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虛擬托兒園!Bananny提供臨時托育小幫手,媒合即時育兒服務
打造虛擬托兒園!Bananny提供臨時托育小幫手,媒合即時育兒服務

育兒應是許多父母「甜蜜的負擔」,根據兒福聯盟2018年的「幼兒媽媽育兒感受及需求調查」統計,養育三歲以下幼兒的女性、99%有過工作經驗的受訪者之中,僅50%留在職場,且她們大多是將小孩託付給長輩、配偶或其他親友,調查中同時反應出媽媽對友善育兒職場及相關福利不滿意,在育兒之路上,尚未擁有充足的資源與協助。

看同事陣痛中趕工作,萌生創業念頭

育兒平台新創Bananny的創辦人高幼軒(Audrey Kao)創業前是名會計師,在加拿大、盧森堡、香港的國際事務所從業七年,工作期間,看見許多女性同事辛苦兼顧工作與育兒,深感不捨。

回憶起過往職場經驗,Audrey 曾目睹一位女性同事接近臨盆,但手邊仍有未完工作,只好由先生陪同,在陣痛中一邊打字,直到羊水破了才趕快送醫。「還有一位主管,在假日加班時,用檔案夾幫小孩圈出一個空間,讓小孩在裡面爬。」Audrey 分享,進入婚姻後的女性,時常必須在職涯發展與顧全家庭之間抉擇,這使她開始進一步思考,是否有更有效、便捷的方式協助職場女性在工作之餘,擁有更無後顧之憂的育兒支援。

長時間以來,台灣的托育環境,多數都以長期保母為主,難以找到臨時托育的資源,且無法適應臨時托嬰需求,導致許多育兒父母無法脫身,因而錯失生活與職場上難得的機會。為解決此問題,Audrey 於 2016 年投入創業,希望為創造友善的職場育兒環境、減輕幼兒父母的負擔,盡一份心力。

推陪玩服務,彈性支援臨時托育

2016 年甫成立的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為臨時托育服務的媒合平台,提供「保母」及「陪玩」兩種服務。使用者(家長)點開 Bananny 網站,可選擇以 LINE 或 Facebook 帳號註冊,再依照地區、時間、保母托育經驗或陪玩特色等條件尋找適合的托育資源。

保母.jpg
點開Bananny網站,家長用LINE或Facebook註冊,再依照地區、時間、保母托育經驗或陪玩特色等條件尋找適合的托育資源。

事實上,「陪玩(baby sit)」在國外十分常見,然而對台灣人則相對陌生。對比保母擁有專業的兩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經驗(如:保健、換尿布、洗澡等居家照顧),陪玩夥伴多半負責 2 歲以上、學齡前孩童的「發展學習」、「遊戲陪伴」、「監督作息常規」方面,例如陪伴孩子閱讀英文繪本、繪畫、體操、遊憩等;另一方面,相比於以「送托」為主的保母服務,陪玩大多已到府陪伴為主,方便需要短短幾小時休息、外出、辦事、工作的家長能有喘口氣的機會。

此外,在 Bananny 平台上的「陪玩夥伴」多以專業幼保科系學生為主,收費也較保母費用低廉,能夠提供家長多一種托育服務的選擇,補足時間短暫且簡單的幼兒陪伴需求。

陪玩夥伴.jpg
「陪玩」服務是Bananny平台的特色。

當然,「信任」是嬰幼兒照護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平台上所有的保母與陪玩夥伴都設有評分機制,提升家長對托育人員的信賴,平台也能透過使用者回饋與評分來為提供服務者的品質把關。「在 Bananny 接案的保母都符合法規資格,註冊時必須上傳良民證、三個月內的檢康檢查報告、國家認證的托育證照。」Audrey補充說明:「而我們的陪玩夥伴則必須是幼保、幼教、護理科系的學生,或者擁有幼保經驗者,經審核後才能開始接案。」除此之外,加入成為陪玩夥伴之前,也須提供學生證,使平台得已透過學生證上面的資料了解學校、科系、學年以及姓名。

而關於家長的身份驗證,則以 LINE 或 Facebook 帳號註冊,為以防假帳號入侵,加上個人照片,審核並確保家長是真人用戶,保障雙方權益。

平台零抽成,僅收家長會員費

在收費模式上,Bananny 不對保母及陪玩夥伴抽成,採用家長的付費會員制。當家長在平台找到符合需求的保母或陪玩夥伴,想要進一步聯繫時,需要支付會員費用 490 元(單次),同時藉由年費優惠(99元/月)來增加家長的黏著度。

未來,針對企業客戶,對應到友善職場的想法,Bananny 提供企業主認購方案,提供有子女的員工數小時的「托育券」或「托育券」,凡該公司員工可透過掃描 QRCode,即可在 Bananny 免費使用托育與陪玩服務,團隊同時可提供員工的使用報告,協助客戶了解員工的育兒資源需求。

提升使用者體驗,力推陪玩觀念

高幼軒笑說:「有人問我們是不是要做保母Uber,但我們比較像是交友軟體,重點是個人需求,要找到適合的人。」立基於貼近人的需求,Bananny 團隊在也針對「保母」進行需求調查,發現許多保母不習慣收發 email,甚至沒有 email 帳號,因此選擇用 LINE 作為主要聯繫管道,更將官方 LINE@ 功能設計得簡單明瞭,方便部分不熟悉電子產品的保母使用。

現階段,Bananny 團隊持續推廣陪玩的觀念,透過官方部落格的文章說明、舉辦線下活動,促使更多家長知道陪玩服務,進而願意嘗試。

同時,為提升陪玩夥伴的服務品質,Bananny 與國北護幼保系建立產學合作,也向他校相關科系的學校貼出招募訊息,提供培訓與獎學金,平衡供需、亦為使用者累積更多的陪玩選項,直至目前為止,平台已有 1,000 位陪玩夥伴提供到府服務。

烏托邦科技_創業午餐會_2020-01-10_侯俊偉攝影.jpg
Bananny團隊,左起:Business Development & Marketing Manager 張家毓、Content Marketing Manager 張書維、CEO & Founder 高幼軒
圖/ 侯俊偉攝影。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1. 找到志同道合、有相同信念的夥伴一起打造 Bananny
  2. 注重平台兩端使用者的體驗,打造符合使用者lifestyle的產品,包括考量家長零碎的時間、保母對於科技的不熟悉等。
  3. 深耕有價值的專業內容,長遠經營 SEO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Bananny托育小幫手是台灣最大的幼保人才平台,除了即時媒合專業保母,更創新引入又保幼教和護理系的幼兒陪玩夥伴,提供家長彈性且可負擔的臨時育兒支援,有效解決現代無後援小家庭的痛點。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我覺得世界不缺多賣一套玩具、 一件嬰兒衣服或是一個包包的公司,但是我真的希望幫助更多爸媽,在成為爸媽之後,不用一定要妥協或是放棄追求自我。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可能是你的興趣,可能是陪伴家人的時光,可能是你的自我實現。但不管你是要稍微喘息片刻,還是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Bananny 托育小幫手希望能成為提供爸媽即時且彈性支援的可靠存在。讓你不用因為成為父母,必須去犧牲個人的理想或選擇,而失去原來的可能性。既然現在沒有這樣的環境,我的工作就是創造這樣的環境。我覺得解決這個痛點對我個人來說是深具意義的,因為它同時也是在創造我想要的一種未來。」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烏托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11/11
產品名稱:Bananny 托育小幫手
上線時間:2016/11/11
團隊人數: 5人
官方網站新創資料庫Facebook

關鍵字: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