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公布蘋果2019新品預測,一字未提的「智慧家庭」將成下個焦點?
郭明錤公布蘋果2019新品預測,一字未提的「智慧家庭」將成下個焦點?

果粉一定都知道,蘋果(Apple)一年固定有三場大型活動:春季發表會、年中的WWDC開發者大會,以及一年一度「新iPhone專場」秋季發表會。

雖然在2019年,任何活動還未舉行、任何新品都尚未發布,但天風證券有「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之稱的郭明錤,已經在17日公開今年蘋果新品預測。

今年有3支新iPhone、史上螢幕最大MacBook Pro

在這一份報告中,郭明錤揭露了在「iPhone」、「iPad」、「Mac」、「Apple Watch」,以及「音樂產品&配件」的產品會有什麼新玩意兒、新進展。

apple new products in 2019.png
在「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的預測中,iPhone和Mac的進展應該是最大的。
圖/ 9to5mac

2019年,和去年一樣會有三支新iPhone發表,並且將保留沿用iPhone XS系列及iPhone XR的螢幕及尺寸大小,相當於仍有兩支採用OLED螢幕,大小分別為6.5及5.8吋;而另一支則是6.1吋LCD螢幕。

眾所皆知,每一年的最新iPhone,都會採用蘋果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晶片,但郭明錤預測中新iPhone「最不一樣的地方」,便是會有機型開始搭載三顆鏡頭——兩顆為現在常見的「基本配備」廣角及長焦鏡頭,一顆為超廣角鏡頭。此外,也會開始提供雙向充電功能,iPhone可以化身成行動電源,因此在電池容量上也會有所提升。

iphone xs max_2018_10_05_蔡仁譯攝-12.jpg
2019年的新iPhone可能會開始有三顆鏡頭,並且在Face ID功能上也會升級。
圖/ 蔡仁譯/攝

至於Mac,可稱得上是重頭戲,在2018年,全新的MacBook Air成為焦點,而今年主菜都在MacBook Pro上。回顧蘋果目前Mac所有產品,螢幕最大就是15.4吋的Mac Pro,郭明錤預測今年蘋果會把Mac推上「史上新“大”」,全新的Mac Pro螢幕會升級到16吋及16.5吋。另外,13吋MacBook Pro除了現有的16GB內存外,可能會再推出32GB的版本。

至於Apple Watch,在第四代新增「ECG心電圖」功能,讓穿戴裝置不僅只是紀錄「健康數據」,而開始能真正用於醫療領域,意義重大。但這一項備受矚目的功能,都在各國政府審核中卡關,目前仍只有美國上線,但郭明錤預測,今年會開始陸續在其他國家開放。

蘋果AirPods
郭明錤預測,第二代AirPods將於2019年上半年出貨。
圖/ 蘋果官網

在iPhone開始取消3.5mm耳機孔後,各手機大廠紛紛效仿,無線耳機開始大幅取代有線耳機,蘋果的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也開始成為「明星產品」。

雖然蘋果未曾公開AirPods的銷售數字,但郭明錤先前曾估算,2017年AirPods的銷量約為1300~1400萬副,光2018年就翻了一倍,最高銷量可達2800萬副。外界對於第二代AirPods的傳言也不曾間斷,在預測中,他指出新的AirPods、以及遲到已久的無線充電面板AirPower,都將於2019年上半年正式出貨。

蘋果挖角前微軟副總裁,擔任智慧家居部門負責人

雖然在上述產品中,沒有一項和「智慧家庭」相關,但蘋果一項最新人事動態卻引發關注——曾在微軟12年,微軟(Mircosoft)前副總裁Sam Jadallah,近期成為蘋果智慧家居部門的負責人。

在Jadallah的LinkedIn的資料上可以看到,他已經將現任職務改成「Working on Home at Apple」。自1987年到1999年他曾擔任微軟的副總裁,接著2013年成立一間專門做智慧鎖的新創公司Otto,在過去國外媒體的採訪中,他曾表示自己早期的團隊70%的成員都是從蘋果挖角來的,雖然這間公司僅僅維持4年,但基於Jadallah過往的經驗,蘋果此舉,被視為進一步重視智慧家庭發展的訊號。

Sam Jadallah 蘋果 智慧家庭
Sam Jadallah在LinkedIn的公開頁面上,已承認開始在蘋果智慧家庭部門工作。
圖/ LinkedIn

即便蘋果已經開始透過HomeKit打造「蘋果家居生態系」,但擴速度及能見度,仍不及亞馬遜及Google,兩者不遺餘力以「智慧音箱」為入口,搶占智慧家庭大餅時,蘋果在2017年才推出自家第一款智慧音箱HomePod。

雖然起步晚,但智慧音箱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語音助理」,蘋果近期也收購開發會說話的芭比新創公司PullString,該公司致力於語音應用的聲音辨識,預計未來可強化Siri的能力,同時改善Siri應用、開發更多生態系。2019年,蘋果究竟在智慧家居蘋果會有什麼新作為,值得期待。

資料來源:9to5mac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