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智慧製造兩大挑戰:轉型與傳承,怎麼在混亂中保持韌性?
【觀點】智慧製造兩大挑戰:轉型與傳承,怎麼在混亂中保持韌性?

四十年前,台灣經歷經濟起飛時期,目前多數大型企業都是在那前後創設的,四十年後,台灣經濟面臨科技與地緣政治劇變下的多重機會與威脅,同時也驅動企業正視轉型與傳承兩件事。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具備「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兩大思考方向:

  1. 由外而內:當環境變了、客戶變了,企業必須適應這些變化。在這個環節面臨的挑戰,就是數位轉型和零碳轉型等大環境帶來的新趨勢

  2. 由內而外:根據企業長期經營的企圖心,檢視企業本身的體質跟經營,無論環境與顧客怎麼變,企業都需要超越任何一個自然人經歷與壽命的角度,進行世代交替長線布局,在這個脈絡上,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企業傳承

挑戰一:供應鏈成本管控與製造流程改善

2020疫情造成供應鏈大亂,包括市場需求預估、庫存管理,或是因為搶貨櫃的現象發生,而對於運輸時間的掌控等環節,都出現問題。在這樣多變的環境中,仍有許多企業沒有運用合理的數位方法來計算所需要準備的庫存,而循往例透過採購人員根據所謂的安全庫存量進行備料,導致高庫存造成爆倉,甚至引起現金流的資金壓力,危及營運。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在製造業管理過程中,大致可區分三大類交易成本:

製造業交易成本
圖/ 作者提供

如果企業建置了數位工具,採行數位採購模式,系統可依據顧客需求量變化,來產生各項重要物料採購需求,預先判斷重要物料的前置準備、運輸時間等數據,再加上人力的經驗與智慧,判斷保持運輸量或安心量或斷料後的取替代料,讓資訊系統可以根據這些邏輯,動態產生各重要物料的採購點、採購量、分批交貨等建議,有利於改善採購決策,避免盲目採購,降低庫存成本及資金積壓。

除了成本之外,在韌性製造方面,則需要思考四類的數位應用方向:

製造轉型
圖/ 作者提供

挑戰二:企業傳承與創新

經營者開始思考「百年企業」的今日,要強調以看「長」的文化為基底,在放大拉長的時間格局中,隨著環境的變化,企業環繞著事與人,得不斷追求再合理化,久而久之自然可期待企業韌性的打造與動能的積累。

最重要的根本,是保持第一代不斷創新創業的精神與血液,立志讓自己成為另外一個「新一代」,建立動態能力,並在短期內穩固核心價值,讓顧客在市場中不找別人,只找你。

長期而言,這考驗著組織內部文化,策略調適能力,如果沒有堅定願景與使命,容易形成口號或者空忙,所以一定要清楚「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隨時關照動態全局的戰略,選擇最適當的戰術,才是真的韌性。

stock-photo-team-meeting-brainstorming-planning-an
圖/ shutterstock

在轉型過程中,也需要嘗試導引整個組織在重新想像,理解客戶甚至是客戶背後顧客前提下,進行行銷、供應鏈、採購、生產、人力資源等環節。

例如在人力技術的新舊融合中,其中一個新趨勢是反向師徒計畫,由數位新世代的年輕員工教導資深領導者理解數位技術的應用,藉由這些過去難以想像的作法,領導階層也必須宣示要跟著總體環境變化而全面轉型的決心。

結合上述現代數位化技術與工具的應用,在各項策略上,確實能藉由數據科技提升效率,達到戰役層次,但若論及整個戰爭的成敗,關鍵仍如前所述,戰役與戰役間能邏輯連貫地長期經營角度完整串接,並有所累積。

效能是成功的基礎,效率則關係到成功的維持,總結而言,完成以下三件是,才能構成成功的轉型:

  1. 經營者:面對瞬變,能夠預測、準備、應對、適應的一種能力,避免冰山一角的觀點,系統化綜觀全局。
  2. 組織:當突發的危機出現,能順利挺過風雨、持續成長的力量
  3. 學習型文化:不論對社群、組織、個人都是能有效回應高度不確定的特質,讓企業擁有韌性及能耐能夠永續經營。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化衝擊為推進力!電通攜手AWS,讓AI不僅提升工作效率,更成為創收新動能
化衝擊為推進力!電通攜手AWS,讓AI不僅提升工作效率,更成為創收新動能
2025.05.09 |

身處於全球經貿激烈重組的現下,企業面臨的不只是數位轉型壓力,更是全新商業秩序的挑戰,為化危機為轉機,許多知名企業積極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優化營運效率、提升員工生產力,甚至是創造嶄新營收獲利。

