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從最現實的角度來看,公益事業也是最好的行銷
就算從最現實的角度來看,公益事業也是最好的行銷
2004.03.01 | 人物

智邦做得比其他公司都早,從發動員工掃街活動、由公司員工票選總經理、將尾牙經費挪來做公益活動、到音樂大師David Darling與霧鹿布農族合作CD,背後都少不了黃安捷的奇想創意。
但智邦也在去年遭遇打擊,2003年第三季,公司一口氣提列業外虧損26億元,致使全年轉盈為虧,「一個人總是要面對自己,所有曾經的失敗,都會是未來進步的養分,」看起來一副消遙派居士的黃安捷,其實有非常人間的一面,但他也篤定地說,「如果智邦要活到即使臺灣銀行倒了公司都不會倒,那公司不能只在乎錢,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
這就是雙子座的黃安捷,富豪成林的台灣電子業中,天性最浪漫的生意人。

Q:智邦為什麼那麼特別,贊助那麼多藝術文化,又那麼熱心公益?
A:我看你應該是想問,「為什麼你們公司這樣亂搞還沒倒」吧(笑)!有啊,很多國外的好朋友來智邦,包括客戶,都跟你一樣問我類似的問題,他們想知道,你們到底有沒有好好做啊,搞這麼多有的沒有的東西,「Why are you still here?」(笑)
公司要活下去是最基本的,但就算從最現實的角度來看,做公益事業也是最簡單、最便宜的行銷,我們把公司弄得很有特色、很有味道,反過來說也讓客戶有深刻的印象。比如我們公司養了一隻狗小白,這和Business有什麼關係?
可是就有客戶來我們這裡,聽完簡報後過了三年早已忘記我們講過什麼,可是還記得我們那時辦藝術展覽的主題,還會問「小白現在怎麼樣了?」從來沒有客戶問我們某個業務員現在怎麼樣,但大家都會記得小白。
比如說我們樓下有咖啡廳,你可以說這樣好棒喔、對員工很照顧喔,但從最現實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因此省了很多會議室的空間,很多公司都弄一個很大、但很空的Lobby,那其實才浪費,我把它弄成咖啡廳,只要外面訪客來,坐在這裡就可以開會、上網,不是很好嗎?

Q:這樣做,會不會讓很多人覺得智邦「不務正業」?
A:我們當然要把公司做好啊,公司沒有做好的話,做這些都是假的。但這些事情,其實跟公司才有關係啦!這牽涉到你希望公司能活多久,如果你只看到今年賺錢、明年也要賺錢,這些事情不用做;但如果智邦要活到即使中華民國不存在、臺灣銀行倒了,智邦都還不會倒,公司就不能只在乎錢,一定要有「公司文化」。
什麼叫公司文化?我們辦藝術活動、公益活動,如果可以因此讓員工懂得欣賞藝術的美感和精神,他做出來的產品就不會太離譜,研發的精準度、對品質的要求也不會太差;公司其實會變得更好。
我和員工討論事情,如果意見不合大家都無話可說時,我會帶他們到醫院走一遭,再故意說「我要去看朋友,你們先在急診室等我。」等到我在醫院閒晃15分鐘,再回急診室找他們時,他們竟然不那麼斤斤計較了(笑),想想人生也沒什麼好吵的——短短15分鐘,他們已經會退一步為別人想、為自己的工作夥伴想了。
我們做慈善、做e-Charity就是這樣,因為只要員工能真心關懷公司外面的人,他一定會更關心公司裡面的人。

Q:即使公司在不賺錢的時候,你也堅持這樣做嗎?聽說很多分析師對你們很有意見……
A:上次就有人問我,智邦去年虧那麼多錢,怎麼還要做「非洲阿福」來台就醫的公益?我反而想問,難道一個窮人就不能做善事嗎?我們做善事,是不是一定要等很有錢才去做,就算是窮人,難道就不能表達他對社會的回饋?
有時候同事會跟我說,哪個分析師今天又寫了什麼了,我說不要那麼緊張。智邦一向不時興法說會,把公司做好才是真的,辦那些都是假的。那些投資銀行的分析師、所有搞錢的人都是嗜血的動物,哪邊有利潤就往哪邊追逐,他們的性格就是就是鯊魚嘛!只要公司的業務好,他們自然就會把你寫得天縱英明一樣,我才不會管那些人寫什麼,那不重要。

