,走入胡森德(Rosendahl)位於鬧區的總店,愛不釋手地把玩一批藍底白色的瓷器,「真想把每一個都買回家,」幾位20歲出頭的年輕女生,興奮地討論除了小美人魚圖案的杯子外,是不是要多帶幾個安徒生童話中的夜鶯(Nightingale)或白雪皇后(Snow Queen)主題盤子,回日本炫燿這個童話之國的特產。
**作品理念: 平凡生活中的 不平凡樂趣
**
在具有百年歷史的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之外,成立僅有10年的品牌胡森德(Rosendahl),已成為丹麥擴展最快的品牌之一。和皇家哥本哈根這種具備貴族血統的精品品牌不同,胡森德的品牌哲學正是「打造平民精品」:「胡森德希望在日常生活裏,在我們做的每一件平凡事中,發掘獨一無二的美感,」一派身材高挑、謙虛沉穩的胡森德國際公司總裁亨利克‧胡森德(Henrik Rosendahl)說。
以今年熱賣到不行的安徒生童話系列瓷器為例,這是由知名建築師暨設計師琳‧余琛(Lin Utzon,父親正是設計澳洲雪梨歌劇院的建築師Jorn Utzon)一手打造的作品,選擇在安徒生誕生兩百週年(2005)前夕的今年問世,在市場上造成搶購。一個盤子售價不到3000元台幣,風格高雅細緻,寶藍色與亮白色交織而成的古典童話主題,卻有著強烈的現代藝術風味,與皇家哥本哈根的傳統瓷器風格完全不同,更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平民精品哲學的內涵,同樣體現在胡森德的其他產品。在歐洲這個葡萄酒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地區,讓胡森德品牌賴以起家的Grand Cru酒器系列已成為長銷商品,簡斂的造型反映出丹麥設計的獨特傳承,在開瓶喝酒時使用,讓品嘗葡萄的陳年香醇成為一大樂事。而不管是波浪狀的流線型雜誌架、或者像蘋果一樣渾圓的銀色煙灰缸,胡森德都力求創造「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樂趣」,讓原本生性拘謹的中產階級,也能炫燿與眾不同的魅力。甚至連胡椒罐都可以大作文章:兩個一對的胡椒罐和鹽罐造型精巧,同樣有銀色的罐身,上方是一黑一白,壓下去胡椒粉就灑出來,「我們希望增添餐桌上的樂趣,哪怕只是一點點不同,都會給生活帶來更多有意思的差異,」打造這款產品的設計師延森(Claus Jensen)解釋。
**品牌之家:看準機會就迅速購併擴張
**
今年32歲的亨利克‧胡森德,正是讓胡森德這個老品牌注入新生命的企業第二代。
原本是經營貿易起家,由於失去主要的代理品牌,亨利克的父親艾利克(Erik)遂在1994年毅然打造自身品牌Rosendahl,短短數年內成為丹麥的重要家居用品公司;而他的兒子亨利克則在數年前接管胡森德的外銷部門,後來獨立為讓胡森德國際公司。過去,胡森德是一個老式的傳統丹麥公司,現在則快速進軍海外市場,「我父親那一代,重視穩定的現金流量跟獲利甚於擴張,但是我看到國際化的機會,」亨利克比較。
戲稱自己從12歲開始就在家族企業當廉價童工的亨利克,大學唸的是商學系,但卻花大部分的課餘時間協助父親的貿易公司,建立現代化的資訊系統,成為校長兼撞鐘的資訊部門經理。
「那時連電腦都沒有,我從買伺服器、安裝區域網路做起,」資訊系統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生產力,光舉產品售價標籤為例,過去一個人要花一個月抄寫黏貼的事務,現在只要15秒就能完成,「我們可以把時間和精力節省下來,用在更有創造性的事情上。」亨利克認為,網路系統結合獨到的產品設計,讓胡森德這個品牌在國際化時更加快速:目前胡森德在網路上的應用,已成為公司快速擴張的重要後盾,經銷商可以透過網路系統下單採購,後端的倉儲與物流體系甚至與UPS快遞緊密結合,讓經銷商可透過胡森德網站隨時追蹤訂單,在午夜12點前下單,3天後歐洲大部分的區域就能收到貨品,「跟那麼多北歐公司訂貨,胡森德的系統是最方便的,」在台灣代理販售胡森德產品的北歐櫥窗總經理黃世嘉觀察,「很多北歐公司還在用傳真機處理傳單,只有胡森德一開始就全部用Internet,這種做法,甚至被同業視為追趕的典範。」
