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將會對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又會對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在思考這個題目的同時,也許我們也能同步思考如何運用科技去突破當前的困境,或即將面臨的挑戰?
帶著共創更好未來的初衷,「點子松」(Ideathon)自2022年發起至今,已在許多人心中開啟了不同的視角。
點子松引民眾參與思考未來
「點子松」為總統盃黑客松競賽的延伸,為了讓更多民眾一起來思考未來社會即將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運用科技去創造更好、更符合多元需求的世界,因此點子松競賽降低了參加者的專業技術門檻,以概念、觀點為徵選的主要項目。由數位發展部辦理,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點子松」,更在本屆與全世界接軌,以「WeWe Futures:2040多元共融」為主題,獲得海外16國69隊的熱烈響應。
第二屆「點子松」共徵集到全球2013件作品,關注的議題從動物平權、低碳永續、科技宗教、法律、老人長照、不同族群如何相互理解到死後肖像權,每一個議題探討的深度或廣度,都足以讓我們重新審視現有的社會規範、對於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參賽者不只推測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社會,也積極的思考如何讓這股改變的力量成為助力。
「推測設計」成為政府擬定政策的參考
數位部長唐鳳說明「點子松」的精神即是「推測設計」,延續總統盃黑客松裡許願池的精神,以2040年為目標,去預估未來的社會、世界會是什麼樣的面貌,會有什麼樣的需求,提供政府更多元的政策發想。
為了提高全民參與的意願,今年點子松徵件以文字作為徵件主軸,並搭配圖片及影音作為輔佐,讓大家可以提出對未來的想像。再從全部提案中初選出50件創新概念作品,同時邀請入選團隊參與培訓課程,將提案構思的更完整,最後再複選出20組團隊,由數位部、設研院輔導,協助入選團隊與專家學者顧問團、6G公部門小組及設計公司、企業單位共創團隊進行媒合輔導,將提案概念從多元視角發想,並將其視覺化,更方便與大眾溝通。
不只是科技,每一個提案都是生命經驗的延伸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入圍得獎作品,他們所關注的主題某個程度都跟他的生活經驗有某部分的關係,加上共創團隊的協作,更可以激盪出更多元的視角。」設研院艾淑婷副院長表示。點子松頒獎典禮只是整體計畫的其中一環,並非結束,不論得獎與否,每個提案都有它的價值,所有的提案都會被收納進政府開放資料庫中,做為未來政府制定政策的思考與啟發,甚至可以輔導參賽團隊成立新創公司,將構想實踐。
在點子松的頒獎典禮上,也見到不少公司與入選團隊進行討論,希望未來可以有合作的機會,點子松的競賽也提供了這些未來潛在新星們一個被看見、討論與合作的平台。
讓全球民眾一起參與、設計理想未來
「觀察這次得獎的作品的共通性,可以發現這些作品都具備未來的路徑圖,預估也規劃三年後、六年、十年、十五年到2040年的世界將有什麼變化,我們能如何因應,除了在提升技術之外,如何讓未來的需求及願景能夠對齊,共創與挑戰。而這些預測對於政府政策擬定是非常有幫助的!」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分析到。
「歐美有些國家政府都有設立未來部門,臺灣雖然還沒有,但這次的點子松其實我們走得甚至更前面,因為我們不只是專家們封閉式的討論,而與國際上各設計單位合作,將大門打開,邀請全世界各地的民眾一起來思考、共創。」設研院張基義院長更進一步補充。
科技技術不斷地突破更新,但該如何運用,最後還是回歸到人類的需求,點子松不只是一場創意競賽,更帶領大家從Problem solution邁向Problem seeking。隨著科技發展,我們更需要傾聽多元的視角,理解各個族群即將面臨的挑戰,而點子松即是這樣的平台,借力使力讓人類的需求走在科技之前,讓科技成為建立多元共融社會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