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舉辦的第三屆台灣創業加盟展,讓高雄鹽埕區的高雄工商展覽中心湧進了大批人潮;民眾穿梭在40家廠商110個參展攤位中,為的就是尋求創業捷徑,探索自己成為頭家的機會。猴年乍到,消費市場已經在年節期間爆發買氣,有意創業的族群也正緊盯著這股活繃亂跳的消費力道開始摩拳擦掌。
**網路創業風潮,現正當紅
**
台灣連鎖加盟協進會秘書長李培芬,十分看好今年的創業加盟市場。除了這次連鎖加盟展參展人數激增外,她也認為失業率仍偏高,長期失業、待業的民眾將積極尋求創業途徑,以趕緊抓住市場中有限的創業成功機會;加上政府不斷推出輔導小本創業的政策,因此,台灣的創業市場將會掀起一波加盟創業的熱潮。中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也發現,在2003年執行的「中小企業創業諮詢服務計畫」,光是年底輔導的案件就高達1萬件。
歷經2000至2002年台灣光復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2%,為光復後首度赤字),2004年可望成為台灣經濟否極泰來的一年。從台灣產業發展史來看,每一次經濟的大成長,都源自中小企業家前仆後繼地創業,不斷對國內和世界的大企業提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bation)的結果,由此推論,2004將是台灣在21世紀的創業元年。
隨著景氣逐漸復甦而來的創業潮,又會有那些浪頭值得注意?已故英業達副總溫世仁就曾預言,低成本、重視核心價值的「居家創業」風潮將起,透過網路支援,即使一個人輕鬆在家,也能輕鬆創業。
根據9999泛亞人力銀行的調查,「網路開店創業」已躍居上班族偏好的十大模式之一,顯示台灣創業的傾向,已隨著網路生活的發達也有了改變。SOHO協會秘書長張庭庭指出,即使是小吃店、小型專賣店也可以把它「知識化」,提升商店的形象、口碑,並運用科技達到經營與行銷目標。例如,在社區舉辦小型試吃會、與實體商店策略聯盟舉辦寄賣活動、參加展覽活動、廣結網路上的會員等;運用各種行銷通路,小店經營也可以靈活突破經營資本有限的困境,達成「小店立大功」的成果。
**知識服務品牌,也能出頭
**
台灣不但中短期景氣會很好,甚至典範轉移式、長週期的新經濟型態,也會開始出現。正如1991年台灣電子產業接棒塑化出口產業一樣,未來台灣也會有一套全新的產業類型、工作類型、策略類型,出現在地平線彼端。「原創力、發明力、創造力、想像力和真正的創業精神,是推動台灣邁入下一個成長階段的要素,」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執行長溫肇東指出,台灣另一個創業趨勢是知識服務品牌的出頭,與過去製造業經驗大不相同。
在製造業大量出走之後,台灣的經濟需要注入新活力,而「創新」絕對是最重要的驅動力量。溫肇東觀察,政府已經察覺這一點,因此像行政院青輔會的服務業創業、婦女創業、非營利(志業)創業、勞委會的微型創業等各種輔導措施從去年底就紛紛出籠。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1994年後,OECD主要會員國知識產業占GDP比重已超過50%,高科技產品投資也大幅增加,台灣與OECD發展趨勢相符,未來中小企業信用保證業務發展應與知識型創業中心主軸結合,透過鼓勵中小企業研發、行銷,才能面對激烈的競爭。
**微型創業趨勢,即將發燒
**
綜觀所有創業趨勢,可發現小本經營的微型創業仍是主流。根據勞委會職訓局去年底委託中小企業協會,針對590名有志創業者所做的統計調查顯示,56%的受訪者雖有心創業,卻苦於資金不足;尤其經歷前兩年經濟景氣低迷,更使得創業者在投資心態上較保守,希望找本少利多的行業加盟,因此,創業的投資金額愈低,就愈受加盟者青睞。
所謂「微型創業」,指的是資本額比中小企業低,員工規模4到10人間的事業體。青輔會副主委陳聰勝分析,今年選擇「微型創業」的人有大幅增多的趨勢。台灣連鎖加盟協進會秘書長李培芬也指出,小本創業已經從前兩、三年前的100萬元以下,略為提高到120到150萬元之間;這是因為政府推出微型創業貸款、導致銀行放貸意願增強。
「個人式的單打獨鬥需要更強大的意志力、與專業性來突破困境,」青輔會主委林芳玫觀察,微型創業因為屬於獨自作業,缺乏組織的支持,因此在爭取顧客、工作權益協調、行銷管道、教育訓練、市場資訊流通、人脈拓展及就業安全保障方面,都較顯吃虧。
林芳玫認為,現有個體經濟單位力量必須集結起來,分散個人風險,創造更大的邊際效益。「規模經濟取代個體經濟,也必然會成為具有成長潛力之微型創業的趨勢!」林芳玫以加盟業為例,各加盟店能以規模經濟的成本低價購買開店所需設備及原料,並傳授經營知識與相關技巧,就是讓創業難度降低的方法。不過,各家店面收益好壞,最後仍取決於店主實際操作成果。
