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旅遊兼市場觀察
泰國旅遊兼市場觀察

明天開始在泰國出差受訓,趁著連假提早到了泰國,參加了一些體驗活動也和一些當地人聊天,聽到或查到一些事實覺得蠻有趣的,筆記一下,分成市場與產業,還有冷知識以及和當地人聊天的筆記。

另外為什麼會有辦法跟當地人聊天呢?我參加KKday旅遊行程,導遊是一個泰國歐巴桑,泰文以外,會講中文、廣東話、英文、寮文、柬埔寨文,六種語言!

她說她老家住在寮國、柬埔寨和泰國的邊界(泰國東北),她爺爺是二戰從柬埔寨逃過來的,所以他們家都講柬埔寨文,附近村莊有些是寮國逃過去的,全講寮文,所以她不知不覺也會寮文。有點淡淡哀傷的是,當我嘖嘖稱奇問她,是怎麼學中文、廣東話以及英文時,她笑著說,因為以前太窮了,曾經去香港以及台灣打工好多年阿!

市場與產業

  1. 導遊說大學生畢業起薪大概一萬二泰銖,公務人員一萬五泰銖,大概台灣的一半,但我覺得物價沒有台灣一半,大概七八成吧,捷運甚至比台灣還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在曼谷),這樣他們年輕人不辛苦嗎?而且據說曼谷現在吸引了好多好多好多中國人去炒房每年房價兩位數增長。

  2. 一般月底發薪水,但是導遊說泰國人沒有存錢的習慣,所以我們現在是月初,會很難招到計程車,或是餐廳會沒位置,因為大家都在狂歡終於領到薪水啦!

  3. 泰國政府正在用力推廣「 醫療觀光 」,原本泰國就是觀光大國,醫療相對於歐美中東又很便宜,所以吸引很多人到泰國看病,主要做健檢、整形、眼科、牙科等等(難怪我在飯店附近看到很多牙科診所),政府的觀光指南上面甚至有推薦醫院。泰國平均每年有140萬名的醫療觀光客,收入達43億美元。

    主要由泰國的三大私立醫院提供, 最有名的叫做康民,號稱醫療聯合國,一年服務43萬外籍病人,這些醫院做的包套服務甚至包含機場接送、翻譯,院區內飯店住宿、術後觀光規劃、協助申請簽證以及院內延長簽證等等,而且醫護比相當高,平均兩三個病人能分到一個醫生的資源。當然不是用健保,雖然他們也有健保,而且一些弱勢或僧侶免費,但在泰國,即使沒有健保,醫療費還是比歐美便宜超多。

行動支付

  1. 信用卡與行動支付非常不普及,現金依然是最普遍使用的場景,要用行動支付、Rabbit card(泰國悠遊卡)、信用卡,有時還要有金額門檻,例如消費超過一千元才能使用。另外,泰國有小費文化,透過行動支付其實我想不太到怎麼給小費,所以一些按摩店家即使接受信用卡付費,小費還是得用現金,還是得掏零錢,實在有種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2. 但是行動支付非常積極搶市,到處都看到廣告, 最大的是Line Pay !捷運車廂、手機廣告、城市看板,到處都是Line Pay,而且Line Pay已經和泰國悠遊卡Rabbit Card結盟,可以直接用Line Pay搭車,類似台灣的一卡通結盟。(但曼谷有兩個捷運系統,一個叫BTS,是空鐵,一個叫MRT,是地鐵,BTS經過大部分的著名觀光景點,人超多,相對而言MRT顯得冷清許多,Rabbit Card只適用於BTS系統。)

  3. 你以為Line的營運在日本以外,是台灣最強嗎?不,泰國才是Line最大的海外市場!畢竟人家人多,所以使用量也多,泰國人口6,900萬人當中,Line Pay有超過4,500萬名用戶,大概2/3的市占率。這看起來比台灣覆蓋率低很多嗎? 其實這個數字和泰國的網路普及率差不多 。Line Pay有900萬名不重複持卡人,而70%電商的貨到付款交易,是透過Line Pay交易的。

  4. Line在泰國真的很紅,服務也很多樣,常在曼谷路上看到「LINE MAN」,做食物外送和送包裹,還可以預約計程車,甚至還有Line室內主題樂園。

  5. 第二大行動支付是支付寶,但僅限於中國人去旅遊時使用,所以說目前其實是Line一家獨大的情況,但目前支付寶也投資了泰國的本土平台TrueMoney,準備和Line Pay一較高下!

