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Phone (2)今年7月在北美上市,今日開始也開放台灣預購了,定價為21,900元,正式上市時間則是9月1日。另外,在台灣推出的是12GB記憶體與256GB儲存容量規格,電信通路則由台灣大哥大獨家銷售資費搭售方案。
在第一代手機取得成功後,Nothing Phone (2)價格大漲,規格也有升級,以下為7月的文章,一次分析有哪些不同。
在去年勇闖市場的新創手機品牌Nothing,在第一代Nothing Phone (1)取得百萬銷售的成功後,今年推出第二代手機,處理器、外型、軟體設計都大升級,售價更令人跌破眼鏡,從去年的中階定價新台幣13,900,一口氣漲到21,990的高階手機價位。
創辦人裴宇指出,第一代手機算是「暖身」,團隊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了部分功能妥協,第二代火力全開,進軍高階手機。
Nothing的行銷創意:在雲霄飛車上開箱規格!
一如往常不按牌理出牌的行銷方式,Nothing發布會影片選擇和千萬YouTuber Casey Neistat合作,在雲霄飛車上開場,並用訪談的形式公開手機規格,後續更由創辦人裴宇帶著觀眾一起去參觀工廠生產線,彷彿一支隨手拍攝的紀實影片。
Nothing Phone (2) 的外型與前代維持相同的設計風格,以透出零件的機械未來感為主,相較於上一代連結的燈條,這次採用的是分段的設計,推出灰白兩色,尺寸比上一代更大,OLED螢幕從6.55吋微幅增加至6.7吋。
Nothing Phone (2)這次同樣活用背板Glyph Interface的燈效,和系統有更深度結合。除了和上一代同樣在下方具有充電進度顯示條之外,最大的更新是加入一條具有16顆獨立可操控LED控制的燈條,可以用來顯示和「時間」有相關的App進度,例如計時器、Uber、外送等,燈條會緩慢移動顯示進度,最後輕微閃動代表已經計時完成。
另一個新設計是右上角的燈條,可以自主設定想要收到燈條通知的App,為不同聯絡人、通知類型設定不同的燈光和聲音順序,目標是讓人們即使手機翻到背面,也不會錯過重要通知,減少盯著螢幕觀看的時間。
規格微幅更新,換上高通前代旗艦「心臟」
在規格上,採用的是高通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1,提供8GB或12GB記憶體,電量比第一代4,500mAh稍微提升至4,700mAh,與前代相同使用 45W有線快充、15W無線充電與5W反向無線充電。
另外OLED螢幕升級加入LTPO顯示面板技術,支援1Hz-120Hz自動調適畫面更新率,戶外全螢幕亮度可達1000尼特,而HDR峰值畫素亮度則可達1600尼特。相機部分搭載兩顆5000萬畫素主相機,不過其中一顆升級換成了 Sony IMX890 感應器、
Nothing Phone (2)同樣聚焦於再生材料應用,除了全面採用再生鋁中框,9 塊電路板全面採用再生錫、主電路板全面採用再生銅箔,並且全部 28 個鋼壓零件採用 90% 以上的再生鋼材,另外也有80%的塑膠零件來自永續來源。
第一代是「暖身」,高階機才是進攻重點
除了一直都備受矚目的外型,Phone (2)這次最大討論在於價格的飆漲,一口氣拉升近萬台幣,是他牌在同系列手機中,不太可能看見的漲幅。
創辦人裴宇接受知名3C Youtube頻道Mrwhosetheboss的採訪時談到定價調整原因,「第一代推出時我們團隊非常小,是在很有限的資源下製作,不得不在一些功能上做出妥協」,而團隊一直都知道,隔年推出的第二代會是更高階的手機,在軟硬體技術上都會有大幅提升。
裴宇也坦言,第一代算是「暖身」之作,似乎意味著未來都會以Phone (2)的定位推出手機,不太有機會再以中階的形式發售。
而談起做一台新手機的挑戰,裴宇指出,現在要做手機至少要有3000萬美元(約9億台幣)的資本在手,加上他們是一家新創,對供應鏈來說沒有信任基礎,需要「訂金」的保證,因此在手機做好的兩個月前就要先付錢,比起蘋果等「大傢伙們」在拿到手機後兩個月付款,等於雙方有4個月的差距,「很多人問我,想做手機怎麼樣會成功,我會說,拜託不要做。」裴宇笑著指出。
在發布會中,裴宇強調新型態手機對市場的重要性,「我還記得那時每年都有很酷的、令人驚艷的手機發表,現在每年大家都在做一樣的東西,這不是我想要的科技生態。」也是Nothing誕生最根本的信念。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