Q:所以你不會很在乎公司的獲利?
A:有次我開車,從廣播聽到蔣勳在唸一首詩,題目是「不會游泳的魚去跳海」,為什麼魚不會游泳,還要去跳海?原來寫詩的是一位澎湖的殘障小朋友,那時我不自覺就把車停在路邊,掉下眼淚來。後來我就很喜歡蔣勳的東西,他給我很多看待生意上事情的靈感。
比如他談為什麼一朵花會那麼美、為什麼夕陽會那麼美?因為花把所有的生命力都集中在綻放的一剎那,因為夕陽就只有那麼短的時間,這給我很大的震撼。有一次我把車停在路邊睡一下,睜開眼睛一看,剛好看到窗邊的扶桑花,那種瞬間美的感覺啊,讓你覺得很多事情都可以放下了。
我當然在乎公司啊,但你有時候要跳出來,用大一點的角度看。我們就努力做嘛,智邦只要花一般力氣,EPS一年賺兩塊是很輕鬆的,如果真的做不好,公司倒了就算了,一定要把所有人生都押在上面嗎?

Q:是什麼樣的機緣,觸發你開始做公益慈善活動?
A:公司十週年是一個里程碑。當智邦到了十週年,我們覺得開始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我的Partner(智邦總經理杜億民)也很支持我。
那時很流行週年慶要辦酒會,我們不一樣,就用掃街來慶祝,集合員工,大家到新竹各地去掃地。九二一時,我們也推動每個上市公司認養10個家庭,因為想平撫九二一的傷害,重點不在給這些家庭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如何「陪他們成長」。我們也說不要做尾牙,把錢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老杜說的好,這是「把短暫的激情,換成長遠的關懷」。
當你開始關心別人、付諸行動,許多好的事情就會自動連在一起。最近我們又想出一個新觀念,要是每個上市公司能捐出1000萬,認養一種疾病研究基金,就可以研究、解決一種病痛,譬如禽流感、小兒疾病。這就是「社會公民」的概念,同樣生活在一艘船上,大家要有一種「共業」的體會,不能說你自己的公司做得好,就神氣自以為了不起。台灣的企業家要學著謙虛一點。

Q:聽起來,你其實是用不同的觀點,去看工作和經營企業這件事……
A:我的夥伴老杜常說,200年前的人,是為了有土地的人工作;100年前,是為有錢人工作;100年後的現在,我們要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工作」是什麼意思?也就是不管你是哪個位子的人,都會自覺公司是「我的」,當然會希望能舒服、合理一點。所以我們有咖啡廳、托兒所,其實並不奢侈,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把工作的地方,當成自己的家。
一家公司要成立,一定要問它的「立業宣言」是什麼?如果方向對了,那麼生意上有高低起伏,那其實很正常啊。我不相信創業是可以計畫到滴水不漏才去做,有一些我叫「MBA type」的人,一說到創業,好像寫出一份偉大的Business Plan(創業計畫)才是重要的,反而忘記「為什麼自己要創業」才是最關鍵的,如果真的只考慮錢,很難有持續的熱情支持你在事業挫折時,繼續努力下去。
智邦的立業宣言非常簡單,就是「做一個公司來幫助這個社會」。也就是說,我們不是單講一種產品,而是一個心願,用好的品質與服務使人感動,來改善人類生活。我希望在智邦的這一群人,是可以互相幫助別人的社會公民。

Q:所以智邦以民主方式選出總經理,也是依循這樣的邏輯?
A:其實是我自己想找台階下(笑)。這是領導者必須考慮到的,你每一分鐘都要想到,也許哪天就不在人世,如果你要下台,公司怎麼辦?困難的是,要讓員工知道,這是「你自己的公司」,我不是你的老闆。我希望每個人可以為自己負責,但可以互助,也可以互通有無。
我們也這樣看新人啊,包括一些新的經理人。新人難免會產生問題,這就要看你是要跳下去教他,還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就像美式足球,球員上場是要戴耳機、詳細聽教練怎麼指揮、才怎麼跑位的;或者你要像英式足球,一上場球員就有自我意識,教練根本管不到球員。但教練一定要有本事知道,放在球場每個角落的這些球員是不是恰如其位。

