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你「腦波最弱」的幾分鐘!廁所廣告成為新潮流,腸胃藥、肥皂都賣超好?
瞄準你「腦波最弱」的幾分鐘!廁所廣告成為新潮流,腸胃藥、肥皂都賣超好?

不少現代人在上廁所時,都需要手機隨伺在旁才有辦法順利如廁,而這樣的現象,有機會成為品牌向消費者傳遞影音廣告的新「破口」?

日本行銷公司「VACAN」近期全力推廣廁所數位廣告業務,現已在辦公大樓、百貨公司設置 9,000 台廁所廣告機台,並完成一支廣告在 3 週內達成 89 萬次觀看的創舉。

把握如廁時間放廣告,安裝數量已突破 9,000 台

「廁所廣告」其實並非新鮮事,海報式廁所廣告已行之有年,透過「數位螢幕」就能讓它更活潑且具彈性。與車站內、戶外大型街頭的數位廣告相比,廁所內整體視聽環境的私密性更強,受外界干擾的訊息量較少,讓消費者更容易吸收廣告內容。

VACAN 從 2020 年開始進軍廁所廣告業務,起初,根據廣告代理商和潛在客戶的回饋,多半覺得該服務是一款有趣的行銷工具。然而在安裝數量突破 5,000 台後,VACAN 東京千代田區媒體事業部部長鈴木慎介先生分享:「大家開始將其視為一個新的廣告媒介,認可其有商業價值。」

截至今年(2023 年)7 月,VACAN 在全日本的安裝數已達 9,000 台,並計劃年底達到 1 萬台。廁所廣告的設置地點佔比,有 75% 在辦公大樓內,另外 25% 在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等。現從惠比壽的辦公大樓,到澀谷 、新宿、京都的百貨公司,都已出現它的蹤跡。

AirKnock Ads
圖/ バカン

廣告兼具廣度和深度,有效提升銷量、客單

廁所廣告相較戶外廣告有不少好處,包含性別分眾明確,如女廁內就能播放針對女性的廣告。廁所內高度集中的觀看體驗,有助傳達廣告訊息且更容易被消費者記住,增加品牌和消費者的情感連結。另外,入廁數和觀眾數量可幾乎劃上等號,因此在計算觀看人數上的數據能更精準。

根據 VACAN 的統計,廁所廣告與健康、心理壓力、美容、衛生等領域商品結合,能呈現最大的投放效果。鈴木分析,例如便秘藥、腸胃調理劑、發酵飲料等腸胃健康相關商品表現亮眼。另外在辦公大樓中,B2B 商品的廣告投放也獲不錯反饋。

雖然廁所廣告分眾明確,但品牌也都能從中兼具深度和廣度。如辦公大樓的廁所,使用者多為該棟公司的員工,重複度高,有能讓使用者多次看同一廣告的優點,因此想增加黏著度相當合適;百貨公司內客人組成多元,即適合想提升廣度的品牌,並可進一步針對該區 TA 的年齡層、年收入做分眾貼標,藉廣告差異化達加乘效果。

不久前 VACAN 曾在福岡的北九州市操作「沐浴泡泡香皂」的廣告投放,除了廁所內的影片,並直接在洗手台放上一顆香皂,希望從認知到體驗推動購買過程。30 秒的廣告影片,VACAN 原本預計在 3 週內會有約 63 萬次的播放次數,但實際上突破了 89 萬次。根據調查結果,VACAN 取得消費者「購買意願上升」﹐「實際購買」的反饋,最終該地區的該款香皂銷量上升,跟去年比成長約 10%。

廁所廣告也成為小餐廳的收入來源之一。當消費者進入位於東京「銀座木邑」餐廳的廁所內,由 Toibee 公司安裝在牆上的電子廣告就會開始播放,每 15 秒內會進行內容切換。內容除了介紹新 App 和求職服務等一般廣告,也會穿插餐廳的推薦菜色。老闆木村貴久驚喜地說:「真的有不少客人在使用廁所後加點菜色!」替餐廳提升客單。

Toibee 在東京餐廳內的廁所設置 150 個小型電子廣告,並由 Toibee 承擔設置費用,對小餐廳來說不需額外成本。每個螢幕每月可帶來 35 萬至 45 萬日圓的廣告收入,其中餐廳可賺取 20%,對人事成本攀升的餐廳不無小補。

廁所廣告具潛力,繼續往各面向突破

廁所廣告雖無打擾消費者的意圖,但也有些消費者認為廁所是私人空間,不希望被廣告干擾,如果用戶因此對產生負面評價,可能產生反效果。因此 VACAN 近期也嘗試另一種模式,即在廁所內放置 QR code,供有興趣的消費者拿手機掃描,雖然這樣的操作普遍認為有些麻煩,但再沒其他事做的廁所內,有超過 9 成用戶給予正向反饋。

大部分品牌目前的操作上,還是會先嘗試在高價計程車廣告上投放,之後才會想到廁所。鈴木先生分析:「以數量相比,日本計程車數量約為 24.3 萬輛,但公共廁所有 2,500 萬個隔間。即使僅有 10% 的安裝率,也有 250 萬間廁所,潛力巨大。」因此 VACAN 對自家品牌的發展相當樂觀,並做出在要 2 至 3 年內,設置 3 萬台的目標。

廁所廣告不只在個室空間內,現也進一步拓展到洗手台的鏡子。在多摩單軌鐵路上的廁所內的鏡子,也被設置了數位看板廣告。當人站在鏡子前時,廣告會出現在鏡子的一角,還是有一部分鏡子供旅客使用,目前多摩用它來傳遞沿線的活動訊息。

另外,廁所廣告也能進階解決社會問題。在 Urban Dock LaLaport Toyosu 內的廁所廣告,當消費者看完後,就能憑掃描手機領取衛生棉,減輕經濟負擔重、無法購買衛生用品女性的壓力。

猶如歐陽修所說最適合構思事情的地方是「馬上、枕上、廁上」,上廁所是每天每個人都需要,且會花上不少時間獨處思考的活動,誰能將這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好好把握,就能成功搶得商機。

資料來源:ITmediaNikkei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