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基本面,新經濟再度粉墨登場
回歸基本面,新經濟再度粉墨登場
2001.05.01 | 科技

全球經濟,意味著世界就「一個」經濟,眾人齊目張望。然而這一個經濟,用望遠鏡、顯微鏡或是肉眼來看,卻是大大地不同。美國股市的10年榮景,讓人們早已習慣了用望遠鏡來看經濟。
於是乎,連年虧損的企業市值得以飆上百億美元,因為人們被鼓勵著看前方、看遠方,爭千秋而不爭一時;股市的驟然反轉,驚魂未定的投資者轉而拿出了顯微鏡,逐月逐季檢視企業財務報告,斷言企業的生死。

**回歸到基本面的考量

**
但是如果我們回歸評價一家企業的「教科書」版標準,什麼是一家好的企業、值得投資的企業呢?財務結構與體質健全、獲利良好、優秀的經營團隊、以及具備發展前景,相信是多數人都會同意的幾項標準。換句話說,評價一家企業的成敗,或是值得投資與否,我們不能光用望遠鏡或是顯微鏡鏡頭下的景象來判斷,而是要回歸到企業的基本價值,和未來發展的展望。
科技產業軟硬體的兩大龍頭--微軟和IBM近期的表現,最能充分反映市場與投資者「回歸基本、重新出發」的新態度。
軟體業巨擘微軟的股價近一個月來大幅攀升,4月20號的收盤價69美元,與去年12月的最低點40.2美元相較,上漲幅度已達七成,離近一年的股價高點82.8美元也已相去不遠,可以說是已完全走出股災陰霾。
微軟股價的傑出表現,一來和它今年第一季的出色業績有關,微軟今年第一季的營業額6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4%,淨利則達2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但更重要的是,微軟在軟體產業的堅實地位,在可見的未來,並不容易被取代。摩根銀行(J.P. Morgan)的分析師卡爾文(Chris J. Galvin)便指出,「微軟的願景和做法,使微軟成為當下的科技環境中,少數表現扎實,而又能在不確定的時代中,加強其競爭力與領導力的企業。」
IBM第一季的業績表現同樣是不遑多讓。IBM第一季的營業額21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9%,獲利則成長了15%,達17.5億美元。而市場也給予IBM的股價相同的掌聲,4月20號IBM的收盤價114.8美元,距離去年12月創下的80美元近一年來新低,也已有43%的漲幅。IBM的執行長葛斯納(Louis Gerstner)認為,「在經濟景狀如此弱勢的情況下,我們過去5年念茲在茲的策略便一再發揮了作用。」

**在最蕭條的當口創立最好的企業

**
不景氣的當口,未必僅只是老將的戰場。「有些最好的企業,就是在最蕭條的時候創立的,因為它們最有紀律(good discipline),」從1978年就開始創投事業的克馬立(Richard Kramlich)說。1985年的科技股災幾乎是與去年不相上下,但是微軟、甲骨文和Adobe Systems這些現在響鐺鐺的科技公司,則都是在1986年上市的。
新經濟第二回合的開始最為意味深長的象徵,莫過於網路公司Loudcloud在3月9號Nasdaq掛牌。Loudcloud在台灣沒什麼知名度,聽說過的人大概不多,但是它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卻是大名鼎鼎的網景(Netscape)創辦人安卓生(Marc Andreessen)。網景1995年在美國掛牌上市的一飛沖天,是網路股5年黃金歲月的濫觴;安卓生當年未滿三十而有億萬身價,則是網路公司英雄出少年的第一人。
從網景到Loudcloud的5年多時間裡,美國股市共有420家網路公司掛牌上市,其間的滄海桑田,變化之劇,堪稱是產業史上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Loudcloud在環境最差之際掛牌,去年又每股虧損9.34美分,股價載浮載沉一度跌到3.88美元,到了4月20的收盤價,則又剛好回到它當初的掛牌價6美元。
安卓生的網路英雄之姿,並沒有為Loudcloud帶來市場熱情;Loudcloud的短期虧損,也沒有使投資人對它棄若敝屣。Loudcloud的平穩表現,顯示市場已恢復了以肉眼看世界的平常心。「毫無疑問市場和投資者的認知已全然改變了,而Loudcloud證實了這一點。一個時代結束了。」加州柏克萊大學商學院教授費曼(John H. Freeman)認為。
新經濟的第二回合,才剛要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