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光是具有跨時代資產還不夠,我們還要能讓這些資產動起來,也就是必須要有更具影響力、使之在市場上大獲全勝的觸媒和變化。 我們該如何尋找改變,並讓它為企業謀福?我認為,企業駕馭變化必須採取以下3步驟:
一、向外看,評估周遭企業環境中的改變。
二、向內看,評估自身為在變遷中的環境運作與行動所做的準備程度。
三、向前看,找出影響變化與創造新價值的新機會。 向外觀察企業市場的改變時,基本上有5大觀察點:一、網際網路的興起;
二、生活與工作密不可分;
三、顧客掌握一切;
四、市場複雜性持續增加,以及五、市場間的相互關聯日益密切。 接下來是向內看。所謂「適者生存」,所以企業向內看是為了求生存。我認為,企業是一個生命體,若要達到巔峰必須維持平衡,以及接納改變並且做出回應。
一個均衡的企業生命體應該包括策略、結構與過程、評量與獎賞,以及文化與行為等4大成分,其中策略告訴我們要做什麼與為何要做,結構與過程則攸關如何把事情做好;評量與獎賞能呈現我們的工作進度與提供鼓勵員工向前邁進的動力,至於文化與行為則是在於保存原有的優質企業文化,以及在一變遷環境中做員工的行為表率。
最後是向前看。我們要在全球各地尋找能創造強化新市場,探索如何將企業核心資產擴展與運用於比鄰的新市場,我們還可以透過提供資訊管道與通訊科技、利用改變來創造成長機會。身為企業家,我們一直不斷在問,下一個成長快速的市場在哪裡?
我認為,經濟成長率預估值驚人的開發中國家,就是我們未來的市場。 身為21世紀的企業領袖,我們必須擁抱改變,將改變視為基本企業教條;為了創造持久的企業價值,我們必須持續不斷地向外看、向內看,以及向前看,以確保企業能永續經營;以及利用改變為企業謀福利。

向外看、向內看,以及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