Q:你怎麼看台灣電子業的同業朋友?你好像說過,電子業並不是真的很厲害……
A:我這一代很多人富有得太容易,尤其是電子業,其實有的並不是真的如此厲害,只是因為台灣資本市場取得錢太容易,他們的財富是從股票來,不像傳統產業的財富是從生產財、從土地或工廠而來。
我反而覺得電子業的人,應該多去和傳統產業多學習,學習他們的眼光和沉潛。像紡織業已經走過這些階段,雖然電子業產品週期變化快,有較多創新空間,但是基本的Value Chain(價值鏈)定位、Supply Chain(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產業都有互通的地方。電子業應該去學他們,但可惜電子業的人有時因為太聰明而不願意去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Q:去年第三季智邦一口氣打消26億呆帳,外界都很震驚,畢竟這非同小可,你是怎麼想的?
A:我想了一個禮拜要不要做這件事,很焦慮,因為覺得公司財務報表背後有一些狀況,本來想說是不是哪邊管理出問題。但有一個主管來跟我討論時,他說,「老闆,其實很多Shit都是你們以前留下來的!」我那時很震撼,覺得他的話有道理。當員工這樣告訴你的時候,你會很難過,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可以說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
後來我就把財務人員找來,我問他,如果把所有以前的不良資產全部打消的話,要多少錢?他算一算說26億左右,那個禮拜我就開始痛苦,到底要不要做下去。
後來財務人員勸我不要想那麼多,他說就算這樣做,公司也不會倒。我們負債比才26個百分比,即使打消這些壞帳也還是健康。資產有好、壞之分,負債也有好、壞,重要的不是現在,要考慮的是未來要怎麼走下去。
所以我做這個決定,其實也想對公司年輕一代負責,讓自己與年輕人能有所警惕,不要在市場一片看好時就盲目投資。如果你現在的失敗,能變成往後前進的養分,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很慶幸我有很棒的夥伴。我那時說,如果投資人要來殺人,你們就想好誰來接我的工作(笑)。

Q:這件事會不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打擊?
A:我很想寫一本書,叫做《26億的教訓》(笑)。其實很多公司都有類似的問題,老闆一定也想把壞帳一次打消,只是不敢罷了,但我們決定要這樣做。一個人會害怕面對自己,當你看以前的紀錄,你不禁會想「這個笨蛋,以前怎麼做這麼多傻事?」我把這件事當成是重新開始。電子業技術變化、市場變化都很快,往後幾年整個大環境還會有更大的變革,我們一次打消,清清白白,就可以重新開始。
我最擔心的事情,其實不是這件事。我們這一代,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大陸,有人說是磁吸效應,但我覺得應該叫「黑洞效應」,我對這件事是「always worry」。下一波競爭已經不是生產競爭,而是更高階的人才競爭,我替我們的員工、工程師擔心,他們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但我常覺得他們不知死活,完全不知道中國大陸工程師有很大的潛力,這個鄰居會長成怎樣。

Q:你很替台灣感到擔心嗎?
A:很著急啊!某些方面你必須要有世界觀,但是,難道你不會對自己的出生地特別有感情嗎?如果公司靠很多工作夥伴才有今天的地步,這些工程師都是你的家人,不能說未來幾年我不要他們,就去選擇中國大陸比較便宜的工程師,這很不合人性。
另一個問題是通貨緊縮(Deflation),我們過去從未碰過這種情況。再來就是我們這一代會面臨的「中年危機」,不騙你,很多人都有啊(笑)。說不焦躁是騙人的,就是因為能力還不夠,才會焦躁。

Q:你怎麼看自己?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浪漫、感性多過理性的人嗎?
A:說穿了,我就是生意人嘛!(笑)我是典型的雙子座,很喜歡有的沒有的。但你看,以前迪化街的那些布商,有了事業以後,閒暇時候會玩南管,那我現在玩David Darling+原住民音樂。我本來還想把這張CD裝在智邦的產品上面送出去,這樣台灣的文化就可以更加傳播。
我們這一代,大多數人還沒有脫離對貧窮的恐懼。我們對「財務」的認知還只限於「要有錢」,但一個國家要富過三代才會有文化。不過我也很樂觀,這種文化真空是會過渡的,你看,我們這一代會有大學生去奇萊山研究水鹿,叫他下來還不下來嗎(笑)?我相信未來年輕人對文化、對財富的態度,會比我們這一代健康。

黃安捷小檔案
年齡:49歲(1955年生)
星座:雙子座
學歷: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York) 電腦碩士、國立工業技術學院學士
經歷: 1992/迄今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其間歷經業務處副總經理及執行副總經理) 1990/9~1992/5/31 王安實驗室亞洲地區研發副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