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6年Google人工智慧AIphaGo打敗南韓圍棋棋王李世乭,引爆一波AI浪潮,AI開始融入於商務應用中。如今,以Open AI 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AI工具,更使AI席捲所有人類生活。為讓更多人掌握這波AI浪潮與技術趨勢,由數位發展部規劃的2023 AI TAIWAN,以「AI FOR ALL」為主題在6月15日~18日與亞洲重要展科技展會「未來商務展」於臺北圓山花博爭艷館聯袂展出,來自台灣創業生態圈的眾多AI技術與應用,讓人預見AI即將帶領人們進入全新的商務時代。
AI行動計畫 展現「產業AI化、AI產業化」豐碩成果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指出,台灣是一個技術創新與開放交流的國家,從2018年就開始推動「台灣AI行動計畫」,涵蓋人才培育、AI新創補助、產業AI化、開放實驗場域等策略的計畫內容,培訓超過3萬3,300 AI人才,並把學校研究AI技術的專業帶入各個產業,加速產業AI化的發展。在階段性的任務完成之後,2023年行政院進一步核定「台灣AI行動計畫2.0」,以「實現AI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以AI增進社會共榮」為願景,規劃「人才優化與擴增」、 「技術深耕與產業發展」、「完善運作環境」、「提升國際影響力」、以及「回應人文社會議題」等任務,並搭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共同推動普及智慧科技應用服務。
唐鳳進一步指出,配合政府政策的轉進,2020年首度舉辦的AI DAY也在今年擴大舉辦成為AI TAIWAN,相信,透過更多的AI創新,可以將AI應用於醫療、製造、交通、農業、漁業等領域,加速AI為全民帶來更多的價值和改變,也建構台灣成為國際的AI創新中樞。
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接著指出,隨著數位發展部的AI 2.0計畫投入更多資源,政府將跟著產業一起實現「產業AI化、AI產業化」的目標,完整的計畫也將協助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不管是交通、醫療、教育或是製造等各行各業的廠商,都能在數位轉型的路上走得更好,大家攜手共創造更精彩的AI世界,也期許AI TAIWAN可以成為台灣甚至亞洲最具指標性的AI年會。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張永美指出,相較於今日成果發表的盛況,2020首屆舉辦AI DAY的計畫成果仍然有限,證明過去5年來,集結工研院、資策會、微軟、數位時代等各界單位的攜手合作之下,大家攜手為台灣開闢出一條AI創新的康莊大道。相信,未來在生成式AI的激烈競爭之下,藉由政府資源的加碼投入,台灣絕對可以找出發展生成式AI產業的優勢,成為領先全球的生成式AI創新應用基地。
臺灣AI大賞12家獲獎企業 展現AI對人類的全面影響力
為找出具備高度創新與前瞻應用的AI新創,數位發展部特別舉辦「臺灣AI大賞」,從產業AI化與AI產業化兩個層面,依據「技術能量」、「市場潛力」、「應用或技術創新性」、「產業影響力」等進行評估,最終選出12家榮獲獎企業。
其中,雲云科技開發全球首創結合A偵測的寶寶攝影機品牌CuboAi;InfuseAI開發MLOps解決方案,可幫助企業輕鬆入手AI 開發環境的;aiello全球首創旅宿業語音服務管理平台,將自然語言技術深度應用於服務產業;YOLO開發全球領先的物件偵測開源演算法框架,準確且快速的物件辨識模型已獲得眾多學術機構與企業的應用。雲象科技aetherAI開發數位病理及AI輔助診斷解決方案,實現精準醫療,從台灣跨向歐、日等海外市場;數位身分證Authme致力於為企業打造安全、便利、合規的身分驗證解決方案,保護世界免受Deepfake偽造攻擊。
杰倫智能科技開發虛擬資料科學家平台ProfetAI,協助全球企業打造世界級製造業AI軟體;滿拓科技的DeepMentor的微型化技術能將運算量和資料量減少90%,達到精準度誤差在1%以內的演算,將AI演算法不失準確度地部署至邊緣裝置;沛星互動Appier以軟體即服務(SaaS)的商業方式,運用AI技術協助企業進行商業決策;動見科技OmniEyes以AI開發的行動影像平台,可完整的前端影像擷取、辨識與無線傳輸,幫助車隊做好車隊管理並全面提升行車安全:迪威智能DWAVE專注於聲學辨識領域的AI解決方案研發與應用,將學術研發成果轉換成可以商轉的解決方案,目前已應用於音樂娛樂、音樂教育、智慧製造、一般商業領域中;創鑫智慧NEUCHIPS的AI推論晶片在世界評測結果的效能超越輝達,目前已推出世界第一個專為推薦系統(Recommandation System)特製的加速晶片。
當AI技術從1.0的AI推論(inference)走入2.0的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AI科技將更全面的與人類生活融合,於此之際,數位發展部緊鑼密鼓推動的AI 2.0計畫,相信將對台灣新創或產業創新AI應用,注入一股強大的動能,加速台灣產業AI 化與AI產業化的腳步,打造台灣成為全球AI產業的技術創新與應用研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