看準機會就迅速出手,也反映這位年輕總裁的性格。去年,胡森德併購了兩家丹麥公司,分別是經營家居精品的湯米‧拉森(Tommy Larsen)和廚房用品的Spicy Spoon,將這兩家公司的品牌與行銷通路納入旗下,進一步擴張公司的產品陣容。
「這是我們將公司打造為品牌之家(House of Brands)的第一步,」亨利克解釋,收購的品牌只要符合胡森德的品牌概念,一律都會冠上胡森德的品牌標誌,但他也同時嚐試要打造不同的品牌識別概念,以進一步擴大胡森德的整體市場占有率——以丹麥市場來說,胡森德在家居用品上的市占率大約是15%,「我們希望在未來能達到50%,為了在通路上占下更多的貨架,胡森德需要更多品牌,才能訴求不同的風格特色。」
**工作哲學: 工作要有趣但是不要過度
**
待在由設計師金‧余琛(Kim Utzon)打造的辦公大樓裡,亨利克堅持「工作要有趣,工作別過度」的哲學,希望給員工最好的環境盡情發揮,「身為總裁,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發員工的熱情跟創造力,」去年底剛搬入的這座辦公大樓寬敞明亮,中庭的湖泊與花園設計是受到日本京都禪園的啟發,員工經常在這裡悠閒地野餐。胡森德國際的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0歲出頭,看起來還像個大男孩的亨利克,在公司的咖啡廳遇見設計師,就隨性討論起新產品的規格和材料,絲毫沒有架子,「我喜歡和不同的人互動,我總是雇用比我更聰明、更優秀的人,跟著他們學習,」年輕時候最愛自助旅行,亨利克回憶,他印象最深刻的國家是印尼,尤其是蘇門達臘和巴里島的人文與自然景觀,讓他永遠難忘。
對於異國文化的開闊性,體現在亨利克經營公司的方式上。亨利克目前掌管的胡森德國際公司(與國內公司切割開來),今年營業額將達1億丹麥克朗(約5.5億台幣),但幾年以前營業額只有1千萬丹麥克朗,「在國際市場部分,我們的年成長率是50%,」成長的動力最主要來於亞洲,尤其是日本市場,歐洲則排第二。甚至連胡森德的產品型錄上,都大膽採用中南美洲的攝影作品,讓極簡主義的丹麥設計生活用品,搭配上深邃粗曠的影像,傳達出獨特的生命力。
亞洲正是胡森德的下一個重點。為了擴大海外市場,亨利克計畫要在亞洲設置發貨中心,更考慮針對不同市場的特性,更改部份產品的設計,「以瓷器來說,中國人特別喜歡紅色與金色,或許我們的安徒生系列,可以多一點中國人青睞的吉祥色也說不定,」為了這一點,亨利克考慮擴大與不同國籍設計師的合作,在亞洲增加採購數量,讓丹麥的辦公室轉型為整合全球設計的產品開發與運籌中心,「我希望能夠帶進更多台灣或中國設計師的概念,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亞洲喜歡歐洲的設計,歐洲一樣會對東方的設計風味感興趣,」亨利克為公司制定的轉型計畫,影響重大,「我們應該保持身為行銷設計公司的精簡彈性,充分利用其他國家的製造、運籌甚至設計專長,」一手把玩由丹麥國寶設計師包延森(Kay Bojesen)設計的木頭猴子,這位30世代的年輕總裁興奮地說。
從一個專注於丹麥的國內品牌,成為放眼全球的國際品牌,亨利克對於家族品牌的熱情,既有歷史傳承的榮譽,還有拓展更新的使命感。新品牌,其實更有機會—胡森德這個擁有強大能量的Young品牌,在短短10年內躍上舞台、成功進軍國際,它的故事,值得許多品牌大而無當的台灣公司反省,而它對生活那種浪漫實用主義的講究,更值得你我仔細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