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金融是特許行業,但在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環境逐漸成熟的趨勢下,許多科技業者也開始跟金融業搶飯碗。
台灣金管會將在七月發出兩張純網銀執照,這股網銀熱潮也正在東南亞發生,上個月《路透社》在報導中指出,新加坡政府正在考慮開放純網銀執照,具體的方向已經出爐,當局表示將開放兩張純網銀執照名額供申請,來強化金融服務競爭力,預計八月分開始接受申請。
叫車巨頭Grab、遊戲業者雷蛇(Razer)都是潛在的申請候選人。
八月開放申請,總部必須設在新加坡
2019年可說是亞洲純網銀百花齊放的一年,除了台灣,同屬金融中心的香港,今年來已經陸續發出八張純網銀執照。
目前新加坡的金融市場,大多由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及大華銀行所把持,如果其他業者紛紛進軍純網銀領域,未來新加坡的金融市場版圖,可能將迎來新一波的重整。
「純網銀執照,象徵新加坡銀行業,將邁入下一篇張。」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主席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表示,預計將發放五張執照,包括兩張純網銀執照(digital full bank license),以及三張數位銀行執照(digital wholesale bank license),預計在今年八月開始接受申請。
尚達曼表示,純網銀發展將分為兩階段,一開始將以部分受限(restricted DFB)的模式運作,像是總存款上限為5000萬元、個人存款上限為7萬5000元,以及只能提供簡單的信貸和投資產品,不能參與參與證券市場的自營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等。直到業者慢慢建立出自己的商業模式,且金管局評估營運狀況沒問題後,純網銀業者才能擺脫限制,提供全方位的銀行服務,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執照發放有許多規範,尚達曼指出,兩張純網銀執照(digital full bank license)的申請者,只開放公司總部設在新加坡,或是由新加坡人管理的公司,外資企業可以透過跟新加坡公司合資的方式申請,但總部必須設在新加坡,主要負責人也必須是新加坡籍,之所以條件這麼嚴格,尚達曼表示,這是為了確保銀行體系是以新加坡為重要核心,跟台灣、香港、南韓的純網銀發展相比,相對保守謹慎許多。
需具備科技背景,雷蛇、Grab都有興趣角逐
要得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青睞,角逐的業者必須有從事 科技產業 的背景,也要清楚地說明,如何透過科技的力量,來解決目前金融市場的痛點與缺失。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叫車平台Grab,上個月就表達進軍純網銀事業的興趣,根據《路透社》引述多名內情人士說法,Grab已經找來顧問,評估申請執照的可能性,只要當局訂出遊戲規則就會出馬角逐;此外,新加坡電信(Singtel)也傳出有意申請執照,拓展行動支付和網路安全等新領域。
另一家對純網銀有興趣的業者,是在新加坡創立的遊戲公司雷蛇(Razer),除了電競相關產品,2018年推出電子錢包Razer Pay,正式進軍金融科技領域。東南亞有超過4.38億的人口沒有銀行帳戶,雷蛇聯合創辦人陳民亮認為,旗下的錢包服務,有助於在新興市場推動電子支付。最近更宣布與VISA合作,加入VISA的金融科技優速計劃(FinTech Fast-Track Program),以VISA全球共通的網絡為基礎,計劃開發一個Visa虛擬預付方式,與Razer Pay電子錢包整合。
香港因為沒有特別突出的科技巨頭,幾乎都是阿里巴巴、小米這類的中國科技公司,與香港當地銀行攜手角逐執照。但新加坡就不一樣,Grab是一站式超級App,全方位滲透許多線上線下生活場景。根據尚達曼說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核心目標還是以追求穩定為優先,如果Grab真的順利取得執照,應該能替態度保守的新加坡金融市場帶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