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異業學習
向異業學習
2002.09.01 | 人物

前兩天,我所參與的另一個出版事業的同事告訴我,有同業正以模仿跟進的競爭策略,只要我們出版任何主題的書籍,「出一本就跟一本」。
身處在變動快速產業的工作者,都有相同的心情:害怕重複自己過去奏效的策略,因為顧客的心變得飛快,心存僥倖、偷懶沿襲舊法,失敗機率比嘗試新東西還高。
千萬別在同業身上找答案,那個答案如果有用,也已經用過。套一句總主筆詹偉雄的話:那「風華絕代」的一次,已經過了。
問題還是沒解決,新典範在哪裡?管理大師鼓吹「學習型組織」,不跟同業學,該向誰學習?
向異業學習。
NU SKIN的冠軍直銷商羅振邦,最敬佩的人不是任何銷售大師,而是王永慶。師法王永慶,讓他用接近企業化與制度化的方式經營直銷事業,創出獨樹一格的組織。
TOYOTA的超級業務員翁明鈴,以近似研究員的精神,蒐集資料、親身嘗試各款車;ING安泰人壽個人銷售榜首詹金寶為客戶組合保單的手法,簡直就是企畫人的架勢;保誠投信業務企畫協理陳紹蔚說,現在業務員的角色更像顧問。
你也許不從事業務工作,但一定可以從當中尋找到新典範的蛛絲馬跡;如果你從事業務工作,更可以從當中發現他們如何從學習中轉化為獨特的優勢。
從個人延伸到企業。寄望於設立研發中心、擺脫微利困局的資訊代工業,應該向誰學習?三星,還是新力?
也許是近在眼前的裕隆汽車。這家曾一度陷入困境的老企業,體會出技術的研發應以顧客的舒適和品味為依歸,從而創造出Cefiro傳奇。
再從企業延伸到國家。台灣應該向誰取經?韓國,還是新加坡?
也許是更遠一點的芬蘭。左鄰瑞典、右有蘇聯,被兩大強權統治長達762年,芬蘭沒有台灣揮之不去的悲情,還能向全世界輸出夢想。
還擔心找不到新典範嗎?快把眼光從競爭對手身上移開,同業的數量有限、可學習的同業更少,轉換一個廣角的鏡頭,答案也許就出現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