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單兵注意!萬安演習除知道要躲哪,該練的是斷網下的生存能力
【觀點】單兵注意!萬安演習除知道要躲哪,該練的是斷網下的生存能力

萬安演習,是依據國防法、民防法、與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每年由國防部辦理,驗證中華民國的動員作戰與緊急應變能力的重要準備。

根據《民防法》第21條規定,每年演習時需要演練30分鐘的防空疏散避難,發放緊急警報起,實施人、車疏散和交通管制至發布解除警報信號為止。在經歷2020與2021,因COVID-19疫情為避免群聚感染不直接進行人車管制演練後,上週因俄烏戰爭擴大舉辦了「萬安45號」演習,台北市更是首次試辦「車停人疏散」操演(不配合最高可開罰新台幣15萬元)

2019年台灣第一批改裝出廠的F-16V「6811」,在漢光35號演習期間,於國道一號彰化戰備道執行
2019年台灣第一批改裝出廠的F-16V「6811」,在漢光35號演習期間,於國道一號彰化戰備道執行實機操演起降任務。

但,住在被《經濟學人》喻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這樣的演習夠嗎?我們還能不能多準備點什麼?

不止資訊戰!網路、算力與遍佈全球的志願開發者,讓現代戰爭開源化!

從近日金融時報觀察俄烏爭端,已經轉變為一場開放原始碼之戰,深度討論了現代數位網路新時代下,人類戰爭已經從原始的武力比拼、動刀動槍,轉換成資訊戰、科技戰,甚至看到新型態的「軍民合作」及「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的重要性。

文章中談到,許多旅外從事科技業的烏克蘭公民,選擇在回鄉拿槍與同胞共同禦敵的時候,反被烏克蘭政府邀請參與另外一個時空的作戰:利用他們在美國矽谷的工作經驗,號召全球友好的開發者,解決烏克蘭方在戰爭期間的軟、硬體需求,甚至參與軍事作戰的協作(例如偵測或攻擊俄方無人機),被喻為「史上第一場開源大戰(open-source war)」。

相較於俄軍仍以二戰以來,傳統「中心化」的階層式指揮作戰(operate in a hierarchical manner)模式,烏軍的戰法相對具有「去中心化」的特質,被允許有「自主性」與各方友軍甚至民間協同作戰,是一種整合度較高的「網絡化作戰」(a networked war)。

2022年桃園市民安8號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演習
2022年桃園市民安8號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演習

許多工程師或是網民被號召協助烏克蘭政府,利用資訊與通訊技術,解決傳統戰時需要大量溝通、調度的後勤支援工作,例如透過政府發布的APP「Diia」,讓民眾可以即時通報目前轟炸的災損情況,隨時查詢避難場所,快速獲得身份證明文件(跳過大量的文書作業與繁瑣的行政流程),甚至協助紀錄、定位俄軍的動向並將相關訊息傳給相關單位,構成雙向回饋的訊息網絡。

真正的現代戰爭:考驗比爾蓋茲口中的民主自由國家級數位神經系統

事實上,俄軍並非不了解資通訊技術於現代戰場的重要性。從戰爭之初,俄軍就試圖透過攻擊通訊網路節點,以導彈摧毀烏克蘭的資料主機及基地台;只是烏克蘭此次的軍民合作模式所展現出超強的數位韌性,遠遠超乎俄羅斯方面當初的評估。

例如烏克蘭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Mykhailo Fedorov在開戰之初,直接在 Twitter向Elon Musk徵求Starlink衛星網路的支援,並取得鋼鐵人的善意回應,在戰爭初期透過演算法調整,調度原本預計在波蘭地區提供的衛星服務,並運抵地面端接收天線,交付給具備相關經驗的軍民合作夥伴。藉此讓烏克蘭方進入戰爭中期,可有效、安全地快速部署網路到醫院、政府部門、鐵公路站與其他關鍵基礎設施,避免俄軍以武力強制中斷烏方聯繫。

另外,烏方也透過專門的網站與社交軟體,向全世界直接傳播戰況,並動員徵召相關的資源與人力,為烏軍提供源源不絕的後勤資源,同時取得國際自由民主陣營公民社會的輿論支持。

單兵注意!萬安演習要練的,是被斷網下的台灣還能活下去!

