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東西開始產生力量
無形的東西開始產生力量
2004.08.01 |

余宗澤(簡稱余):忠誠度是一種價值觀的問題,對企業來說,和執行長(CEO)有直接的關係,CEO的價值觀一開始就決定了員工的忠誠度。如果一家企業比較重視長久發展,自然會比較強調忠誠度,反之亦然,就算員工很有忠誠度,恐怕也不容易在炒短線的公司待得久。
如果要簡單畫分產業界不同世代的忠誠度,像王永慶等第一代企業家,靠白手起家,他們百分之百著重工作倫理,也有絕對的忠誠度;第二代像是1945年之後的企業家,台灣經濟開始起飛,這是「只有開工廠就賺錢、只要努力就有回報的時代」,相信人定勝天的力量;1965年之後出生的人,基本上屬於草莓族世代,價值觀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到了1975年以後出生的人的價值觀,基本上就變成整合型了,前面三種想法的人都有。一家企業裡可能四個世代的人都有,就看這家企業的CEO能吸引什麼樣的人加入。

**72%認為
機會變多,員工忠誠度
大幅滑落

**
莊璦嘉(簡稱莊):我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主要是觀察員工和企業「適配度」的問題。我以50家餐廳的服務生做為研究樣本,發現有四個面向決定去留,包括了「同事」、「工作內容」、「上司」及「文化」等,如果在四個向度都有很高的適配度,就比較能達到工作目標,會有一定的工作滿意度,留任的時間自然也比較長。
我的另一項研究是,員工待的愈久,會有哪些正面和負面的行為,雖然目前還沒有得到最後結果,但是如果結果是較多正面的,說明員工會留在企業的時間較久,對企業或個人都很有利。至於留下來或是離職,我把它看作是「忠誠度」的後果之一。

余宗澤:我覺得「前因」是大環境上一下多了很多機會,把整個社會都搞亂了。根據《數位時代雙週》的這份調查,83%的人認為忠誠度問題已造成公司管理上的困擾,你知道是什麼改變了嗎?整個社會都變了,有人覺得「頭過身就過」,只要能過關,才不管什麼原則問題,只要過了就贏了。產業也是一樣,這三年來突然又出現了很多機會,人們也開始找可以過關的機會。
莊璦嘉:所以某種程度而言,不能說忠誠度變低了,而是機會變多了。其實我也懷疑,過去的員工離職率較低,不代表他有忠誠度,只是他沒有像現在有這麼多的選擇機會。

**44%認為
產業前景是影響忠誠度的主因

**
余宗澤:以我的經驗,大家對於前景抱了更多的期待和想法,從這份調查裡可以看出,重視產業前景的人比重視分紅配股的人多,就是無形的東西開始產生了力量。事實上,我覺得大部分人離職,都不是和錢有直接關係,而是「人」的問題。

莊璦嘉:包括了種族、性別、文化、不同年紀考量、凝聚力和歸屬感等,都是來自於「人」的因素,這些都影響了日後員工的去留。但所謂「忠誠度」應該不只是去留而己,在我的定義裡,一個員工有「忠誠度」,除了留職意願高,還有對公司正面的口碑、願意為公司多做一些事,而且有榮譽感,在乎公司榮辱。

余宗澤:我還是要套用馬斯洛1947年的理論,就是當基本需求滿足之後,他在乎的是個人尊嚴、和實現自我的問題。另一方面,我觀察當大家都有股票時,股票就已經失去了提升忠誠度的作用,反而是看不見的東西,比如說讚美或是有挑戰的任務。有些人重視實際、有些人重視抽象事物,這些都是基本的人性需求,你要什麼?公司有沒有給你什麼?我認為,人才一直在找他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他得不到就會離開。

莊璦嘉:對組織的承諾愈高,離職愈低,所以企業文化要有多元化的制度和價值。像金錢不可能一直給,但可以給歸屬感,像我以前從事社會工作面談,就常有那種受丈夫拳打腳踢卻不願離開,只因為心有所屬(這是我的家)。
余宗澤:這就是我常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通常是看不見的東西,決定看得見的東西。

**66%認為
職位愈高,忠誠度不一定愈高

**
莊璦嘉:不過物質規模還是對看不見的東西有直接影響,像大公司和小公司對「忠誠度」的看法就有所不同。這項問卷經過交叉分析發現,規模較小的公司覺得忠誠度是比較大的問題,但大公司就比較不在意了。
余宗澤:對呀,大公司走了一個人馬上就有人遞補上來,但是小公司走了一個人,就像是少了一塊肉一樣。

莊璦嘉:小公司主要還是資源較少,自然無法為員工做更長期的工作生涯規畫,沒有Career Planning(生涯規畫),自然員工對於前景就比較沒有安全感,也很難要求忠誠度了。不過從交叉分析也得知,如果是成長快速、獲利成長快的公司,也比較不擔心忠誠度的問題,這說明公司績效還是和員工滿意度息息相關。
余宗澤:高科技產業裡像是台積電這樣的公司,非常專業又能賺錢,但我覺得員工的忠誠度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像問卷調查結果就顯示,有66%的人認為在竹科的環境中,職位愈高,忠誠度不一定會愈高。

莊璦嘉:而且經過交叉分析的結果,大公司更認為職位愈高,忠誠度不一定愈高;反而是小公司比較傾向職位愈高,忠誠度愈高,以你在業界的經驗,這是為什麼?

余宗澤:小公司就不用說了,高階經理人通常也是開國元老,當然站在同一條船上;但是公司愈大,就看CEO的行事風格了,像聯電雖然沒有像台積電那麼賺錢,但我相信聯電高階經理人的忠誠度一定也很強,如同我一開始提到的,比較相似價值觀的人會形成一家公司的文化。
我常覺得一個人會離職,直接主管的責任比較大,和公司文化比較無關。

**3%認為
領導人風格影響忠誠度

**
莊璦嘉:從管理學上來看領導,一種是利益交換型的領導人:我給你錢,你替我工作,人比較不受尊重;另一種是轉換型的領導人:會用理念和員工溝通,不像利益交換型領導人和員工的關係比較冷淡,轉換型領導人比較重視做事的精神過程,所以身邊的跟隨者忠誠度比較高。

余宗澤:我覺得曹興誠就比較像是轉換型的領導人。為什麼竹科人的忠誠度不高?關鍵在幾個大企業老闆的問題,有的老闆把紙丟到員工面前說:「現在剩下兩天,我們這個月要做160億,還有40億,你去找出來。」也難怪他們帶出來的員工忠誠度不高,因為員工心裡在想:我的尊嚴已出賣夠了,等錢賺夠了我可以做自己的事。

莊璦嘉:人要形成忠誠度,有他的前因後果。和他的許多背景條件都有關,而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就離職而言,除了我們談到過的適配度、自我實現、薪資、產業前景之外,像是產業特性、升遷管道、家庭等也都會影響去留,我們應該更注意離職這件事情的意涵,人為什麼要脫離組織的因素。
余宗澤:對呀,忠誠度造成企業的成本,除了員工離開後再找人的延誤時機,還有良率問題。企業要找人主要還是三方面:專業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動機操守,除了第三項,其他可以學。人與人之間、同事之間,如果沒有忠誠,就沒有信任,而有些東西和原則,其實是影響深遠的。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