無論是加盟或策略聯盟,面對全球化結構重整時代,微型企業勢必對於大者恆大的趨勢提出因應之道。過去英雄式個人的創業成功案例已不足以回應結構性的變動;微型創業者必須及時調整,而政府也應積極建立微型企業的輔導機制,才不致扼殺了新經濟時代的企業創新能量。
得意晶公關顧問林蓓茹&紀惠雅
為公益團體發聲,也為自己找到新戰場
五年級後段班的林蓓茹,與六年級前班的紀惠雅,兩個人加起來的公關工作經驗將近20年,今年3月卻相偕離開工作多年的21世紀公關公司,一起出來創業闖蕩,自己當頭家,設立得意晶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一樣從事以溝通為主的公關服務,但林蓓茹與紀惠雅卻看到不同以往的新商機。以往,公關公司的客戶大都以企業為主,但她們看到了公益團體或是基金會的公關需求,像好鄰居基金會就是得到7-Eleven贊助,從2000年起每年進行社區提案,進行社區清掃活動。
「我們不是出來跟老東家搶客戶的,」紀惠雅笑著說。
林蓓茹和紀惠雅都認為,公關不是只有產品,另外也要能製造社會影響力。「公司的英文名字crystal(水晶),就是希望能像水晶一樣帶給社會正向的磁場,」林蓓如提到公司取名的由來。
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因此,公益團體和基金會,都是得意晶想亟力爭取的客戶。紀惠雅說,過去為企業做公關,在為產品造勢或是強化企業形象較多,但是她們心裡有個不一樣的聲音,希望也能為一些公益團體發聲。
此外,林蓓如也指出,現在微型創業的人很多,像是民宿業、中、西醫都有公關需求。做這些微型創業者與大企業或傳播媒體的中介者,或是推薦給大企業,是她們看到的另一個機會,「也可以說我們是為服務創業潮而創業的。」
目前,得意晶公關正在進行的案子之一,就是尋求企業贊助,把《當和尚遇上鑽石》一書的作者Micheal Roach引薦來台灣演溝、或是企業內部座談,交流這位得到佛學博士的出家人,還俗後如何利用佛法原理來行銷。
這兩位女性認為,現在的社會已經能體認服務是有價的,所以不擔心獲利問題。但離開了過去熟悉的體系,一切都要重新適應,而且目前收入是她們十年前的水準,難免還是有不確定感,但他她們仍勇敢傾聽內心的聲音,追求一份為自己量身訂做的生活。
小哈波電腦美語(桃園分校)陳明娟
瞄準幼教業,不惑之年再造事業第二春
在醫院體系服務近20年的陳明娟,在即將邁入40歲的關口,毅然辭去桃園敏盛醫院櫃台服務主管的職務,創業加盟電腦美語連鎖體系,為自己的事業尋求另一個春天。
陳明娟和幾位醫院的同事合資,拿出400萬資金加盟電腦美語安親班。陳明娟說,「當初會撰擇安親班,是因為希望給孩子們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原來,幾位合資創業的朋友全都是母親,卻一直苦於找不到一個讓孩子既可學習又有安親功能的環境。
當然,陳明娟也看到現今社會大都是雙薪家庭,安親需求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
目前,文教業幾乎就是創業加盟的明星產業,2003年底出版的《創業搶鮮誌》曾邀請12位專家,對台灣40個行業進行分析,預估2004年最具賺錢潛力的行業中,兒童美語位居第五。
「有句話不是說女人跟小孩的錢最好賺嗎?」陳明娟開玩笑地說。
此外,陳明娟也仔細評估過,安親班硬體設備建構完成後,每月其餘的支出就不大,而且補教業扣的稅也比較少,利潤可達二到三成。陳明娟認為,加盟的好處除了打連鎖業者原有的品牌外,也能快速得到他們的know-how;像是電腦和美語教材統一由總部提供,而像面試老師的技巧、甚至班主任的養成,也都提供培訓課程。
**克服創業兩大挑戰
**不過,因為現在每所學校使用的課本都不相同,所以自行準備「地方化」的教材之外,最重要還是學習「與小朋友們相處的技巧」,這是創業以來的兩大挑戰。「雖然我曾在空中大學兼過課,不過從事幼教還是頭一次,」陳明娟笑著說。
陳明娟目前是小哈波電腦美語桃園分校的班主任,負責招生、師資召募和課程進度規劃等班務。陳明娟分析,大部份電腦美語是「用電腦上美語」,但小哈波的教材將兩者分開,除了安親功能,孩子們也比較真正能學到東西。
孔子說過「三思而後行」,陳明娟也這樣告誡自己,凡事好好想過三次,就應勇敢下決心,想太多反而會讓自己裹足不前。她說,雖然在醫院多年,但自己其實一直不喜歡醫院生活,眼看自己就要進入不惑之年,決定嘗試跨入自己較關心的幼教領域,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