冷知識以及和當地人聊天的筆記

  1. 泰國歷史主要有800多年,主要有四個王朝,第一個王朝約200多年,第二個王朝約400多年,是最久的,在現在的「大城」,這已經是台灣人去泰國幾乎都會去的觀光景點。

    但是最後泰國和緬甸爆發泰緬戰爭,而且輸給緬甸,緬甸大軍進入大城之後開始放火燒城,整個大城被燒了七天幾乎被毀滅殆盡。因為大城當時非常繁華,佛像上都有鑲金,緬甸人想熔出金子。

    第三個王朝只有10幾年,是由華人鄭昭在東南沿海組織軍隊、反抗緬甸而建立的,原本很弱,但是趁著緬甸和清軍(乾隆時期)發生邊境戰爭,需要回防的時候,就趁機收復泰國的失土。

    但是鄭昭被下屬兼女婿背叛,女婿發動政變,並自立為拉瑪一世,之後建都曼谷,就是現在的皇室。但拉瑪一世為了彰顯自己皇權的正當性,就還是說自己姓鄭,然後跟當時的清朝說自己是鄭昭的兒子,要求冊封暹羅王,乾隆也冊封了,這個姓沿用到現在,所以現在的泰國皇室其實中文名字都姓鄭。

  2. 泰國所有的男生幾乎都會出家,但都是短暫出家,時間由3天、15天到3個月不等,因為泰國信小乘佛教,相信做好事積功德,可以帶來福報,然後他們認為出家可以將修行的福報轉給父母,所以出家是孝順的表現,連泰皇都曾經出家過。

  3. 泰國因為信佛的關係,禁賭禁酒但不禁色。禁賭但是可以買彩券,導遊還很羨慕地說,前幾天才有一個金飾店大亨中了九千萬,是泰國史上最大彩金,他這麼有錢為什麼還讓他中!我倒是納悶,他這麼有錢為什麼還買彩券;禁酒據說滿嚴格的,所有商店只有11:00至14:00,還有17:00至00:00才有賣酒,警察會抓。

    泰國色情行業的起源據說是越戰時期的美軍需求造就的,美國政府與泰國政府甚至在1965年時簽訂協議,同意駐紮在越南的美國大兵,可以到泰國進行「休閒娛樂」。

    加上泰國小乘佛教的教義,只要性工作者是為了要幫助家庭生計或是捐助寺廟等做功德的行為,那賣淫便不是那麼可恥,而且泰國男尊女卑,甚至會有「女生賣淫做功德,來世才能投胎為男生」的想法,反過來看,75%的泰國男性曾經買春過,買春對他們來說是包含娛樂與社交的行為,但我沒看到實際研究內容,很難相信。

    我曾有一次出差前自己去玩,不小心住到他們有名的紅燈區NANA當中,真的是很震撼的體驗,滿滿的濃妝豔抹拉客,滿滿的乞丐坐或躺在地上,許多還抱著小嬰兒,許多外國人無視地談笑走過,好像看到悲慘世界,芳婷所在的那個「絕望又繁華的世界」。

  4. 文化歷史,至於怎麼做到的?當時其實有兩大殖民強權 ── 英國和法國,正步步逼近,甚至法國有成功在「法暹戰爭」中佔領曼谷,但由於英國也覬覦泰國,政府利用高明手腕對法國和英國兩邊談判,讓暹羅成為兩國的「中立緩衝國」,加上對法國和英國割地賠款,才免於被殖民,但也是損失很多國土。但我相信原因一定更加複雜,這邊只是導遊簡化的介紹而已。

  5.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泰國原本是偏日本那一方的,是軸心國成員,還曾經跟英美宣戰,但是在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泰國隔天立刻大轉彎說他是被日本逼的,所以「宣戰無效」,同盟國在美國調停之下最後同意了,泰國甚至還得到了日本的150億日元戰爭賠款。

    我覺得泰國的外交手腕真的很強!

以上,我覺得滿有趣的跟大家分享,大家對泰國的認識是怎麼樣呢?很推薦來玩一下喔,來好好享受按摩吧!

本文由Evonne Tsai授權轉載自其Medium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