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個人電腦)正在死亡。15年前,微軟實現了每一張辦公桌、每一個家庭都配備了個人電腦的目標。下一代的科技使用者甚至不會注意到有桌上型電腦的存在,更別提使用它了;更有甚者,連筆記型電腦的使用也在下降當中。這將會是無PC的世代。
編按:我們活在一個「微趨勢」的世界裡。這些趨勢乍看微小,影響力卻超乎它們的規模,而且處處可見。
《微趨勢》作者、前微軟策略長暨資深顧問馬克‧潘,從50種新微趨勢,預言未來10年人類社會的趨勢走向,揭開被多數人忽略的隱藏商機。
為什麼?現在有超過20億人擁有智慧型手機,這個數字預計到2020年將會成長到30億。除了少數例外,大部分在PC上執行的事項,正一個接一個地轉換到智慧型手機上進行 。新型智慧型手機的螢幕變得更大,讓這一切都成為可能,加速了這個趨勢的進展。
科技公司超微(AMD)曾經承諾要開發出100美元的筆記型電腦,以確保科技的傳播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但是現在,我們沒有100美元的筆記型電腦,但是有了1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
新的目標將會是把新型智慧型手機的成本降到10美元。即使這還無法實現,智慧型手機達到無所不在的境界還是會比歷史上任何產品更快。智慧型手機所能提供的體驗,讓PC黯然失色。滑鼠即使還沒有完全被淘汰,也正在淪落為被當作廢棄物的路上。而且甚至連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也似乎越來越像多餘而笨重的智慧型手機。
新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智慧型手機重塑世人上網樣貌
大多數的無PC世代,在科技的接觸點上,將會有完全不同的樣貌。在開發中國家尤其是如此,那裡的民眾多數沒有過PC,而且直到無線網路出現之前, 他們只能靠有線撥號連線,卻直接進入行動裝置時代 。
也不過在幾年之前,90%的印度人連結不上網路,今天,印度是全世界成長最快的科技市場,而這個國家有能力大幅擴大這個潛在市場的規模。隨著印度中產階級的擴大,印度的消費者,光憑著他們的規模,就可以重新塑造後PC時代適應低成本、普及化的個人科技內涵。
在印度這樣的地區,Android作業系統就是新的Windows。事實上, Android正成長到Windows過去從來無法企及的地步 。根據科技公司Cisco的說法,印度的網路用戶將會從目前占印度人口的28%,驚人地躍升到2021年的59%。
Windows Mobile系統已經退役,所以微軟在行動裝置方面已經豎起了白旗。蘋果正試圖在印度站穩腳跟,但是它的產品價格對大眾市場來說實在太高了,當地的一般工作者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花1,000美元買一支iPhone X。
Android獲勝,也就是Google獲勝。甚至在美國,只使用行動裝置的人也在增加。2017年,Google宣布Android已經跨越了全球每月活躍用戶20億人的驚人門檻。根據皮尤網路調查,55%的美國人透過手機上網。在這之中,有31%的人承認,這是他們上網的主要途徑。
PC的銷售量在經過數年的下滑之後,穩定在1年3億台,但根據Statista,近期開始下滑到2億7,000萬台。這表示已經奄奄一息的電腦製造商,現在又要面臨一個更殘酷的世界。就連一直是個人電腦市場寵兒的Mac電腦,也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的銷量下滑。
PC包括Mac,在學校仍然被廣泛地使用,但在教育領域之外,只有大量製造內容的創作者才會真正需要它們。如果你不是正在編輯專業級的照片和影片,或是製作一部長篇電影,你幾乎不需要一台桌上型電腦。
在高端市場,行動裝置將演變成根本不像個裝置:環境計算(ambient computing)即將上線。它開始於亞馬遜的語音助理Alexa,而且在已開發市場將繼續成長。最終,這些裝置將成為這些國家的民眾和科技互動的主要方式。然而,對於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來說,行動裝置的製造商,存活的時間應該很可能遠遠超過PC。
對初學者來說,無PC世代以及它的發展,已經改變了市場行銷、學習和全球的識字能力。這意味著,被普遍認為無足輕重的App,將會在我們的未來扮演重頭戲。同樣被負面看待的行動廣告,也將成為向民眾傳達他們想要的相關產品訊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
在美國,無PC一族和只使用行動裝置上網的用戶,正在穩步上升。根據eMarketer預測,到了2020年,將有41.6%的美國人會只用行動裝置上網,這個數字在2017年時是34.4%。PC如何跟得上呢?它們跟不上了。
在開發中國家,對大多數人來說,手機將會是他們第一個擁有的連網電腦科技。根據2014年的皮尤中心報告,有越來越多的非洲民眾使用他們的手機發簡訊、拍照和辦理銀行業務,甚至有更多人使用他們的手機來獲取更多的健康資訊、更新的地圖、政治新聞、消費訊息和社交媒體。由於當地的智慧型手機價格可以便宜到30~50美元,跟街頭小販就買得到,而且通常可以維持幾個月的壽命,現在有越來越多人負擔得起這種熱門的科技產品。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的銷售額成長了73%。藉由推出便宜又大支,售價260美元的Moto G,摩托羅拉現在成為巴西最暢銷的智慧型手機品牌。
協助全球掃除文盲是智慧型手機能夠提供的一個好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公布一項報告,描述了手機用戶之間的「閱讀革命」。
在缺乏書籍,文盲率又高的地區-兒童文盲率20%,成人文盲率34%,如衣索比亞、迦納、印度、肯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辛巴威,民眾的閱讀量正在增加。父母讀給孩子聽,孩子則欲罷不能,渴望知道更多內容。 「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結論是,行動裝置可以有助於人們發展、維持並且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一作者偉思特(Mark West)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很重要,因為識字打開了一道大門,讓人擁有改變人生與追求幸福的機會。」
從大演化到小,人類社會與科技密不可分
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唯我獨尊的文化,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而且還會持續下去。現在,生活中幾乎不能沒有手機。
你要怎麼樣才能連絡到你的另一半或孩子?只能靠手機吧?家長現在透過iPhone上的「尋找朋友」功能來追蹤他們的孩子,然後叫一輛Uber送孩子去參加派對,或是送他們去朋友家過夜。隨著父母越來越少透過保母,而更常透過「尋找你的孩子」來看顧小孩,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
千禧世代是無PC一族這個微趨勢的關鍵。根據一項由互動廣告協會(IAB)和Millward Brown Digital and Tremor Video合作進行的研究,千禧世代比較喜愛,也更容易接受簡短的影片,這些影片比較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所以針對他們推出廣告的時候,應該要注意-要用10秒鐘的廣告,而不是30秒鐘的廣告。現在,品牌首先最重要的是切入行動裝置的市場,任何沒有把行動裝置列入考量的企業,都終將被淹沒。
1981年,IBM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大張旗鼓地推出了PC。它是通向未來的窗口。它促進了小企業的成長、鼓勵了學生學習,以及許多人寫作。至於談到今日的科技,我們正從大進展到小。
從桌上型電腦到智慧型手機,從創造訊息到吸收訊息,從看電視上的廣告到看我們智慧型手機上的廣告,從親自購物到隨時隨地都在購物,從到銀行領錢到用我們口袋裡的手機付錢,從看大螢幕上的電影到看微螢幕上的影片,我們正目睹智慧型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它在美國可能只是一個微趨勢,但在世界上的其他某些地方,口袋裡的這台PC是你唯一可以取得的科技。對這些國家來說,這不只是一個微趨勢,它徹底改變了好幾個世代。
責任編輯:張庭銉
本文摘錄、整理自《未來十年微趨勢》,先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