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說是很難重拾疫情發生前的生活,工作與就學的方式可能永遠改變,而Hybrid Working Model (混合式工作模型)將成為常態,例如未來員工可能不會每天進辦公室上班,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進公司。
這也意謂著終端裝置與基礎設施需要做得更完善,否則無法在家工作、在家學習。5G擁有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與更多連結數量的優勢,恰好為人們數位轉型提供良好的基礎,Arm(安謀)台灣總裁曾志光談到,5G傳輸速率是4G的10倍以上、延遲也是4G的十分之一,並且可以容納大量的終端裝置連上雲端,預期將帶動更多遠距醫療、自動駕駛、8K、AR/VR的應用,讓雲端數據可以更即時的傳達。
若要有效體現出5G的效果,就需要同步提升運算、儲存、功耗與效率等面向。曾志光分析,從終端串聯到雲端,必須有更多的運算和儲存能力的支援,以因應大量的數據資料。再者,5G傳輸速度快,運行在裝置上的時脈也更高,使得耗電量更加龐大,對於散熱、Form Factor(裝置型態)和電池效能的要求也更多,這都將成為額外的成本。
對系統廠的設計而言,從端到雲,如何找到最好的平衡與Right Fit(最適組合)是當務之急。從Arm的角度,就是發展出Specialized Computing(特定運算),以不同的組合,來滿足不同終端市場的需求。而Armv9將加速從通用運算轉為特定運算的應用的最佳幫手,特別是在安全效能的提升,也有長足的進步。
隨著物聯網裝置的大量增加,人們對於資料安全和隱私的疑慮也更甚以往,因此Armv9架構新增了CCA(機密運算)功能,以確保使用者的資料安全。
強化物聯網安全,機密運算登場
曾志光談到,未來手機上會安裝越來越多App,也會有很多軟體在感測器或者無人載具等裝置上運行,若這些App、系統被駭客攻擊或被勒索損失將難以估計,因此安全性必須做得更好。
機密運算技術是基於Arm的TrustZone技術的進化版。TrustZone是當遇到重要的運算時,確保運算過程不會被看見。隨著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手機內也安裝了越來越多個人機密的資訊,CCA就是針對這些重要且機密的資訊再加密,即使硬體底層被攻破,機密的資訊也不會被竊取。有了這樣的技術加持,消費者才能放心將機敏的資訊安裝在個人裝置上。Armv9架構也就是在安全方面的做了提升。
據了解,Arm CCA已與微軟密切合作。微軟Azure Edge與平台事業部企業副總裁暨技術長Henry Sanders表示,微軟無法以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應對從終端到雲端越來越複雜的使用場景。因此,異質運算變得越來越無所不在,而它也需要硬體與軟體開發人員間更大的綜效。Arm與微軟密切合作開發出來的Armv9 機密運算功能,即是一個很好的硬體與軟體展現綜效的實例。Arm具有獨特的地位,能在生態系核心加速異質運算,並在驅動數10億個裝置的架構平台上促進開放創新。
曾志光談到,CCA技術架構上運行的軟體有可能是微軟的軟體,或是Linux、Android的軟體。Arm會持續與這些OS Vendor和生態系夥伴,進行兼顧深度廣度的合作,讓他們的軟體可以套用在這個技術架構之上。他強調,台灣CCA的採納並不比國外慢,目前與多位合作夥伴在晶片層級、系統層級進行深度及廣度的合作。
不過Armv9是全新的技術,所以夥伴們將產品推到市場的技術會比Arm發表的時間慢些,預計2021年底應該可以看到合作夥伴的新產品發表。
軟體定義裝置服務帶動,自研晶片趨勢成形
另一方面,面對近期Google的Pixel 6手機將棄用高通而採用Arm架構自研晶片的問題,曾志光表示不方便對特定客戶發表言論。不過他認為,以高CP值的硬體思維來販售產品,賺取中間10幾個百分點的毛利率邏輯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Software defined device(軟體定義裝置)的思維,也就是以服務為導向,從使用者需求產生服務,從服務產生軟體,再從軟體來定義硬體。
他談到,目前這個趨勢已很明顯,許多OEM公司、軟體公司、平台公司、雲服務公司、都開始思考自行做硬體,自己開發晶片,或者與Arm進行合作。Pixel 6可能是其中一例,未來類似的案例會越來越多,也代表新的商機出現。
例如最近看運動賽事,消費者支付的不是機上盒的價格,也不在乎機上盒多少錢,消費者支付的是訂閱費用。廠商思考的是如何發展消費者端或者企業端的服務來滿足你我的需求,而這個服務需要那些軟體與硬體的搭配來獲利。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