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像獅子、行動像獵豹」笑著駕馭獨角獸的人—專訪Appier游直翰
「決策像獅子、行動像獵豹」笑著駕馭獨角獸的人—專訪Appier游直翰

獨角獸,是未上市且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280億元)的新創公司才能擁有的頭銜,市調追蹤發現,僅有1%的創業團隊有機會掛上此頭銜。

而台灣在創業環境、市場規模等因素下,讓Appier(沛星互動科技)的獨角獸之名更加稀有,游直翰也成為少數駕馭獨角獸的人。

Appi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游直翰一天的行程是這樣:先早起運動,一邊思考今日工作重點與公司策略,然後在9點左右上班。由於Appier在全球15個城市設有營據點,他從時區最早的國度開始連線開會,一路處理各項工作,在晚上8~9點回到家陪伴小孩,10~11點間睡覺。

經營跨國企業的工作行程,並不如外界想像中誇張,沒有睡在公司、工作通宵的爆肝環節。「我是一個滿routine(規律)的人,不算工作到很晚,也不算特別早起。」游直翰認為,創業是一種長跑,用健康、規律的生活度過每一天,才能長久。

話雖如此,但要在看似正常的時間表中,管理一家被國發會點名獨角獸的企業,游直翰也只能不斷壓縮任何不必要的時間,高效率地工作。

像是他吃飯時間也在開會,偶爾午餐會一路放到變成下午茶,或者是想辦法把上班通勤時間壓到最短。

Appi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_游直翰
游直翰認為,創業是一種長跑,用健康、規律的生活度過每一天,才能長久。
圖/ 蔡仁譯攝影

而且毫不意外地,他是個工作狂,「從創業前我就是這種個性,念大學、做研究的時候都一樣,玩得很認真、工作很瘋狂,維持了20年一樣的熱情、一樣的強度。」

很難想像這樣高速運轉的日子能持續多年。因此請他試想,如果有一天停下來,或者休息個半年,會發生什麼事情?他難得地出現了一點停頓:「半年……?半年不可能,半天可以考慮,真的真的,半年、半個月、半個禮拜都有點久,半天可以考慮一下。」

延伸閱讀:台灣獨角獸Appier 3月東京掛牌!市值逼近400億元,自揭選日本原因

成就Appier的關鍵正能量

不怕失敗,他每時每刻向著AI前進

游直翰的世界動得太快了。

「他決策像獅子,行動起來就像一隻獵豹。」 前Google董事總經理、現任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描述與游直翰的互動經驗,他們每個禮拜固定一天開會討論公司決策或各項議題,結束後,通常簡立峰還沒到家,游直翰下決定的e-mail已經發送出去,躺在信箱中,「真的是非常劍及履及的個性。」

Appier
簡立峰(圖右)描述與游直翰(圖左)的互動經驗,強調其劍及履及的個性。
圖/ Appier

游直翰在2012年創辦Appier,自2014年起幾乎年年成功募資,投資人更是星光熠熠,紅杉資本、軟銀、LINE、聯發科等都成為Appier背後的靠山。在2019年,Appier獲得淡馬錫控股在內的新一輪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4億元)募資,歷年總募資金額快速地累積近新台幣50億元,距離其成立時間也不過短短8年。

不談公司成長歷程、通勤時間、決策的效率,游直翰受訪過程中,問答語速就已經快到不行,通常一個問題幾句話就回答完畢,還附贈一個笑點。

比如問他平常有什麼興趣?「各式球賽都很喜歡,每天也都有健身或跑步的習慣。」一句話與這個問題直球對決,但他不忘補上:「最近多了一個興趣,就是研究我的小孩,觀察他怎麼發展學習能力,這是一個滿強的人工智慧(AI)系統。不過,這好像不能讓我的小孩知道?」

人工智慧是Appier的核心,讓游直翰在與小孩相處時也心心念念,就連Appier的名字都與人工智慧有關。時間回到2010年,游直翰與幾位在哈佛大學念書認識的朋友,共同創立了沛星互動科技,此時公司的英文名稱為Plaxie,目標打造人工智慧驅動的遊戲引擎。

「幾位創辦人都是熱愛遊戲的玩家。」游直翰說,而他自己卻不是愛玩遊戲的一員,他純粹是對開發有濃厚興趣,「他們對遊戲有興趣,而我對做遊戲有興趣。」

Appi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游直翰
談到未來目標,游直翰表示從第一天開始,Appier就是面向全球市場,要在軟體領域做到「跟台積電同樣的高度」。
圖/ 蔡仁譯攝影

遊戲引擎目標是賣給遊戲廠商,他們為此製作了一個遊戲來展示自家遊戲引擎的能力,就像Epic Games透過爆紅的《要塞英雄Fortnite》,讓全球開發者更加認識遊戲引擎Unreal一樣。

「問題是我們遊戲做得滿爛的,demo不出效果,最後遊戲也沒有賣出半套。」游直翰笑著說,現在在遊戲媒體《巴哈姆特》上,還能找到當時青澀的Plaxie團隊與遊戲內容。