2022年蔡英文總統出席桃園市民安8號演習
2022年蔡英文總統出席桃園市民安8號演習

住在自由民主陣營的各位,位處第一島鏈的台灣,聽說是全世界最危險區域的「抗中第一排」;所謂「軍民聯合」的萬安演習除了路邊停車、躲好躲滿不要亂吵免得被罰錢之外,我們是否可以多練點什麼?請讀者一起設想以下兩個情境:

如何迎戰可能斷網、斷電的第一擊

如果戰事一起,共軍犯台之初,除了摧毀台灣的軍方設施以外,網路通訊與電力系統一定是中共首批試圖癱瘓的目標。各位不妨想想,在最糟的狀況下,可能在台灣本島多數地區的電力、電話、網路都無法正常運作。

這時候,大家(包含各位讀者與你的家人們)無論在家裡、學校或辦公室,要如何快速、有效地進行避難?你真的清楚最近的疏散避難所在哪裡嗎?那裡有網路、有電嗎?

在網路跟電話都不通的情況下,你要如何找到你的家人、確認大家是否都平安躲過開戰的第一擊?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更不用說有地圖和導航,請問你有把握進行中長程距離的移動、疏散嗎?

2019年蔡英文總統視導「漢光35號」彰化戰備道起降實兵操演
2019年蔡英文總統視導「漢光35號」彰化戰備道起降實兵操演

躲過第一擊後,軍民間如何維繫雙向聯絡

當各位順利撤退到避難所後,請問後續能夠該做什麼?是靜靜地等待轟炸,要吃什麼、喝什麼?又,在整個避難前、中、後的過程,我們要如何接收官方資訊,確認中華民國政府的戰時指令佈達、甚至要怎麼確保資訊網路能快速、有效地運作?

進一步思考你就會發現,數位時代的社會,政府 → 民眾的單向訊息傳送恐怕是不夠的,政府要如何能維持雙向訊息傳輸,凝聚所有非軍事人員的民心與士氣?當電力、電話、網路都可能處在癱瘓的情況下,政府要怎麼確保避難所能有持續、穩健(Robustness)的訊息傳輸?讓處於水泥叢林地下室的避難群眾、持續與政府訊息保持同步(on the same page),恐怕才是各位都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從目前媒體與網路上所呈現的資料,可看出臺灣政府在進行萬安演習的規劃,仍將戰爭防衛動員的概念比擬在前一個世代,並沒有將ICT資通訊動員、數位韌性等概念納入真實的演練計畫裡。此次俄烏之戰所揭示的現代戰爭,已是一種混合戰(hybrid)的概念,是不分境內境外、線上線下的全方位作戰方式,

衛星網路
圖/ Shutterstock

外媒分析談論軍民如何透過資通訊工具的協同合作,更是要倚賴強韌的資通訊基礎設施和平常的演練準備。我們相信,台灣政府與軍方在如漢光演習此類的軍事演練,或許已經納入上述的資通訊因素,但戰爭並不僅是軍方的事,一但開打,如何指揮、動員廣大的台灣群眾,更是會直接影響戰事發展的關鍵。試想,若戰爭一但開始,後方民眾的處置與動員呈現一片混亂、哀鴻遍野,我們的政府又如何能專注指揮與處理前線戰事?

「超前部署」不該只是口號,總不能等到真正緊急狀態時,展現出「任性」與「無所適從」。下次的萬安演習,也許除了路邊「離車、疏散」以外,可讓民眾多參與演練沒電、沒電話、沒網路會發生什麼事,為台灣做好更萬全、但希望永遠別用上的準備。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烏克蘭 #俄羅斯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