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銷售目標確定死當!馬斯克急端7500美元折扣,能催出60萬輛買氣嗎?
特斯拉銷售目標確定死當!馬斯克急端7500美元折扣,能催出60萬輛買氣嗎?

年關將近,特斯拉(Tesla)離今年銷售150萬輛的大關還有一段路要走,恐無法達成設定的交車目標。於是特斯拉決定再祭出價格戰,在本月21日至31日期間交付車輛的美國消費者提供Model 3 7,500美元、Model Y 5,000美元的折扣,較之前透露的3,750美元大幅增加。

儘管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月度銷量創下新高,但過去幾個月,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解除之前,經濟放緩和消費需求降低導致中國汽車市場萎縮,連帶影響特斯拉的全球銷售壓力。根據財報,今年前三季特斯拉全球銷量僅達到90.8萬輛,距離目標還有大約60萬輛。

美股受到重創,特斯拉也難逃一劫,周四(12月22日)連夜下跌超過10%,再加上投資者對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Twitter)上的政治言論和管理、以及他出售自家特斯拉股票以資助Twitter而感到擔憂。對此,馬斯克連忙表態,表示至少在2024年前不會再減持特斯拉股票。

補助法案明年生效,影響顧客購買意願

今年7月美國頒布了《通貨膨脹削減法案》,除了指定汽車製造商必須使用在北美製造汽車、並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採購特定材料,才能獲得全額7,500美元的抵免費用,也延長了電動車稅收抵免的時間,並取消了20萬輛的上限。

但是,該政策將於2023年1月才開始生效,與電池相關的材料採購規則推遲到2023年3月,在此之前交付的消費者都沒有資格獲得該補貼,再加上特斯拉不允許客戶推遲提車,導致許多客戶取消現有訂單,想等到明年再下單,進一步影響特斯拉銷售。

為了挽回訂單,本月早些時候就有報導指出,特斯拉計劃向客戶提供3,750美元的折扣,條件是客戶如期取車。而根據該公司的官網,本周這個折扣又提高到了7,500美元。

除了折扣,特斯拉還提供10,000英里的免費超級充電里程和軟體更新,其中包括「無線多人遊戲和訪問Steam遊戲庫中的數萬個遊戲,甚至還有「狗狗模式」留意他們留在車內的寵物。

上半年因供應鏈大漲,下半年又因銷量壓力回調

為提振銷售,特斯拉近幾個月在中國、歐洲、北美等主要市場都展開了降價活動,試圖以價格戰略來挽回今年的顧客。

今年10月,特斯拉將在中國銷售的Model 3和Model Y起售價分別下調至2.6萬人民幣(約36,600 美元)和2.9萬元人民幣;上週(12月18日),特斯拉也在歐洲市場開啟了現車優惠活動,優惠幅度在2000歐元至4000歐元不等。

下半年的各種降價與補貼活動,反映了市場的疲軟,也幾乎快要把上半年特斯拉各型號的大幅提價抵銷了。今年上半年,由於上海工廠停工、俄烏戰爭導致產量放緩與原料供應不穩,持續上調價格數次、交付數量也不如預期,最終在六月Model 3在美國的起價達到57,990美元。近期Model 3起價則回到了48,000美元左右。

訂單減少、庫存增加,特斯拉Q4壓力大

今年11月中,特斯拉官網也將所有Model 3和Model Y車輛的交車等待時間縮短至「至少一周」,外界都猜測是由於訂單量下降、需求量衰退,同時還有上海工廠今年夏季完成生產設施升級後,生產速度與庫存量增加等因素造成。

而現在,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都面臨著銷售下滑的壓力。 根據特斯拉第三季財報,在中國市場交付量較產量少了2.2萬輛,銷售差距刷新特斯拉歷年紀錄。 華爾街機構也下調特斯拉的第四季度預期。德意志銀行在近期公佈的報告中,將特斯拉第四季的預估交付量從此前的44萬輛下調至42萬輛。

今年以來,在美聯儲收緊升息的衝擊下,特斯拉雖然持續刷新財務業績,其股價卻跌跌不休,今年迄今的跌幅已逾68%。同時,日前根據外媒報導,下一季特斯拉也將凍結招聘計畫並裁員。

資料來源:TechCrunch路透社CNBC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