最終Plaxie在2012年宣布解散,「公司散了但人沒散,把招牌換一換重新來過。」中文名稱不變,同樣為沛星互動科技,但英文從Plaxie變成Appier。後續的故事就比較廣為人知了,在遊戲公司老闆的建議下,Appier將人工智慧應用在投放廣告,進一步擴大到泛MarTech(行銷科技)領域,推出跨螢幕廣告解決方案、人工智慧資料科學平台等產品,至今擁有近千家的知名品牌客戶。

而2012年App產業爆炸性成長,很多人問他Appier是不是跟App有關?游直翰連忙否認「不是啦!我們一樣想做人工智慧,但剛經歷失敗,大家都需要開心一點,Appier是『AI makes you Happier.』的意思。」

那時也是游直翰少數低潮的時期,他坦言在經歷10次產品失敗後,也會發點牢騷:「好歹中一個產品吧?到底在搞什麼?」但團隊與他仍然保持樂觀,短時間內就能接受事實,繼續往前進。

圖二:Appier台北辦公室.jpg
Appier成立於2012年,技術團隊專長涵蓋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與分散式系統與行銷等領域。
圖/ Appier

「雙核心」學習力,帶著團隊一起成長

迎接挑戰,他全方位累積創業底蘊

特別的是,雖然創業團隊成員不變,但游直翰在Plaxie與Appier都不約而同地被推舉為執行長,「其他人就只想安靜寫code啦!早期執行長要做的雜事很多,要去郵局寄信、東西壞掉要修,還要匯薪水。」

嘴巴上雖然這樣說,游直翰卻透露自己是創辦團隊中,對於「商業」較有興趣的人;他也自嘲當時對於商業的理解相當粗淺,但正因為擔任執行長,經歷過這段上至公司策略、下至行政都得插手的「校長兼撞鐘」時期,讓他能夠理解不同位置遭遇到的困難,能夠更全面性地面對挑戰。

畢竟在台灣,「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對於創業家來說至關重要。

「假設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五根手指頭,每根手指頭都代表了不同的能力,財務、業務、技術等。在矽谷,創業家只要有一根手指頭特別厲害,其他人就會主動靠過來,但是台灣的創業家需要樣樣皆強。」簡立峰分析,「直翰從科技人變成產品經理,現在擅長的包含法務、投資、併購、管理等,並不是說他做得比專業還好,而是他學得快、學得好,擁有更好的直覺。」

Appi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游直翰
唯有保持好奇心與野心,才能驅動創業家主動挖掘問題、找尋答案。

若學習一根手指頭的知識需要兩年的話,五根就等於要花掉十年的時間,要怎麼高效學習?「學習,第一就是好奇心、第二就是要有變強的野心。」游直翰認為,創業家並沒有太多餘裕重回校園學習,唯有保持好奇心與野心,才能驅使人主動去挖掘問題,並擁有動機找尋答案與學習資源。就像游直翰找來簡立峰擔任獨立董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擁有獨角獸之名的Appier,除了估值上的成功,也正逐步實現游直翰「學者面」的夢想——將人工智慧從知識高塔中解放。

挑戰世界級高度,做軟體業台積電

獨角獸只是過程,夢想讓AI在全球落地

台大畢業之後,游直翰先後在史丹佛與哈佛大學完成電腦科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接觸過相當多的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從機器人、自駕車到醫療輔助等,「都比較偏向展示性,沒有真正落地,我想要做一些真正能應用在生活中的人工智慧,這個動機非常強烈。」

成為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同時也代表Appier的人工智慧技術要在全球落地。所以從第一天開始,Appier的目標就是全球市場,「我們一直想要做一個從亞洲出發的軟體公司。講真的,我們沒有比別人差,為什麼所有軟體公司都在美國?

儘管Appier業務版圖已踏出台灣之外,團隊也招攬來Criteo、IBM、DeNA的高階主管,但對游直翰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在他雷達裡的座標公司是台積電,「怎麼在軟體領域,做到跟台積電同樣的高度,是有挑戰性、且值得做的事情。」

游直翰_Appier執行長_2020_09_24_蔡仁譯攝-5
從Plaxie到Appier,游直翰自嘲起初對於商業的理解相當粗淺,但正因為擔任執行長,經歷從上至公司策略、下至行政,讓他能夠理解並解決日後遇到的不同困難。
圖/ 蔡仁譯攝影

游直翰分享了一個故事,在初次接觸紅衫資本時,對方說:你是來自台灣的團隊,應該要做硬體,怎麼會做軟體?當然這是個刻板印象,台灣硬體無庸置疑是世界級,「但是從哪裡來、該做什麼,只是別人認識你前5秒的印象,5秒後的印象,都是靠自己的能力打拚而來。」後續Appier也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投資。

講完Appier的理想,游直翰笑著說:「小小的夢想,都不敢拿出來講,很怕被笑啊!」獨角獸與否,對他來說更像是過程,重點是有沒有踏上正確的道路、創造價值,並朝著夢想前進。

可以想見,游直翰未來的每一天也將持續以高效率、快速學習的方式帶領Appier。但要駕馭獨角獸這樣的珍獸,必然有更多不為人知的付出,問他創業以來犧牲了什麼?游直翰一派樂觀笑著回答:「頭髮吧。」

責任編輯:郭昱彣、張庭銉

關鍵字: #Appier #獨角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