電通(dentsu)作為全球領先的整合成長與轉型專家,面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巨大挑戰,以主動出擊取代被動回應,運用 AWS 將雲端服務與生成式 AI 轉換為轉型關鍵引擎,從組織內部流程重構、員工生產力優化,一路延伸至客戶體驗升級,成功以效率與創新兼具的方式開創全新局勢,並在日前圓滿落幕的「創新驅動未來,AWS 生成式 AI 與現代化應用解決方案研討會」不藏私分享寶貴經驗與實務成績。

電通台灣集團策略創新長邵懿文面帶微笑的說:「與其被衝擊,不如擁抱它、駕馭它,讓 AI 成為每一個員工、團隊與組織的最佳共創夥伴。」

AWS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資深總監陳介立表示:「電通自行研發的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不僅成功縮減80%團隊專案準備時間,讓同仁聚焦核心事務、品牌客戶互動,也加快近50%的行銷方案優化時程,讓品牌客戶可以更即時的因應消費者與市場回饋彈性調整。」
圖/ 數位時代

以生成式AI化營運瓶頸為成長動能,讓業務服務如虎添翼

在以人為核心的行銷產業,創意與專業是最關鍵的核心,但當人力資源與技能成為業務擴展的限制,以 AI 等數位科技放大「人」的價值變得十分重要,而這也是台灣電通會於 2022 年建立 AI 團隊、推出一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協助團隊同仁更好協助品牌客戶了解市場、認識顧客、接觸顧客以及持續優化的原因。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資深總監陳介立表示,對電通來說,生成式 AI 工具不僅能將同仁從繁瑣的事務中釋放出來、大幅節省專案準備時程,更重要的是,重新定義了人機協作流程與思考框架,讓生產力激增、營運效率倍增。「為確保服務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我們不僅將數據服務搬遷到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 平台,更透過 AWS 的 AI 模型加速電通生成式 AI 工具的研發腳步。」

例如,電通智能中心整合電通獨有的消費者調查(Consumer Connection System;CCS)資料庫、數位足跡(dentsu Audience Center;DAC)資料庫與 AI 模型推出「Personas人物誌生成器」服務,讓團隊同仁再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比對、製作消費者輪廓,只要短短幾小時就可以升成完整的消費者報告與圖表,以及透過電通經典案例(Golden Samples)的 SWOT 分析與BMC 分析等數據資料訓練生成式 AI 的思考框架,成功縮短市場研究與專案準備時間,讓團隊同仁可以將絕大多數的時間用來跟品牌客戶互動、創意發想以及執行方案。

除透過生成式 AI 加速消費者與市場研究,電通智能中心亦推出「原生廣告文案生成器」,讓團隊同仁一鍵生成符合各媒體平台語境的產品(行銷)原生廣告文案,以及推出「LEON 廣告法小幫手」服務讓電通同仁可以問答的方式了解食品、化妝品、藥品廣告規範,同時,由系統自動識別廣告文案是否有遭裁罰的風險與提供推薦文案,如將空氣清淨機廣告文案中的「殺菌」字句建議修改為「抑菌」以降低風險等。

邵懿文表示:「透過電通研發的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我們不僅成功縮減 80% 專案準備時間,讓同仁聚焦核心事務、品牌客戶互動,也加快近 50% 的行銷方案優化時程,讓品牌客戶可以更即時的因應消費者與市場回饋調整行銷方案與互動機制。」

AWS
電通集團與AWS團隊攜手合作。電通台灣集團策略創新長邵懿文建議:「與其被衝擊,不如擁抱它、駕馭它,讓AI成為每 一個員工、團隊與組織的最佳共創夥伴。」,一個員工、團隊與組織的最佳共創夥伴。」
圖/ 數位時代

從提升效率到創造營收,電通持續優化 AI 綜效

生成式 AI 不僅是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的關鍵引擎,對電通來說,也是開創新商機的起點:隨著品牌客戶對 AI 需求的提升,電通將 AI 實務經驗轉換成系列課程,協助品牌客戶與行銷人員認識、掌握與善用 AI 工具;其次,更因應客戶需求將「LEON 廣告法小幫手」這類原本為內部打造的 AI 應用對外開放,以軟體即服務(SaaS)的方式提供商業化服務,擴展電通的營收獲利模式。

邵懿文指出:「透過雲端與 AI 轉型引擎,我們正逐步從過往的 Project Manager 轉變為 Product Manager,讓大、中、小型企業可以自助式的 AI 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優化行銷傳播成效。」在轉型的過程中,電通除持續投入更多資金與資源於其中,也樂於跟 AWS 等夥伴合作,目標是將既有的生成式 AI 工具更好的整合在一起,同時,可以協助品牌客戶提供更個人化的行銷方案,極大化 AI 創新驅動未來的價值。

總的來說,在電通的商務版圖中,AI 不再只是提升效率的技術選項,而是可變現的成長引擎,透過跟 AWS 等生態夥伴的共創共好,電通將以穩健步伐從整合成長與轉型專家進化為可提供新世代行銷科技的平台供應商,極大化 AI 與數位科技的價值邊界。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