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針對中國的半導體禁令升級將在17日正式上線,但短期內很可能擋不住中國AI技術發展,以騰迅為首的許多科技企業都早已儲備大量的輝達(Nvidia)晶片,足以支撐好一段時間的開發需求。
中國網路巨頭騰訊在財報會議上表示,他們已為AI技術儲備了大量輝達H800晶片,足以再開發其混元大模型數代。「在所有參與AI領域的玩家當中,我們是AI晶片庫存最多的企業之一。」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我們是第一間訂購H800的公司,所以有著相當充足的庫存,擁有足夠的晶片繼續我們的開發。」
多家巨頭備好晶片「過冬」,禁令短期或難衝擊中國AI發展
今年10月美國政府突然宣佈將擴大半導體禁令,以彌補去年發布的禁令中存在的「漏洞」,且未來可能會每年更新禁令,擴大禁止輸入中國企業的產品與技術範疇。雖然美國政府聲稱,此舉是為了防止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及取得先進AI技術,但民間企業仍受到嚴重影響。
先前輝達由於H100晶片被禁止銷售,開發出符合禁令標準的H800晶片繼續銷往中國市場,然而新禁令擴大範圍後,H800、A800晶片也無法再提供給中國客戶。現在甚至傳出輝達正在開發三款新晶片,以因應新禁令的標準。
但囤好大量AI晶片準備「過冬」的企業並不只騰訊一家。早在今年8月時,《金融時報》便指出,多位消息人士透露, 百度、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AI巨頭已下單近10億美元,向輝達採購約10萬顆A800晶片 ,將於今年內交貨。另外這些公司還為2024年交貨的AI晶片,下單多達40億美元,不過新禁令上線後,這部分能否順利交貨還未可知。
字節跳動員工透露,該公司已備好1萬顆輝達GPU來應對接下來發展AI的需求,同時還訂購了近7萬顆預計在明年交貨的A800晶片,總價值約7億美元。阿里巴巴也從輝達手中取得了數千顆H800晶片
根據《彭博社》報導,中國短影音平台快手就被揭露,已經準備了多達1萬顆A800晶片,為接下來的AI競爭準備好充足彈藥。而今年7月由創新工廠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帶隊成立的AI新創「零一萬物」,雖然沒有透露具體GPU數量,聲稱已準備能支撐18個月需求的AI晶片。
中國企業轉向供應商,輝達市占將受衝擊、華為受益?
中國企業也不打算將AI晶片的供應,完全寄望在輝達與美國政府這場「貓抓老鼠」遊戲上,開始將目光投向國內自產的AI晶片產品。劉熾平提到,騰訊在備好充足輝達晶片的同時,也會尋找中國國內可用的替代品。
「我們必須找到提升AI晶片使用效率的方法。」劉熾平說,「此外,我們也會在國內尋找這些訓練晶片的供應來源。」
輝達AI晶片奪下90%的中國市場,這龐大的利益也貢獻輝達資料中心業務的25%營收,但受限於美國的禁令,中國企業終將轉向自研或國內的晶片供應商,好滿足衝刺AI技術發展的需求。
11月初,《路透社》就提到百度向華為下訂1,600顆910B Ascend AI晶片,且截至10月份華為已經交貨60%,該訂單價值約6,183萬美元。雖然與輝達晶片的規模相比訂單金額很小,但顯示了中國企業轉向國產晶片的方向。
中國方面也正積極加快AI晶片自產的腳步,先前《南華早報》指出,中國正試圖利用粒子加速器打造巨型工廠生產先進晶片,以繞過技術封鎖導致的瓶頸;中國科大訊飛創辦人劉慶峰也在中國企業家論壇上透露,正與華為合作研發AI晶片,並聲稱性能比肩輝達A100。
另外,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馬克.李(Mark Li)估計,在美國的壓力下,阿里巴巴等有能力自研晶片的科技巨頭,最終會轉向國內的生產合作夥伴,未來自研晶片的使用比例也將有所提昇。
資料來源:Bloomberg、Financial Times、Reuters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